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发现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带你全面了解!

清汛康康 2025-02-13 16:26:48



做了宫颈活检的女性在拿到病理报告时,可能会在报告中看到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鳞状细胞癌等诊断术语,对于其中频频出现的“鳞状上皮内病变”,她们常常感到疑惑不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是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简称CIN)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子宫颈的鳞状上皮细胞在形态和数量上发生异常增生。

根据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型性程度和累及的范围,CIN可分为三级——CIN1级:轻度不典型增生,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下1/3层;CIN2级:中度不典型增生,异型细胞累及上皮下1/3至2/3层;CIN3级: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异型细胞累及全层上皮,但未突破基底膜。CIN1级属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级和CIN3级属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其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被定义为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通常无特殊临床症状,部分可出现同房出血、阴道排液增多、伴有异味等现象。然而,这些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不能凭此诊断CIN。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原因?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主要病因是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HPV感染可引起宫颈表面的鳞状上皮细胞出现异常增生,继而引起CIN。此外,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等慢性炎症刺激也可能促进CIN的发生,这些炎症通常与细菌上行感染、抵抗力差等因素有关。

如何确诊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1. 阴道镜检查:通过阴道镜观察宫颈表面的血管形态和上皮结构,对碘试验异常或可疑部位进行活检。

2. 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检测结果为高危型者应引起重视,必要时复查或行宫颈活检。

3. TCT检查:即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用于发现宫颈细胞形态异常变化,可以筛查出具有上皮内病变的患者。

4. 病理组织活检:对阴道镜下发现可疑部位或HPV及TCT阳性的患者进行宫颈取样,通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该如何治疗?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治疗应结合病变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个人意愿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于CIN1级患者,可进行定期随访观察,部分可能自然消退。复查过程中持续存在或进展为更高级别的病变者,需考虑手术治疗。对于CIN2级和CIN3级患者,推荐手术治疗,如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锥切术(CKC),旨在切除病变组织,防止其进展为宫颈癌。

如何预防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预防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关键在于避免高危型HPV感染。例如,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尽早接种HPV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也是预防CIN的重要措施。

对于已确诊CIN的患者,也不要过于担心,保持平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预防病情进一步进展。需要提醒的是,治疗后仍需定期复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进展病变。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岳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蒋倩】

【编辑:YT 】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