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学报告》上发布了一篇名为《HIV 状态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Ndlovu 队列研究》的文章。
这项研究探讨了HIV感染者与非感染者之间抑郁症状的差异,并分析了ART治疗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研究发现,HIV感染者在整体上比非感染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但这一差异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等因素后并不显著。
相反,ART未治疗的HIV感染者表现出显著较高的抑郁症状,可能与他们面对新诊断后的心理适应困难有关。无论接受何种ART治疗,HIV感染者和阴性人群在抑郁症状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呼吁未来进一步探索ART治疗方案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并观察其随时间变化的影响。
在南非,HIV/AIDS对健康的影响很大。到2022年,约有845万HIV感染者,占总人口的13.9%。不过,HIV/AIDS相关死亡人数已大幅下降,从2010年的15万人降到2022年的4.5万人,下降了70%,这主要得益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广泛应用。
目前,南非大约有560万HIV感染者正在接受ART治疗。虽然ART延长了HIV感染者的寿命,但也带来了更多的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症。
研究表明,南非HIV感染者中,抑郁症状的流行率在30%到62%之间。一般通过量表(如CES-D或PHQ-9)筛查抑郁症状,而正式诊断则需要依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
有研究显示,HIV感染者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大约是HIV阴性人群的两倍,但这项研究只关注了高收入国家的特定群体,如注射毒品者和男男性行为者。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的医院研究中,抑郁症状较明显的女性多数为HIV感染者,但HIV感染者和HIV阴性人群之间抑郁症状的差异并不显著。
此外,性别和教育水平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抑郁症状的出现。研究发现,女性和低学历群体更容易出现抑郁症,而低社会经济地位则与抑郁症和HIV感染风险增加有关。
虽然撒哈拉以南非洲,尤其是南非,已有多项关于HIV感染者抑郁症状的研究,但很少有研究将HIV阴性人群作为对照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孕妇、青少年或老年人等特定群体,且样本量较小,可能导致研究结果不够有力,难以进行有效对比。
抑郁症状与HIV感染者的药物依从性差和性风险行为有密切关系。药物依从性差可能导致HIV病情加重,甚至增加死亡风险;而抑郁症状则可能让人更倾向于高风险性行为,增加感染和传播HIV的几率。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HIV状态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并比较HIV阴性参与者与不同HIV阳性子群体的抑郁症状差异。
本研究纳入了1,927名参与者,其中46%(887人)为HIV感染者。大多数参与者为女性(54.8%),拥有中学或高中文凭(67.5%),67.8%处于失业状态,62.7%的月收入低于648南非兰特。
PHQ-9量表的中位得分为3,大部分参与者曾饮酒(70.5%),27.9%为吸烟者,33.8%在过去30天内曾饮酒。抑郁症状在HIV感染者中的流行率为14.5%,而HIV阴性参与者为10.8%。
有抑郁症状的参与者的中位年龄为42岁,失业比例为74.9%,吸烟比例为45.2%。与无抑郁症状的参与者相比,抑郁症状组酒精使用的比例较低。
关于HIV状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单变量分析显示HIV感染者患抑郁症的几率是HIV阴性者的1.34倍。调整后,关联有所减弱,但变化不大。
在ART治疗方面,接受第一线或第二线ART的HIV感染者与HIV阴性者的抑郁症状发生几率无显著差异,而ART初治的HIV感染者患抑郁症的几率是HIV阴性者的1.85倍。调整后,ART初治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依然显著。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HIV状态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单一分析发现,HIV感染者比HIV阴性个体更可能出现抑郁症状,但在考虑其他因素后,这一差异不再显著。
研究还表明,接受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与HIV阴性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而ART初治的HIV感染者比HIV阴性个体更易出现抑郁症状。
目前,关于HIV感染者和HIV阴性个体之间抑郁症状的直接对比研究较少。一些研究没有发现HIV状态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认为其他因素(如心理社会因素和ART可获得性)更为重要。
另一些研究则认为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反。原因可能包括社会污名化和生物学因素,如病毒持续存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尽管我们发现ART初治的HIV感染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但这项发现基于样本较小,且这些人群多为近期诊断,因此需谨慎解读。
其他研究也发现,未接受治疗的HIV感染者更易出现抑郁症状,ART治疗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生物学上,ART可能通过减少免疫细胞激活和细胞因子水平来保护感染者免于抑郁。
本研究的一个优点是人群较大,既包括HIV感染者也有HIV阴性参与者,且研究对象来自普通人群。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横断面分析,无法得出因果关系。
此外,部分参与者是在2016年之前招募的,当时南非的“测试与治疗”政策尚未实施,导致ART初治的群体仍存在。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不同ART方案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尤其是第二线ART和整合酶抑制剂类药物的效果。同时,纵向研究可以帮助确定HIV状态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ART治疗过程中抑郁症状的变化。
总的来说,HIV感染者并没有明显比HIV阴性个体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ART初治的HIV感染者可能由于面对新诊断的压力而更容易感到抑郁。医疗提供者在HIV诊断后应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抑郁症状。
文章标题:The association of HIV statu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e Ndlovu Cohort study
作者:den Boer, L.X.Y., Scheuermaier, K., Tempelman, H.A. et al.
DOI: 10.1038/s41598-025-85830-5
编译:松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