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某个傍晚时分,蒋介石家里头突然闹起了大动静,他对着宋美龄就是一顿猛烈的斥责。
起初,宋美龄会站出来为自己辩解,毕竟她是在国外长大的,对什么三从四德那一套根本不了解,低声下气也绝非这位名媛的行事风格。
直到蒋介石大声呵斥,宋美龄的嚣张气焰才消散无踪。
老蒋大声喊道:“想动他,先过我这一关!”
到底是出了啥大状况,让蒋介石发这么大的火呢?
据说,宋美龄私下跟军统的戴笠联手,想要除掉一个人。那这个目标人物究竟是谁呢?
【冲冠一怒为了谁?】
说实话,蒋介石虽然出了名的脾气大,但他对宋美龄那可是尊敬得很,这点大家都知道。
听说,蒋介石要是发起火,不光会大声责骂,厉害的时候还会动手打人。他的侍卫长王世和,就经常受到他的打和骂。
王世和这家伙,他是蒋介石的表侄子。一开始,他是在蒋介石老家的盐店里头打工的,后来因为他做事情挺靠谱,家里人就把他介绍给了蒋介石。
蒋介石见王世和既是亲戚,行事又机灵,便让他跟在身边当侍卫。后来,他一步步升到了侍卫长的位置,成了蒋介石最倚重的人。
人们往往只对那些自己最不设防、最为信赖的人会展现出情绪的一面,蒋介石也是这样。他通常只会对那些让他感到安心、完全信任的人发泄不满。
不过,尽管蒋介石性格急躁,但他对宋美龄却从未动过粗,连大声呵斥都少见。反倒是宋美龄,时常会对蒋介石使点小性子,发发小姐脾气。
有这么个故事,张治中有次去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官邸探望。他刚被侍卫带进屋里,就撞见宋美龄正对蒋介石生气呢。
宋美龄话锋尖锐,但似乎仍不解恨,她干脆利落地甩掉一只高跟鞋,朝着蒋委员长的方向就甩了过去,那只鞋不偏不倚,正好打在了蒋介石的光头上。
蒋介石非但没发火,反而一个劲地对宋美龄堆满笑容。这足以说明,蒋介石对宋美龄是相当敬重和宠爱的。
不过,这次蒋介石竟然对宋美龄火冒三丈,直接开骂,到底是因为啥呀?
老蒋大吼一声:“想动他?先过我这一关,要我的命才行!”
蒋介石提到的那个“他”,到底是谁呀?
你可能想不到,那个“他”其实就是蒋介石身边的侍卫长,也就是常被蒋介石责骂的远房亲戚王世和。
王世和这家伙到底有啥特别之处,让蒋介石这么一个大人物,居然肯为了他,对着宋美龄大发雷霆?
说起来,宋美龄其实是蒋介石的第四房太太。蒋介石娶了她之后,就跟国父孙中山,还有那位既是行政院长又是大银行家的孔祥熙,都成了亲戚,连着姻亲关系呢。
民国时期,宋家三姐妹简直就是顶尖圈子的核心,她们撑起了一个牢不可破的特权统治层。
要是有人说宋氏三姐妹嫁得好得令人羡慕,那可真小看宋家几位的能耐了。
宋美龄的老爸,宋耀如,是个在上海混得风生水起的传教士,还是个有钱的大商人,大家都叫他“宋家老大”。他为了支持孙中山搞革命,连家底都掏空了。可以说,辛亥革命能成功,他功劳大大的,算是建立民国的重要人物之一。
宋美龄的亲哥哥宋子文,在民国那会儿,他先做了财政部的头头,后来又变成了外交部的老大。
这么一比较,在民国时期以宋家为中心的政治圈子里,蒋介石,他老家在宁波市奉化县溪口镇,家里以前开过盐铺,简直就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小镇青年代表。
宋美龄,12岁就去了美国留学,出身于高官家庭,是个真正的名门闺秀。蒋介石能娶到她,那可是相当不容易,毕竟他自己有过三段婚姻,还有一堆孩子。能抱得这样的美人归,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可以说是攀上了高枝中的高枝。
老蒋心里头别提多美了,怎么可能舍得去责骂呢?疼他还来不及呢。
因此,蒋介石居然因为一个“仆人”的事儿,对宋美龄大发雷霆,这事儿可真够奇怪的,让人纳闷王世和到底给老蒋使了啥招数呢?
【蒋介石的心腹之臣】
王世和这家伙,不光是蒋介石特别信赖的心腹,而且他还多次在老蒋危难时出手相救。
1925年10月的某一天,蒋介石急匆匆地要去参加一个挺关键的军事大会。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军官服的年轻小伙子,冷不丁地冒了出来,拦在了他的面前。
那年轻人眼神冷冰冰的,手里居然拿着份报纸,特别不对劲,他直接用报纸顶住了蒋介石的胸口。
蒋介石愣在原地,还没弄清楚是咋回事,就瞧见身后的王世和猛地冲了过来,一把将那行为古怪的年轻人按倒在地。
枪声一响,那年轻人手里的报纸就掉了,手枪从报纸堆里滑了出来。蒋介石这才恍然大悟,这小伙子是冲着他来的,想要他的命。
尽管杀手按下了枪的扳机,但子弹没击中蒋介石,反倒是擦边打到了旁边一个士兵的肩头。
经历了那么惊险的事儿后,蒋介石算是欠王世和一个大恩情,因此对王世和的信任度也大大提升了。
1929年8月份的一天深夜,蒋介石正在上海家里睡觉。按他的脾气,睡觉的地方得安安静静的,特别烦有人吵他,因此,他手下的仆人做事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弄出动静。
但今晚格外喧闹,好像有人在动手打架,这让蒋介石火冒三丈,直接从床上蹦了起来,猛地推开窗户,想瞧瞧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在捣乱。
往窗外一瞧,院落中王世和正把一名守卫压在身下,俩人扭打成一团。
一看到是自己的侄子王世和,蒋介石火气更大了,心里琢磨:“跟在我身边这么多年了,怎么连这点规矩都不懂呢?”
我刚想用宁波话发火,突然周围又窜出来七八个警卫队的人,他们一把拉走了王世和,接着把另一个看起来像警卫队的人给铐上了。
蒋介石一问之下才明白,这家伙原来是个刺客。还好王世和眼尖,一下就看出了不对劲,立马就跟那刺客扭打在一起了。
这样一来,王世和再度把蒋介石的命给救了下来。
这样一想,蒋介石因为那事儿对宋美龄发火,也就能想通了。
不过,现在又冒出个新问题,宋美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可是好几次把自个儿老公从险境里拉出来的大恩人,而且还是亲戚关系呢。宋美龄为啥要跟戴笠联手对付王世和呢?
其实,这事儿是因为宋美龄和王世和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尖锐。
【新旧观念的冲突】
王世和原本是蒋家盐铺里打下手的,但他脑袋里的老旧观念,丝毫不比那些老派的大户人家少。
他一直视自己为蒋介石的贴身侍从,心里头认定了这个身份。他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全心全意地照料着主子,一点细节都不放过。
尽管蒋介石时常对他动手动脚,骂个不停,但他从来都不吭声,心里头明白,蒋介石在心底里最看重的就是自己。
王世和经常有一种类似于伺候皇帝时的感觉,就像是站在了第二把交椅上,感觉自己地位崇高,无人能及。
这种老旧的思想观念,让他对宋美龄做出了种种不尊重的行为。
之前提到过,宋美龄在12岁那年就去了美国读书。虽然长着东方人的面孔,但她满脑子都是西方的观念。
她性格豪爽、开朗,嫁给蒋介石后,从没想过要躲在家里,反而常伴蒋介石左右,到处出访,参加各类政治场合的交往活动。
并且她还没怀上娃,这在王世和眼里头,简直就是“不合规矩”。
大家都知道,蒋介石这辈子结了四次婚,但奇怪的是,我们几乎没听到过王世和跟蒋介石的前三任老婆有啥不合,相反,他们关系还挺融洽的。
特别是蒋介石的第一位妻子毛福梅,她可是把王世和介绍给了蒋介石。因此,王世和心里头最感激、最尊敬的,就是那位安安稳稳留在老家,帮蒋介石照料家人的裹脚太太。
他认为,蒋介石身边的女人,就应该是毛福梅那样的类型。
不过,宋美龄却是个爱出风头的人,而且经常对蒋介石发小性子。蒋介石倒是挺乐意接受,但在忠心的仆人王世和眼里,这简直就是对主子的不尊重。
因此,王世和虽然表面上不跟宋美龄直接对着干,但他老是在暗地里使绊子,想方设法让宋美龄心里不痛快。
蒋介石的大儿子蒋经国结婚那会儿,王世和被指派全权负责婚礼事宜。就在这时候,宋美龄作为蒋经国的继母,把王世和叫了过去,跟他说,咱能不能搞个西式的教堂婚礼,毕竟蒋经国的媳妇是个俄国人嘛。
不过王世和表面上答应会考虑,但暗地里却没跟宋美龄提半个字,直接在老家给蒋经国张罗了一场盛大的中式婚礼,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事后宋美龄才知道,她这个后妈竟然没被算上,气得差点晕倒,跑去找蒋介石评理,结果也被他随便打发了。
有一次,宋美龄从美国飞回来,她吩咐王世和去告诉老公,让他早点来机场接她。可没想到的是,宋美龄下了飞机,左等右等等了好久,愣是一个人也没见到,结果这位委员长夫人就被孤零零地留在了机场。
宋美龄回到家后气得不轻,直接就去问蒋介石,后来才明白过来,原来是王世和压根就没跟蒋介石提接机这事儿。宋美龄当时心里那个火啊,真想上去给王世和一巴掌,但一想到蒋介石,还是硬生生把气给压下去了。
但王世和与宋美龄之间的不和仍在持续发酵,时间一长,宋美龄实在是憋不住了。结果就像文章开头讲的那样,宋美龄和戴笠联手想要除掉王世和,这事被老蒋知道了,老蒋大发雷霆,把他们一顿臭骂。
尽管蒋介石这次阻止了宋美龄的杀意,但王世和从那以后在蒋介石身边的日子就变得艰难起来。
王世和这回是没戏了,升官发财的好事再也轮不上他了。
国民党跑到台湾后,王世和年纪也上去了,干不动侍卫长那活了,蒋介石就琢磨着让他去当警务处处长。
不过王世和直接给拒绝了,理由挺逗的。他觉得警务处处长的位子跟侍卫长比起来,那可是差远了,还得向侍卫长交差呢。更关键的是,要接侍卫长班的那个人,还是他的手下。
王世和心里一想到往后得给以前的下属点头哈腰地汇报事儿,就觉得浑身上下不自在,所以他就直接婉拒了蒋的那份心意。
蒋经国知道王世和心里头的担忧后,就给他另外找了个挺有面子的差事。王世和亲自上门道谢,摆起了老前辈的谱儿,顺便也提醒了蒋经国几句,让他注意自己的行为,尽量少闹出那些风流韵事。
他琢磨着蒋经国或许会领他的情,但没想到,蒋经国完全继承了他老爸那爱猜疑的性子。像“少沾那些风流韵事”这种话,在蒋经国耳朵里,纯粹就是反话,满满的讽刺意味。
蒋经国担心王世和会在他老爹面前说他的坏话,于是就下了铁令,让王世和以后都别想再见到蒋介石。
结果,王世和一辈子都对主人忠心耿耿,但直到1960年他离世,都没能再见到蒋介石一面,满怀遗憾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