「声道」工作室出品
文丨三娘造车新势力蔚来最近流年不利。8月12日,在餐饮圈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林文钦(昵称“萌剑客”)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后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逝世。这起震惊造车圈的事故,距离上一次蔚来肇事,时间仅过了两周。7月30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大道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EC6在高速撞击隔离石墩后车辆损毁严重,用户同样不幸罹难。风水轮流转,当造车新势力都在为特斯拉此前陷入的刹车门事件狂欢叫好时,如今发生在特斯拉身上的疑问,也轮到了他们自己的头上。
01
为何私自接触事故车辆?这两起事故原因,目前都还在警方调查之中。但媒体最近的报道中,其中有一条消息值得玩味:据报道,蔚来曾派人在警方、林家家属均不知情的情况下,于8月12日进入停放事故车辆的停车场对ES8进行了操作。大家都知道,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核心就在于其操作系统的数据;数据直接决定了事故责任的归属。它就像是飞机失事时的黑匣子,极为关键且必要。然而蔚来技术人员为什么在没有通知警方的情况下私自接触事故车辆?他们到底是去干什么的?蔚来方面表示,此人为技术人员,是去为车辆断电的。我们不了解蔚来汽车的技术细节,但是如果真的是去断电,为何不能走正常流程手续,在经过警方允许批准后再去操作?这些蔚来都没有给出答案。02
用户还是韭菜?众所周知,蔚来对自己的定位是:用户思维企业。但这一定位并非是蔚来首创。华为一直就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任正非就明确说过,华为命中注定是为客户而存在的,除了客户,华为没有存在的任何理由。不过相比华为式有边界感的客户定义,蔚来的用户更像是粉丝概念的延伸。“我们的用户非常优秀”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这样说道。“我觉得我们找到了中国财务上比较丰厚,价值观比较领先,而且为人非常好的一群人,他们给我们的启发和力量非常大。”换句话说,蔚来的模式,其实本质上和吴亦凡这些顶流们的成名套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通过饭圈的模式,筛选出一批人,之后圈集目标粉丝。从如今出事的车主来看,蔚来确实是找准了目标客户。年轻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这些标签足够时尚,也是蔚来市场估值的来源——谁能想到,成立不过几年、目前还未真正盈利的蔚来,在市值上却超越了百年车企大众?毕竟如今泡沫化的资本市场逻辑是,谁抓住了年轻人,谁就拥有未来。但是市值不是阻止追问的挡箭牌,如今蔚来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当用户选择相信你的理念、你的技术而购买你的产品的时候,你却把他们当做韭菜和试验品?03
技术还差多远?毫无疑问,蔚来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佼佼者。按照公开数据,造车新势力的三家车企的7月份销量排名为理想(8589辆)、小鹏(8040辆)、蔚来(7931辆)。不过,蔚来汽车的今年累计销量仍以超1万台的优势仍遥遥领先小鹏和理想。根据蔚来汽车日前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今年二季度,蔚来净亏损5.87亿元。尽管亏损幅度收窄50%,但与今年第一季度亏损4.5亿元相比,环比净亏损则扩大了30%。蔚来方面表示,本次亏损环比扩大的原因是公司加大了对研发和销售服务网络的投入。但是尽管以高投入的研发作为代价,在自动驾驶的研究上,不要说和特斯拉相比,和传统车企相比,他们也没有优势。普华永道(PwC)近期发布的调查显示,经过世界上一千家上市企业的研发投资支出调查,世界汽车产业2018年研发投资160亿美元,增长了15.2%,是研发支出的第三大产业。其中,大众汽车是世界汽车公司投资最多的公司,2018年在研发领域上投资了158亿美元。而国内,研发费用最高的三家车企是,上汽集团61.65亿元、比亚迪(包含其在电子、手机部件等业务投入)37.19亿元和广汽集团17.07亿元。基本没有造车新势力什么事儿。但是可怕的数据是,本次导致林文钦死亡的蔚来的领航辅助驾驶系统NIO pilot,在蔚来的用户中,选装率高达80%。可你基本找不到这款号称位居特斯拉之后的“全球第二”驾驶系统的研发投入数据,如果你在搜索引擎搜索,目力所及,都是一片点赞的声音。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非要找出造车新势力到底有什么超越了传统车企的,从营销和公关的角度看,造车新势力们早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林文钦事故发生后,还有粉丝辩护,科技创新必然就会存在不可避免的牺牲,这是科技进步的必然代价。也不知道到底是中国的这一波造车新势力流年不利,还是中国韭菜太好收割了。--- E N D ---勾搭作者:A-baijiang「声道」原创
欢迎按要求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