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大关键事件。这场变故不仅帮助我党和西北红军摆脱困境,还促使国共两党携手合作,为后来打赢抗日战争铺平了道路。假如西安事变没发生,咱们党会怎样?那时候咱们可真是困难重重,要人没人,要枪没枪,连吃的都成问题。
徐向前元帅在晚年提到:“即使西安事变没发生,我们也早有准备,中央有个厉害的底牌。”那么,这个底牌到底是什么?【中央红军遇到困难,徐海东出手相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陕甘支队终于走到了陕北根据地。领导们一瞧,这儿人少东西更少,忍不住叹了口气。本来长征后咱们就缺这缺那,急需补给,结果到了这儿一看,情况比想象的还糟。
陕北根据地坐落在西北干旱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当地生产方式陈旧,交通也不便利。粮食供应不足,难以满足军队需求,这对我们后续的军事行动造成了不小的困扰。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张闻天在会议一开始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陕北这地方跟我们之前待过的根据地差别挺大。这里雨水少,庄稼不好种,老百姓的生活习惯跟南方也不太一样。
我军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粮食短缺,还有复杂的民族关系。陕北根据地的北部主要住着蒙古族,西部则以回族为主。无论是蒙古族还是回族,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汉族都有很大差异。由于沟通障碍,红军在获取补给和传播理念方面都举步维艰。毛主席不得不向徐海东求助,这一举动充分说明了当时中央红军的窘迫处境。长征结束后,中央红军处境艰难,战士们经常挨饿,有时连续几天都找不到吃的,只能靠野菜和树皮充饥。更糟的是,天气转冷,大家连件像样的冬衣都没有,很多人还穿着破旧的单衣,甚至没有布鞋,只能穿草鞋御寒。
在局势紧张的情况下,毛主席不得不向徐海东寻求经济援助。徐海东指挥的红15军团比中央红军早到几个月,并且有较好的群众支持,因此他们的情况相对稳定。杨至成送来毛主席的借条后,徐海东心里很不是滋味。他马上找到军团供给部部长,直接问:“咱们现在还有多少钱?”部长犹豫了一下,回答说:“还剩7000块。”徐海东兴奋地回应:“太好了,赶紧给中央红军送5000块过去。”部长却有些犹豫,劝道:“领导,您可能不清楚,现在物价飞涨,连基本生活用品都贵得离谱,战士们连冬衣都买不起,您自己也很久没添置新衣服了……”
徐海东挥了挥手,打断了部长的话:“这些麻烦咱们能搞定,但中央红军现在比我们更需要这笔资金,别多说了,明早就把钱送过去!”天刚亮,中央红军后勤部就收到了那笔厚实的5000块钱。毛主席得知后乐开了花,几十年后提起这事儿还念念不忘:“那时候咱们正愁没钱,多亏徐海东同志支援了5000块,真是雪中送炭!”
【蒋介石拒绝联共抗日,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红军不仅面临物资短缺,还要应对国民党军队的不断追击和包围。1935年1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组建了“西北剿匪总部”,并迅速部署大量兵力对我们发动攻势。敌军数量远超红军,他们不仅从军事上施压,还实施了经济封锁。1936年4月,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苏区的攻势更加猛烈。除了阎锡山的部队,蒋介石还调派了51个团的中央军精锐,协助阎锡山进行围剿。
10月28日,蒋介石又一次调集大批军队,计划在靖远和海原一带的黄河东岸地区,对红二、红四方面军实施全面围剿。那时候咱们人少,对面人多势众,装备还都是清一色的美国货,弹药也管够。咱这边想打赢,说实话挺难的。可就在这节骨眼上,西安那边出大事了。12月4号,蒋介石到了西安,打算逼张学良和杨虎城去打红军。但在这之前,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士兵们已经被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了,他们都不想再打内战,反而要求蒋介石停战,大家一起抗日。
老蒋一到西安就急了,直接把杨虎城和张学良喊来,二话不说就催他们赶紧调兵打仗。这俩人对看了一眼,心知肚明,轮番上阵劝老蒋别打内战了。可老蒋那倔脾气上来,谁说都不好使。最后这俩人一看没戏,只好拍拍屁股走人。12月7号下午,张学良单独去找蒋介石,试图说服他停止内战。结果蒋介石毫不客气地训斥道:“汉卿,你可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怎么会有这种念头?我明确告诉你,我绝不可能和共产党合作,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张学良刚走,杨虎城就去找蒋介石,让他别再打内战了。但蒋介石还是没答应。12月11日,张学良在面见蒋介石前,先找到了杨虎城商量对策。他问杨虎城:“要是老蒋这次还是不肯停战,咱们咋办?”杨虎城想都没想,直接说:“那就把他扣下,逼他停战!”杨虎城的一番话让张学良大吃一惊:“这真的可行吗?”杨虎城回答:“我们别无选择。”张学良表示同意:“明白了,我会尽快联系你。”随后,他立即前往华清池会见蒋介石。
张学良再次尝试说服蒋介石,但依旧碰了钉子。他回来对杨虎城说:“他还是不听,看来只能动手抓他了。”12日凌晨5点,孙铭九领着一连人马围住了蒋介石的住所,双方立刻打了起来。枪声一响,蒋介石从睡梦中惊醒,衣服都来不及穿,裹着睡衣就往外冲。
前院打得正激烈,后院大门却被锁死了。蒋介石在卫兵帮助下翻墙溜走,一路狂奔上山,最后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的小洞里。等孙铭九他们收拾完院里的卫兵,冲进蒋介石房间时,发现人早就没影了。孙铭九伸手一探,被窝还是温的,立刻喊道:"赶紧搜,他刚溜,跑不了多远!"没过多久,孙铭九带人在后山的一个小洞里发现了浑身发抖的蒋介石。
早上10点,孙铭九一行人把蒋介石推进车里,直接送到了张学良的司令部。之后,张学良和杨虎城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了八项抗日救国的主张。这样一来,国共两党重新联手,我军的困境也随之化解。【就算没有西安事变,中央仍有一招杀手锏】西安事变一落幕,抗战就全面打响了。咱们的战士们越打越有经验,战场上捷报频传,部队实力也蒸蒸日上。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当初没发生西安事变,咱们党会怎么化解这个危机?
徐帅后来提到:“就算西安那边没出事,咱们也还有后手准备着。”西安事变发生前,中央给徐向前秘密下达了一份紧急方案: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就地改名为西路军,任务是在一年内打通与苏联的联系,为我党争取苏联援助;与此同时,红军主力撤离陕甘宁根据地,向山西方向进军。阎锡山要是愿意跟我们联手,咱们就留在山西;要是他不干,咱们就去山西、河北、河南交界的地方。接下来看情况,可能去安徽、山东转转,最后再回西北。
这项战略部署战线很长,被大家叫做"新长征"。可我们还没来得及启动这个计划,西安那边就出事了。但这事儿恰恰体现了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他从来不会干等着,总是提前备好几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