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遗孀王玉龄晚年定居大陆,粟裕侄子托人请吃饭,她如何回应

品古观今 2024-11-29 22:57:30

前言

1947年,张灵甫全师死在孟良崮一战中,他死了,可他的妻子王玉龄才19岁,上有老母,下有孩子,就算是出身名门望族也改变不了落魄的命运。

晚年的时候,粟裕的侄子粟刚兵想请她吃饭,那王玉龄是怎么回的,最后到底去了吗?

王玉龄和张灵甫的爱恋

王玉龄,祖籍安徽舒城,1928年出生在长沙的一个世家大族中,祖辈上出过大官,所以王玉龄出生之际,妥妥的就是豪门贵族的女儿。

青年时期,王玉龄在长沙的福湘女校读书,以其绰约的风姿闻名全校,且学习成绩优异,不久后又转入了含光女中读高中。

她和张灵甫不是偶遇而是被安排的一场“相亲”,那个时候王玉龄和国民党军官中张处长的太太相约去烫头发,期间一位英俊高大的男子从对面的镜中一直窥探。

直到后来她才知道那就是张灵甫,而此时的张灵甫早已过了而立之年,还结过婚,怎么说王玉龄都不会看上他,可偏偏张灵甫在见过王玉龄之后,就开始通过张处长的关系频繁宴请王家。

而王家也出于礼貌,常常回请,这么一来二去的张灵甫就趁机提起了婚事,正式向王玉龄求婚。

王玉龄在一番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他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还是国民党军队中著名的儒将,诗词歌赋张口就来,再加上他高大英俊的外表,王玉龄也动了心。

随后,就不顾家族反对,答应了张灵甫的求婚,而其母亲迫于无奈,只能说让他请省政府主席作为介绍才可完婚,张灵甫很快就安排了,王家也不再刁难。

两个人在上海金门饭店举行了热闹的婚礼,婚后居住在南京,紧跟着张灵甫就担任了蒋介石的御林军第七十四军军长兼首都警备司令。

1947年,孟良崮一战张灵甫轻敌大意,被粟裕全歼,而他本人及司令部人员也集体自杀,以表示对党国的忠心。

张灵甫是一了百了死的痛快,单留下王玉龄和一个孩子,让他们如何过活?

逃往台湾后,又奔赴美国

1948年,国名党官员的家眷们忙忙碌碌,都在收拾东西准备逃往台湾和香港,王玉龄上有老下有小,孤儿寡母的如何动身,又能到哪里去?

所谓的“总统府”还一直打电话来催促王玉龄离开,她只得收拾包袱,带着家人登上了国民党准备的大船。

王玉龄打包了很多书画,其中还不乏有张大千、齐白石等人的画作,但是在长沙转运的过程中都丢了,再也没有找回来过。

来到台湾后,作为国民党高级军官的遗孀,本来可以每个月领抚恤金过活,但是太少了,根本不够王玉龄一家人的开销。

最让王玉龄觉得待不下去的,还是国民党的所作所为,他们每年5月都要为张灵甫开追悼大会,还要自己必须到场,每年一次,如此循环往复,心灵的伤疤一次次被揭开,任在强大的人都不会坚持住的。

因此,为了生计也为了自己的大好年华,王玉龄决定自己学习,自谋事业,在张灵甫死后的第六年,她找到了台湾陆军总司令孙立人帮忙,办了去美国的护照,留下老母和幼儿,孤身一人去美国求学。

1953年,王玉龄考入了美国纽约大学财会专业,四年后王玉龄毕业,她又一人去往罗斯福医院担任会计职位,工作了两年。

后来又在朴拉啥饭店工作了三年,直到最后进入了美国航空公司,干了21年到退休。

在异国他乡的日子中,王玉龄深深怀念着故土,她想回去,可回去哪有那么容易,她只能等。

1973年秋天,还是在周总理的安排下,王玉龄安全返回祖国,当时周总理自己都自顾不暇,还要费心给她安排。

但是,能回国的巨大喜悦还没有冲昏王玉龄的大脑,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张灵甫曾经对共产党做下的事不可饶恕,此次自己回归祖国的这条路,怕是不好走。

直到她接到了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黄华的邀请信,她才真正下定决心回到祖国,回到国内的第一时间,她就接到了周总理的秘密接见。

定居大陆的日子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王玉龄也不再奔波,为了满足母亲对故乡的留恋,她带着母亲回到了长沙定居,一直陪着母亲直到去世。

她的儿子张道宇,在上海经商,王玉龄就跟着儿子前往上海,平常除了读书以外,有时还会协助儿子去搞一些商务,或者去西安看一看张灵甫前妻的子女,这样的生活王玉龄非常满足。

其实作为张灵甫的遗孀,王玉龄往来奔波于大陆、台湾和美国,为了祖国的统一她也做出过很多努力。

犹记得当年在台湾“总统”大选期间,王玉龄和她的亲友始终坚持着两岸统一的愿望,所以谁致力于两岸,她们手中的票就选谁,反之他们也会和那些挑拨者斗争到底。

直到晚年的时候,在一则采访中,王玉龄才提到当年粟裕的侄子粟刚兵想请她吃饭,但是又怕在她这碰钉子,所以就找了她的表妹来讲。

而王玉龄当年则是说:“没关系啊,谁让他的叔叔和我的先生一样,都是职业军人呢?军人各为其主,所以对我来说,从来没有说恨什么人。”

“我一直觉得,不管是谁,只要能够让人民安居乐业,就是好领导”。

这一番话体现出王玉龄的大格局,她没有因为两党之争而去怨恨谁,反而是有自己清晰的认知和心得,她也明白真正为了人民好的政权才能长久。

结语

所以说王玉龄是一个有大智慧的女子,她的一生没有为谁而活,都是在靠自己努力打拼,而她在大是大非面前也拎得非常清楚,她相信只有两岸早日统一,百姓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正如爱国人士文强先生赠与王玉龄女士的一首诗所言:“历尽风霜志不磨,崎岖道上令人歌。梅花雪海香犹列,孝女心田若大河。”

参考资料:张灵甫遗孀王玉龄--文史春秋

张灵甫遗孀王玉龄访谈---江淮文史

王玉龄眼中的丈夫张灵甫---百年潮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