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隐藏了半个世纪的秘密,直到一个通讯兵身上才知道!

观今品古 2024-12-31 12:04:49

前言

72年前的今天,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历经四十三天惊心动魄的鏖战,志愿军战士们以血肉之躯,铸就了不朽的防线。

这场战斗,其惨烈程度,乃世所罕见。时至今日,美国人仍对这场战役中志愿军的胜利之道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半个多世纪后,一个通讯兵的故事,解开了这个谜团,也为我们揭示了这场战斗胜利的关键所在。

那么,这名通讯兵究竟是谁呢?他的行动,是如何成为志愿军制胜的关键的呢?

上甘岭战场上的通信兵

在上甘岭战役中,通信兵们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的存在,确保了志愿军战术能够精准无误地得以实施。

在战斗初期时,通信力量薄弱,每个军中通信人员的比例仅占5%至6%,所使用的设备也大多是此前战斗中缴获而来的“老古董”。

因此,通信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时断时续,上下级之间失去联络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无疑给战斗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随着战争的推进,通信的力量也逐渐壮大,设备也日益丰富多样,通信网络体系也逐步完善。

但即便如此,敌方的先进设备仍然给我军的通信带来了不小的干扰,信号时常中断,故障频发。在这关键时刻,通信兵们就成为了战场上的“守护者”。

上甘岭战役的惨烈程度,想必大家也有所了解,山头被炮火削低了整整两米,战场上随手抓一把土,都能抓出几十个炮弹片。

而我军铺设的电话线,更是成为了敌人的眼中钉,屡屡被炸断。为了确保战事的顺利推进,通信兵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穿梭在枪林弹雨之间铺设新的电话线。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炮兵功不可没,而在这背后,是通信兵们默默无闻的付出和坚守。

他们穿梭于战场之上,保证通信的畅通无阻,为炮兵的精准打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战役最艰苦的时期,坑道内水资源极度缺乏,通信兵们的任务量也随之激增。

一天到晚几乎不停歇地忙碌着,常常是喊得嗓子冒烟,可他们却仍坚守。为了继续战斗,他们甚至不惜用手抽打自己的嘴巴,来以血来润喉。

在战场上,通信兵往往是被人们忽略的一个兵种。他们虽不直接与敌人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但也是英雄辈出的兵种,他们的贡献和牺牲同样伟大,牛保才便是其中之一。

“战争打到哪,电话线就要跟到哪”

牛保才,一位来自山西壶关县的铁血男儿,曾参与过淮河、渡江、解放大西南等多个重大战役。

战场上的他,英勇无畏,即便身负重伤,也从未退缩过半步,前后七次负伤,却始终坚守在战斗的最前沿,不曾下线。

朝鲜战争爆发后,牛保才随军入朝参战。面对美军猛烈的炮火,牛保才率战士穿梭在生死边缘,奔赴阵地维护至关重要的电话线路。

他们所处的一营,与前沿阵地仅有几百米之遥,这条“死亡地带”也预示着这项工作的危险性。

为了确保战事的顺利推进,一旦我军的电话线路被美军炸断,牛保才与战士们便不顾一切地冲向阵地,用血肉之躯筑起信息的桥梁,

一次,我军的电话线路再次被美军炸断,可敌军的炮火仍旧没有停的意思,还在接连不断地对阵地轰炸。

牛保才和战士们则隐藏在那些被炮火炸出的大坑中,只要电话线路出了问题,就立即前去维护。

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他们往返于阵地之间,日复一日,无数次地穿梭,只为确保信息的畅通无阻。

像这种被炸断的倒还好,还能将其接上;可有时候阵地上的工事、交通壕在炮火下被尽数摧毁,有时电话线路也都被炸得支离破碎,难以修复。

这时候,如果连接起来的话,已经来不及了,毕竟此时敌军已经向阵地发起了疯狂进攻,牛保才只好拉新线连接线路。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信息的传递尤为重要,作为一名通信兵,牛保才的任务堪比一线作战。

敌人的炮火好像永远都打不完,往往是一轮接着一轮的炮轰,而这电话线是接了断,断了接。

一旦接通,指挥员都是抢着说明情况,无一句废话,很有可能是再不说,指挥命令无法下达,电话线就又断了。

这天,牛保才从阵地连接好了电话线,返回了指挥所,却听到王副团长在电话那头焦急地呼唤:“喂,喂……”

可回应他的,只有死寂的沉默,牛保才心中一紧,他明白,电话线再次被敌军炸断了。

“让我去抢修吧!”一名战士急切地喊道。

“你不如我熟悉线路,还是我去吧!”

“应该让我去!”

“......”

还不等王副团长开口,战士们就争抢着前去抢修电路。

“好了,都别争了。首长,我去抢修!”牛保才说完后,拿起了工具包,转身走出了营部指挥所。

用生命争取到了3分钟的联络

另一边,营长郝来会在得知牛保才领命前去修复电话线后,他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牛保才是通信班里的佼佼者,可以说有他在,就没有接不上的电话线,好似任何难题在他面前都会迎刃而解。

牛保才离开营部后,迅速来到阵地,他四处搜寻被炸毁的电话线,接连接上了几条,但电话依旧无法接通。

牛保才意识到,前方还有被炸断的电话线,于是他再次前进寻找连接。

此时,营部指挥所里,眼看计划的时间已经到了,可电话仍旧没有任何动静。王副团长一手拿着与上级联系的话筒,一手拿着与郝营长联系的话筒。

正当他心急如焚之际,左手边的电话接通了,上级传达了进攻的指令;可此时,右手边郝营长的电话却始终没有动静。

就在这时,电话突然有了反应,王副团长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向对方传达了指令。

不一会儿的功夫,电话再次断了,此时,阵地上炮火连天,嘶吼声震耳欲聋,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际。

此时,王副团长才注意到,牛保才呢?牛保才怎么样了?正当他打算派人前往阵地去寻时,一个送信的通信员回来了。

他将手中那把沾满血迹的钳子放到了桌上,面色沉重,声音哽咽地说道:

“牛保才同志牺牲了……”

“什么?怎么回事?”

原来,当牛保才寻找断掉的电话线时,一颗炮弹刚好在他身旁不远处的位置发生了爆炸。

巨大的冲击波将他掀翻在地,他的左腿不幸被炸断,右手也被弹片所击穿,疼痛让他几乎昏厥过去。

牛保才并没有放弃,他紧咬牙关,忍受着剧痛,继续向前艰难爬行,他深知,自己的任务关乎整个战局的胜负,因此他必须尽快找到并修复电话线。

正当他拼命往前爬时,遇到了前去送信的通信兵,通信兵见他伤势如此之重,说什么也要将他背下阵地。但牛保才却坚定地摇了摇头:

“你快走,不要管我,你送信要紧,我接线要紧!”通信兵含泪为他做了简单的包扎后,便匆匆离去。

牛保才继续艰难前行,终于找到了那截断掉的电话线,可很快,又一个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电话线的断线处于断头相差1米多长,而包中随身携带的被覆线也早已用完。这可怎么办?

牛保才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句话:“在战场上,如果没有条件接线的话,人体也是可以导电的。”

牛保才没有丝毫犹豫,一手抓起电线断头缠绕在自己的食指上,再用嘴将线的胶皮咬掉后,用牙齿死死咬住铜丝,就这样,牛保才用自己的生命接通了电路。

正因牛保才的举动,使通讯保持了长达三分钟的联络,让部队下达了紧急作战指令,可牛保才却......

另一边,通信兵送完信后,迅速返回前往寻找牛保才,他循着血迹,找了半天,终是在一个坑道旁找到了牛保才。

此刻的牛保才,仍旧保持着先前的连线姿势,满身血污的趴在那里一动不动......

牛保才的英勇事迹很快传遍了整个朝鲜战场,战后,牛保才被追记为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英雄”的荣誉称号。

牛保才维护线路时使用的单机电话

牛保才的事迹,可能不被大众所熟知,但他的精神,永远地镌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值得我们铭记。

在上甘岭战役战场上,目之所及,皆是炮火留下的凄凉景象——焦黑的树桩,遍地的碎石。

就在这片看似绝望的土地上,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却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更在这片焦土之上,树立起了一座无形的精神丰碑。

据一位老兵回忆,当时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通信兵都必须要按时送信,决不能耽搁。因为每一封信件都承载着前线战士的生死期盼,关乎着战局的瞬息万变。

相较于那些能在坑道中暂避炮火的冲锋战士,通信兵们则更像是孤胆英雄,他们穿梭于炮火之间,以生命为赌注,只为那一线生机与希望。

上甘岭战役,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一次精神与意志的较量。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的铁血军威,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结语

牛保才的故事,是一曲英勇与牺牲的赞歌,在朝鲜战场上,牛保才作为一名普通的通信兵,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当电话线被炸断,通讯受阻时,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踏上了寻找并修复电话线的征途。

面对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他没有退缩,而是强忍着剧痛,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导体,接通了电路,为部队争取了宝贵的联络时间。

英雄不问出处,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的人,就是真正的英雄。牛保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

每一位英雄都是国家的瑰宝,他们的付出和牺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参考资料

上甘岭英雄:牛保才用身体连接炸断的电话线. 央视网

毛泽东称他们是“千里眼、顺风耳”——解放军历史上4位著名通信兵英雄的故事-陈辉. 党史博览

66周年纪念:今天,带你解读上甘岭战役的5个制胜密码. 中国军视网

1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