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谨防“新马甲”背后的形式主义

无忧无虑之鉴 2024-07-04 19:51:03
在深化基层治理改革的今天,基层减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实际工作中,形式主义似乎总是变换着“新马甲”,悄然侵蚀着基层的宝贵时间和资源。如何让基层真正减负,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基层减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需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具体要求。从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到精简村级工作机制和牌子,再到严抓狠治文山会海,一系列减负措施的推出,旨在让基层干部能够真正沉下心来,服务于民。 然而,基层减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调研发现,虽然明面上的文件和会议有所减少,但“白头文件”却悄然增多,变相督考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看似微小的变化,实际上是对基层干部精力的另一种消耗。 基层减负之所以难以深入推进,根源在于治理方式的单一和工作手段的落后。同时,问责、评价、激励和考核机制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形式主义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要想真正实现基层减负,就必须在“实”字上下功夫。首先,要列出权责清单,明确各级的职责范围,让工作有据可依。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与执行,确保减负措施落地生根。最后,要营造良好工作氛围,鼓励基层干部勇于担当,勇于创新。 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揭开形式主义的“新马甲”,才能让基层干部真正轻装上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
1 阅读:4

无忧无虑之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