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是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古代一位和平使者,虽然是女儿身,但是做了男儿做不到的事情,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此举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而且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此外,加强了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必然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促进了民族融合,永远值得后人尊重和铭记。
王昭君其人王昭君本名名嫱,字昭君 ,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公元前54年农历八月十五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的一户平民之家。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按理说当时的宫女要么老死于宫中,要么得到皇帝的宠幸,成为妃嫔,可是王昭君没有。
要知道当时的宫女很多都要被画像让皇帝选,如果皇帝看大哪一个画像,看上这个宫女,那么宫女从此就飞上枝头变凤凰了。负责给宫女画像的人叫毛延寿是一位宫廷画师,这个职位十分重要。想要进入皇帝眼中的女子都要让他画像,于是很多宫女争相贿赂他,画的好看点,这样皇帝才有兴趣。
可是王昭君不愿意贿赂毛延寿,小毛同志十分生气,于是在给王昭君画像的时候,故意将她画的很一般,这样的女子皇帝自然看不上,所以王昭君自然不能被皇帝选入后宫了,从此只能当一名普通的宫女,白头终老。
昭君出塞匈奴经过汉武帝汉宣帝连番打击,实力大损,内部也分裂成为南北匈奴,其中南匈奴首领叫呼韩邪,在汉宣帝的时候已经归顺汉朝,呼韩邪单于曾三次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汉元帝时期呼韩邪单于入京朝拜,想要进一步加强汉匈之间的关系,他请求做汉朝的女婿,其实也就是和亲。但是此时的和亲和汉初已经不一样了。
汉初是匈奴强,汉朝弱,和亲是屈辱,而且用的是公主,但是现在汉朝强大,自然也不会用公主去和亲。既然人家匈奴首领有这个意愿,为了稳定,汉朝也不得不同意,于是汉元帝选宫女,嫁给呼韩邪单于,选中了王昭君。
汉元帝将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让呼韩邪十分高兴,上书保证永保边塞和平。
单于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王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yān zhī)。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 王昭君按照胡人习俗,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鸿嘉元年(前20年),复株累单于去世,且糜胥继任为搜谐若鞮单于。 后两年不到,王昭君病逝。
昭君出塞的影响昭君出塞,嫁到匈奴,首先加强了匈奴和汉朝的联系,确保了边塞的和平稳定。其次,为边塞带去了内地先进的技术,加上了边塞的开发。最后王昭君出塞,加强了汉匈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匈奴和汉族文化的交融。王昭君在为匈奴阏氏期间,极力的维护汉匈之间的和平,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追尊司马昭为文帝,为避司马昭的讳,王昭君被改称王明君,史称明妃。这也是对她的褒奖。这是一位和平使者,自然值得大书特书了!
当然值得,王昭君是和平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