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夜壶”口那么小,女人到底怎么用?看完瞬间明白了

浩漫玩转趣事 2025-01-30 15:18:38

现在我们一日三餐,代谢之后免不了要上厕所,尤其是晚上,难免因酒足饭饱、茶水进腹而导致半夜如厕,现在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卫生间,起夜非常方便。

古人却不是这么方便,但是我们知道,古代有一种专门方便人们半夜上厕所的物件——夜壶。

不过在看到古代夜壶的构造时,会发现一个问题,夜壶的壶口那么小,女性是如何使用的呢?

一、夜壶的起源

夜壶的起源可追溯至久远的古代,其诞生与人类生活环境及需求紧密相连。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北方寒冷地区的早期遗址中,有迹象表明夜壶雏形初现。

冬季漫长严寒,人们夜间外出如厕极为不便,这促使了室内便器——夜壶的产生。

例如辽宁地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了类似容器的陶制器物,虽不能完全确定为夜壶,但从其大小、形状及出土位置靠近居住区域判断,极有可能是解决夜间排泄需求的早期尝试。

《周礼》提及也“掌王之宴衣服、枉席、床第,凡亵器”,这里的“亵器”虽未明确指夜壶,却可推测在周代上层社会已有类似夜壶的专用器具。

古代夜壶的设计以实用性为首要考量,其整体造型紧密围绕夜间卧床使用的场景展开。

常见夜壶多呈小口、大肚、带把手的形态,壶嘴设计精妙,既确保尿液能顺利流出,又有效防止回流与泄漏。

如汉代青铜虎子,壶嘴微微上扬,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用者即便在黑暗中操作,也能精准对准,避免弄脏床铺。

把手通常设置在壶身一侧,方便拿取与固定,其弧度贴合手掌抓握习惯,无论是侧卧还是仰卧,使用者皆能轻松掌控。

随着社会发展,夜壶逐渐从贵族阶层向民间普及,材质也由最初的玉石、青铜等贵重材料,转变为陶瓷、竹木等更易获取的材质,以满足大众需求。

从材质选择来看,陶瓷夜壶因成本较低、易于塑形且具备一定保温性,在民间广泛普及。

而贵族阶层则偏爱青铜、金银乃至玉石材质,这些不仅彰显身份,其致密质地还能更好地隔绝异味散发。

如唐代宫廷所用的金银夜壶,外表錾刻精美花纹,内部光滑,既实用又奢华。

这一点充分展现夜壶设计在不同阶层需求下的多元性与适配性,也为满足夜间私密排泄需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男女夜壶

我们的认知受考古发现的影响,因为现在许多考古出土的夜壶文物中,常见的多为小口类型的夜壶,人们就习惯性的认为是男性用的,其实在古代,夜壶就分为男女两种类型。

1、男女夜壶的差异

男女夜壶在设计上存在显著差异,以契合不同性别生理结构。

男性夜壶多为长颈、小口设计,壶嘴类似细长管道,这与男性站姿排尿生理特点相符,使用时可最大程度减少尿液飞溅,保持周围干爽清洁。

以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男用夜壶为例,壶口直径通常在3-4厘米,壶身修长,便于手持操作,夜间放置于床边,使用者无需起身即可便捷解决内急。

反观女性夜壶,其壶口普遍较大,多呈广口或漏斗状,考虑到女性坐姿排尿及身着多层衣物的不便,大口设计能有效避免尿液外溢沾染衣物。

一些出土的女用夜壶实物也印证此点,壶口直径可达8-10厘米,且边缘圆润光滑,降低使用不适感。

女性壶身相对矮胖,重心低,放置平稳,部分还配有双耳或把手,方便女性提握,充分体现古人在夜壶设计上对性别差异的考虑,满足了男女不同的使用需求。

2、女性夜壶的使用

在古代,夜间卧床使用夜壶是女性常见的方式。

当夜幕降临,女性准备就寝前,通常会将夜壶置于床边伸手可及之处,既方便取用,又能避免不小心踢翻。

若有需求,女性会先微微侧身,以减少衣物对使用夜壶的阻碍。

若是身着宽松的睡衣,轻轻撩起睡衣下摆即可,若穿着多层衣物,如冬日的棉衣棉裤,会小心解开衣带,将外层衣物掀开一角,尽量避免过多暴露身体。

随后用右手握住夜壶把手,左手轻轻提起裙摆或衣物,将夜壶缓慢移至身体下方合适位置,使漏斗状的壶口对准私密部位,确保尿液能顺利流入壶内。

使用过程中,女性需保持身体稳定,避免晃动导致尿液溅出。

对于一些较为精致的夜壶,其把手设计贴合女性手掌,抓握舒适,能更好地辅助操作。

待排尿结束,会轻轻将夜壶移出,用布巾擦拭干净壶口,再将夜壶放回原位,整理好衣物后继续安睡,整个过程力求安静、便捷,不影响他人休息。

不仅如此,由于女性的特殊生理结构和习性,在特殊场景下,女性使用夜壶的方式也有所调整。

孕期的女性,肚子隆起,行动不便,使用夜壶时则会更加小心。

她们可能会选择壶身略微宽阔、户口宽平、壶身低矮的夜壶,以降低重心,防止倾倒,放置夜壶的位置也会更近且更稳固。

使用时会依靠枕头、被褥等支撑身体,减轻腰部负担,家人或丫鬟有时也会在旁协助,确保安全。

生理期时,为保持清洁,女性会在使用前在夜壶内铺上一层柔软的布巾或纸张,使用后及时清理更换,避免弄脏夜壶,同时减少异味残留。

若遇身体不适,如生病卧床、行动受限,夜壶的使用频率可能增加。

此时家人会更加关注夜壶的清洁,及时倾倒、洗刷,甚至会准备多个夜壶轮流使用,以保障女性在特殊时期的舒适与卫生,充分体现古代家庭对女性特殊需求的照顾与关怀。

所以在中国古代,夜壶并不是只有男性使用的那一种,古人也充分考虑到女性使用的场景,出现专门为女性设计的夜壶。

即便是古代女性地位不及男性,但是夜壶文化也充分展现出在时代的禁锢下对女性的生活的尊重,可以说是落后思想中的一抹光明。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文献

《古代的“夜壶”口那么小,女人到底怎么用?看完瞬间明白了!》

2024-11-02寻史天下

《古代的“夜壶”口那么小,女人到底怎么用?看完就明白了》

2024-11-08诸葛说事儿

《古代的“夜壶”口那么小,女人到底怎么用?看完瞬间明白了!》

2024-11-011顾声的和平集市

0 阅读:0

浩漫玩转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