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他在读高中的儿子在17楼坠亡,事后通过QQ空间动态及调查察觉到,儿子在学校疑似长期遭受同学欺凌,还有老师的排挤和嘲讽,可能是他自寻短见的诱因。目前,教育局方面作出回应:无信息证明被霸凌,后续善后事宜在与家长协商!
据介绍,这起事件发生在2024年10月29日,孩子的家长杨先生表示,他读高三的儿子小杰下晚自习后在学校对面小区17楼坠楼身亡。
坠楼前,儿子刚过生日不久。再过几个月就要高考了。随后,杨先生以小杰被害为由报案。警方告知他,小杰坠楼一事排除他杀、排除刑事案件。
通渭县公安局此前回应,经审查,该案“没有犯罪事实”,2024年11月4日该局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
处理后事时,杨先生查看了小杰生前近一年的社交平台动态,发现小杰疑似被同学欺凌、老师排挤嘲讽,他认为这可能是小杰坠亡的诱因。
其间,小杰的动态写道“如果哪天报警,警方就会调取学校监控,给李某留下案底,这样学校再也没人找我麻烦了”。
对于杨先生提出的问题线索?涉事学校,县、市教育局均表示,通过社交平台动态来看,小杰也表达了对家长的不满,暂无信息显示小杰生前长期遭受霸凌,同学之间的恶作剧、小打小闹可能存在,没有达到欺凌的程度。
相关教育部门表示,悲剧已经发生,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情。学校、教育局一直在与家长协商,通过合理的方式补偿、安抚家长
在评论区中,马上有不少网友留言:学校已经统一了老师和学生的口径!可怜的孩子!傻孩子,别放过那些欺员你的人,更别放过你死后想推卸责任的人!
也有不少网友质疑:出事前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不了解孩子情况,出事后找别人的责任,责任应该有一个顺序,先家长,后社会,再学校。
更有不少网友强调:为什么孩子多次表示轻生,应该压抑很久,会有情绪低落表现,作为只负责一个孩子的家长都不知道?学校有教育责任,家庭也有,不能养娃只负责出钱,把一切责任推往别人身上!
还有不少网友呼吁:把爱放在出事前才好。培养勇敢坚强的性格,多沟通才能避免悲剧。老师再好再爱,一次爱几十个,怎么比得过家长的专爱?
那么,从法律角度来讲,到底该怎么看呢?
一、学校是否要担责?杨先生,能否要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
首先,《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校园欺凌行为“强制报告制度”予以规定。同时,《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也明确要求学校应当落实法律规定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和预防性侵害、性骚扰等专项制度,建立零容忍处理机制和关爱、帮扶机制。
同时,根据《甘肃省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第二十九条,学校有义务建立欺凌防控机制,发现欺凌必须立即制止、通知家长并启动心理辅导。
所以说,在类似的校园欺凌案件中,学校是否承担责任,关键看“欺凌认定”与“及时干预”:
若小杰在坠楼前确实长期遭受同学孤立、语言羞辱等“软暴力”,而学校既未及时排查发现,也未对涉事学生进行管教,则可能构成“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
但要注意,法律上的“校园欺凌”需要满足重复性、力量不对等、主观恶意三个要件。若同学间的恶作剧只是偶尔发生(比如借东西不还、取绰号),可能达不到欺凌认定标准。
因此,教育部门已经做出了回应,还没有上升到欺凌的程度,所以说,家长需要收集聊天记录、目击同学证言、伤痕照片等持续性伤害证据,才能突破学校“普通打闹”的说法。
二、社交平台动态能否作为关键证据?这些细节要抓住
根据《民法典》第1200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事件中,从证据规则的角度来讲,小杰QQ空间提到的“想报警让李某留案底”“活着是欺凌玩物”等动态,属于电子数据证据。
按照上述分析,涉事学校作为教育机构,若不能证明已尽到教育职责,需承担侵权责任。此时,家长可要求警方调取:
第一,动态发布时间线:是否与老师批评、同学冲突事件时间吻合?
第二,评论区互动记录:是否有同学留言佐证欺凌事实?
第三,关联账号信息:动态中提到的“李某”是否真实存在且与小杰有矛盾?
从现有的案例来看,现实难点在于,若动态内容多为情绪宣泄(如“所有人都讨厌我”),缺乏具体人名、时间、地点,可能被认定为“主观感受”而非事实。
建议家长同步收集校园监控(尤其是坠楼前3天的活动轨迹)、医疗记录(如心理科就诊证明)、老师谈话录音等形成证据链。
三、家长能主张哪些权利?杨先生接下来该怎么办?
三步走打破“死无对证”僵局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87条规定,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不立案决定,可提交新证据要求复议。
第一步,申请警方复查:
重点申请调查:
李某等同学是否存在殴打、勒索等行为
老师是否曾当众嘲讽(如成绩羞辱)
坠楼前是否与师生发生冲突
第二步,起诉学校民事赔偿:
按照上述分析的,若证明学校未及时处理欺凌预警(如小杰曾向老师求助),可主张学校承担补充责任。
注意,家长需自行承担20-40%监护失职责任,赔偿金会相应扣减。
第三步,推动专项调查:
联合人大代表申请启动校园欺凌专项督查,通过纪委介入查学校是否隐瞒欺凌事件、教育局是否包庇。
最后,给家长的一句话:动态截图只是起点,马上做三件事——给手机做电子数据保全公证、联系小杰密友做笔录、申请法院调取学校监控硬盘。时间不等人,证据链每延长一天,真相就多一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