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明山麓的诀别1951年初春,广西宾阳大明山的雾气还未散尽,我的军靴已沾满泥泞。那日,我们接到命令:残匪逃窜至上林巷贤镇,必须全歼!张海亭政委站在队伍前,眼神如鹰隼般锐利。他紧攥着望远镜,手指因用力而发白,仿佛要将那片山林看穿。
“同志们,最后一战!”他的声音像一记重锤砸在每个人心头。我紧随他冲向山坳,枪声、喊杀声混作一团。当残匪退至崖边时,张政委高喊:“放下武器!解放军优待俘虏!”可回应我们的,是一颗骤然炸开的榴弹。
那一瞬间,血雾蒙住了我的眼睛。张政委的身躯猛地一晃,像一棵被雷击中的青松,缓缓倒下。我扑到他身边,他的手还死死攥着怀表——那是未婚妻托人从山东捎来的信物。
表盖内侧的照片上,扎着麻花辫的姑娘笑得温柔,可她的未婚夫,永远停在了三十二岁的春天。后来我才知道,张海亭牺牲时,新娘正赶在路上,就差三个小时,就要到达宾阳县城了。
当时,她正赶来参加部队安排的一场婚礼,列车上,憧憬着即将新婚的甜蜜,做为一个女人一生最幸福的时刻。以及,宾阳县及全国解放了,未来,自己将和海亭相夫教子的美好生活。
但当她赶到宾阳县城时,部队却将噩耗告诉了她,她顿感天昏地暗,当揭开张海亭遗体上的白布,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抱着朝思暮想的心上人,哭得几乎昏厥……。
这场婚礼,就这样戛然而止,令人惋惜。
二、石壁村的血色黎明同年深秋,我调至宾阳大桥镇石壁村。彼时董文副指导员正率部围剿盘踞在湴岩山的匪帮。那日我亲眼见他匍匐在潮湿的岩缝间指挥,子弹擦着他钢盔飞过,他却笑着对战士喊:“怕什么?咱骨头比石头硬!”
激战四昼夜,全歼匪帮,匪首韦源香被抓获。
打扫战场时,突然,一颗冷枪从暗处袭来。他捂住汩汩冒血的额头,踉跄着向前迈了一步。倒地时,他手里还攥着半块压缩饼干——那是给伤员留的口粮。
我们在他贴身口袋里发现一封未寄出的信。信纸泛黄,字迹工整:“亲爱的爹娘,儿在宾阳剿匪,虽苦犹荣。待山河无恙,定回家陪你们看高粱红……”可他永远等不到高粱熟透的季节了,年仅二十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宾阳的秋雨里……
三、青山有幸埋忠骨据宾阳县民政局的领导介绍,张海亭、董文烈士安葬在中山公园后,每年清明节,宾阳的群众都自发地为烈士扫墓, 及官方的纪念活动。这一传统已延续七十多年。
后记宾阳的山水记得:张海亭的怀表永远停在1951年3月12日凌晨2时17分,董文的压缩饼干还带着体温。他们的血渗入了宾阳的土地上。
综合网络、战友回忆录
“宾五”值班:龙龙、马玉媛
"宾五"综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