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想入朝为官,赢得皇帝宠爱,获得高官厚禄、娇妻围膝、奴仆满院……
但在历史上,能做到顶级贪官的也只有寥寥数位,清朝的和珅算是一位。
但在他临终前,却说自己不是最贪的,难道还有人比他贪?
初入官场在清朝,作为八旗子弟的和珅,比汉人更容易进入官场。
关键他的祖上在入关时,还立下过赫赫战功,这样一来,即便考不上科举,也能顺利袭承职位。
和珅就是这么顺利进入官场的。
虽然他在科举考试中没能做到金榜题名,但靠着出色的记忆力,做到了熟通满汉文,甚至还懂一点蒙古和藏族语言。
同时,他还懂得骑射和领兵技能。
这在一群贪图享乐、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里面,简直就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因此,和珅少年时期,可谓是“三好学生”。
但因为他父母早亡,再加上在八旗子弟中格外突出,所以经常遭到同族兄弟的欺负。
为了保护弟弟和琳,和珅每次都会和同族兄弟大打出手,只是每次的结果都是被打得头破血流。
从那时候起,和珅就对“权力”表现出异常的渴望。
因为他知道,自己并非打不过那些人,而是因为他们的父母都在朝为官,所以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喊来一群帮手。
虽然小时候受了不少欺负,但和珅还是以优异成绩进入了官场。
他做的第一份实职是宫廷三等侍卫,单从这个名字上也能看出来,这个职位并不高。
如果放在影视剧中,他就是穿着盔甲,手持刀剑,站在皇帝身后的小啰啰。
有时候还没“出镜”的机会,做什么事都要低着头。
这一职位在皇宫中有接近三百人,想要获得皇帝的重视,得到提拔是非常难的。
此时和珅才二十二岁,可以说是未来可期。
虽然这个职位很低,但至少不会再受同族兄弟的欺负,每个月也能领到几两银子,可以供兄弟上学读书。
按照当时的发展,或许自己兢兢业业熬上几年,或许能做到东宫守卫,或者御前侍卫。
有机会的话,兴许能离开京城,去军队上历练一番,然后回来做个都统啥的。
再娶个老婆,生个儿子,然后熬到死……
平步青云在当时,无论是和珅,还是率领他的都统,都不会认为他日后能做到什么高官。
但命运就是这么奇怪,当它想要折磨起一个人的时候,会无所不用其极。
但它想要“宠幸”一个人时,只需要拨动一下手指。
在和珅做了一年三等侍卫后,在乾隆皇帝一次游玩时,诗兴大发,但却忘了一个典故,便问身后侍卫谁懂。
正好和珅记得这一汉学典故,脱口而出。
乾隆觉得这个长相清秀,略有几分汉人书生气质的青年是可用之才,便顺手提拔其为御前侍卫。
就这样,短短两三年间,他从一名宫中侍卫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并且兼领都统一职。
一向擅长博学强记的和珅,凡是乾隆说过的话,叮嘱过的事,他都能牢记心中,并处理的十分妥善。
乾隆见他记性这么好,干脆让他去户部任职,专门管理朝廷赋税账目。
别看很多人在皇帝身边能说会道,一旦打进入户部,面对小山般的账单,繁琐账目,很容易乱了阵脚。
但和珅在户部依旧做的很好,账目管理的一清二楚。
这让乾隆眼前一亮,没想到真让自己挖到宝了。
他可舍不得让和珅在户部浪费时间,仅过了一个月就让其担任军机大臣,帮忙处理军政大事。
在乾隆时期,因为常年征战,所以军机处事情非常繁多。
如果是雍正,肯定是事无大小,亲力亲为,但乾隆可不想如自己老爹那般劳累。
能够交给亲信处理的,他一概不会过问。
而和珅也确实值得他信任,凡是经手之事,必然做的滴水不漏,并且还不抢功劳。
乾隆见他这么精明能干,一时高兴,便赏了他一套一品大员的官府和官帽。
一品大员的顶戴花翎,其他官员一辈子都可能得不到的东西,和珅仅用三年就拿到了。
更可怕的是,那年他才二十六岁。
如果和珅这时候死了,那他就是文臣史上的“霍去病”,日后必名留青史。
但可惜的是,他非但没死,还活的很好,一直活到乾隆死了他还活着……
贪钱敛财刚开始的时候,和珅是非常清廉的。
想想也是,比起乾隆皇帝的封赏,其他人能送什么“好东西”,即便是十万两黄金,能抵得上一品顶戴花翎吗?
虽然他坚决不贪钱,但面对其他官员的攀附,他也没有厉声驳斥,而是答应对方,会尽可能帮忙的。
没想到,和珅的这次“热心肠”竟让他卷入朝堂风波,甚至险些丢掉乌纱帽。
这件事对和珅的打击非常大,他想不明白,自己只是按照朝廷规矩,帮对方一个小忙,而且并未收钱,怎么会因此受牵连呢?
他为了重新获得皇帝的宠信,于是第二年,他积极参与到一起“受贿案件”中。
在这次调查官员情况时,他发现很多权力不如的官员,私下里拿了巨额财产。
当他第一次见到满屋子的金银珠宝和满院子的美女妻妾时,彻底摧毁了他的心理防线。
而在这个案件中,他利用自己的职权,保留罪臣一条性命,而他得到的回报是大量黄金。
同时,乾隆皇帝也很开心,因为他也得到了大量银两,充盈了国库。
此案结束后,罪臣没死,皇帝开心,和珅既得了银子,又获得了升职机会。
从此之后,和珅便看清了官场的潜规则。
在官场上并不是坚守原则,忠贞清廉就能独善其身,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想办法讨好皇帝。
而皇帝也是人,他也喜欢功名、金钱、吹捧……
为此,和珅开始疯狂贪钱敛财。
他将其中一小部分收入囊中,大部分送入皇宫,供乾隆皇帝四处征战,打造“十全武功”的美名。
在和珅的操作下,虽然乾隆晚期清朝已经入不敷出了,但依旧维持着盛世的假象。
到乾隆晚年禅位后,他甚至会绕过国库,将金钱全部拢入囊中,然后暗中送给乾隆帝。
这就是为什么乾隆临终前,依旧会护着和珅的缘故。
但嘉庆皇帝上位后,看到一贫如洗的国库,自然容不下和珅。
在乾隆驾崩后不久,嘉庆就迫不及待地调查和珅。
而和珅也知道自己死期将至,他将账目整理清楚,就坐在家中等着嘉庆过来搜查。
当嘉庆看到八亿两白银时,依旧被吓了一跳。
嘉庆实在想不通,和珅一个人贪这么多钱是想做什么,他能在死之前花完吗?
和珅送给他一个答案,直接让嘉庆闭嘴了。
因为他说,这些银子哪是自己一个人贪的,一大半都是先帝乾隆的钱,现在也该还给皇上了。
嘉庆见他还算诚实,于是赐其三尺白绫,让其自缢在家中。
和珅是有能力的,贪污也不是他能左右的
大清朝走下坡路就是从乾隆开始的!
当嘉庆看到八亿两白银时,依旧被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