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毛泽东突然回韶山老家,见父母坟墓陈旧破烂,却强调:不要修

亦唐谈历史 2025-04-03 17:35:16

【前言】

中国人历来很看重丧葬事宜,丧葬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占着重要地位。有句老话这么说,即便不信神仙鬼怪,也得对他们保持尊重。到现在,清明节还是我们的法定假日,很多人都会选这时候去给亲人上坟扫墓。

毛主席小时候在长沙待过一段时间,那会儿就爱上了当地的吃食。像炸臭干子、东安子鸡、浏阳蒸菜这些湘菜,他特别喜欢。因此,每次吃饭都吃得特别开心,大家也都跟着乐呵,气氛杠杠的。

旁边的警卫员好像一时没琢磨过来,随口问了句:“咱回韶山吗?”

动身之前,16岁的毛主席特地抄了首诗给老爸,意思就是要让他知道自己铁了心要好好读书:

小子我决心离开家乡,外出求学闯一番。要是学不到真本事,打死我也不回头。葬身何地无所谓,家乡土地不是必须。这世上哪儿都是好地方,处处都能埋忠骨。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很少主动聊起家里的亲人,这并非因为他们的关系疏远。实际上,毛家一门都是英雄豪杰,有6位亲人在革命斗争中献出了生命。因此,每当提起家人,毛主席心里总是很难过,所以大家通常都避免在主席面前提及这些伤心事。

毛家这六位英雄,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位亲弟弟,还有毛主席的老婆杨开慧,他的堂妹叫毛泽建,他们的儿子毛岸英,以及毛主席侄子毛楚雄,他是毛主席二弟毛泽覃的孩子。

毛楚雄牺牲时,年仅19岁,是所有人中最小的。1946年那会儿,他跟着八路军的谈判代表去西安,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军队给抓起来杀了,真是死在了自家人的刀下。按理说,两军交战不该杀信使,大家都以为毛楚雄跟着谈判团能平平安安的,结果却传来了这样的噩耗。

毛泽覃,他是毛主席的亲弟弟,30岁那年,在瑞金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935年,红军大部队要北上长征,毛泽覃主动请缨,留在南方跟敌人周旋打游击,好让主力部队安全离开。在一次转移的路上,他们被国民党军队给包围了。为了能让其他人突围出去,毛泽覃带着一部分战士拼命抵抗,最后不幸牺牲在了战场上。

之后,毛主席对周文楠,他的遗孀,给予了很多关照。

【时过境迁,再次回到家乡韶山,心中感慨万千】

主席回了老家,讲话变得特别亲切,张口就是“山神”、“土地”这些乡土味儿十足的词,其实就是说韶山那边的几位干部、头头儿。赵伯秋一听就明白了,赶紧告诉了村里的负责人。不一会儿,公社的党支书毛继生,还有大队书记毛华松他们,一个接一个地都赶了过来。

这儿姓毛的人家可真不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点亲戚关系。大家伙儿一个个轮流给主席打招呼,介绍自己。打完招呼,大伙儿就围着主席坐了一圈,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开心,但同时又有点放不开,都规规矩矩的,不敢随便乱动。

而且,韶山是毛主席的故乡,那里有不少熟悉的乡亲们,跟大家聊天时也没那么多讲究。于是,大伙儿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和主席聊开了。日子嘛,有时候好有时候坏,但跟以前比起来,还是改善了不少。

那个扫地的师傅压根儿没想到毛主席会那么平易近人,居然主动伸出手来和他打招呼。他激动得说话都结巴了:“主席,您这是要往哪儿去呀?”

毛继生从村里头几步并作一步赶了过来,他抬手一指,说道:“主席,我带您几位去,跟我走。”

一行人拐着弯沿着小路往山上爬去,离祖坟还有段路呢。毛主席已经六十多岁了,警卫员怕他走不动,就在山里找了根棍子给他拄着。毛主席边走边瞧四周,记得以前这儿树啊草啊都挺多,现在咋就这么光秃秃了呢。

毛继生有点含糊地说:“估摸着去年搞大炼钢铁那会儿,砍了不少树呢。”

大家见状,都跟着毛主席一起低头默哀。毛主席在那儿又站了一会儿,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才说:“咱们回去吧。”接着,他又带着大家往回走。

然后他进一步说明:“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从不信神拜鬼。但话说回来,生我养我的是父母,教我育我的是党、人民、老师,还有同志和朋友,这些都得敬重。”

1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