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不淡”,同比增长12.1%!1月上海二手房成交伏笔“小阳春”?

太平洋房屋 2025-02-11 09:51:40

18309套!

在大家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氛围中时,1月的上海二手房成交数据悄然公布。

看似比24年12月的成交量环比减少11103套,但这个数据的含金量依然可观。不仅同比增长12%,成交结构也有新变化!

一起了解一下!

#1

新政热度不减

这个“春节月”挺热闹

众所周知,春节假期对房产交易的影响很大。横向对比一下2016年以来的春节月成交量,可以发现今年1月的1.8万套,能排进Top 3!

春节月成交量比今年更高的2016年和2021年,均是近两轮市场周期以来的成交“大年”。

那么,假如排除春节的影响,1月的成交量能否延续新政以来热度?我们来做个简单的算术题。

将1月正常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量算出,春节前后的成交低谷期(1月20日~1月31日)按日均成交量计算,那么1月最终的成交数据将达到2.4万套!

可见去年“929新政”的成交韧性依然不减,今年的“小阳春”着实值得期待!

#2

140平以上大户型热度上涨

置换链条进一步打通

从1月二手房成交的面积段来看,“140~200平”及“200平以上”的大面积房源成交环比12月继续增长,可反映出市场上大面积改善型房源和豪宅需求增长明显。

1月成交的价格区间也可看出这一趋势:“800-1500万”及“1500万及以上”的房源,成交占比增长明显;“230万-310万”、“310万-450万”的房源成交占比持续下降。

从去年12月开始,我们就观察到置换链条开始向上滚动,1月依然延续这一趋势。随着“小阳春”到来,更多客户入场,品质改善房源或将成为稀缺资源。

#3

政策进一步微调

市场信心增加

2025年1月1日起,上海存量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执行新利率,同时,公积金最长贷款年限也逐步延迟至男性68周岁、女性60或63周岁,降低了购房者的贷款压力。

对于刚需购房者而言,利率降低意味着每月还款金额减少,经济负担减轻,使得他们更有能力进入市场。对于改善型购房者,贷款期限的延长和利率的降低,让他们能以更合理的成本实现住房的升级换代。

随着市场情绪的改善,太平洋房屋行业研究部观察到,目前二手房交易的议价空间正逐步缩小,普遍在3~5%之间,部分品质房源的议价空间甚至收窄到3%以内。

参考历年成交数据,春节之后的两个月购房者的整体活跃度会大幅提升。2025年的“小阳春”叠加新政长尾效应,上海楼市有望继续升温。

但与此同时,上海楼市的区域分化、价格分化也更加明显,可能出现“冷热不均”的分化格局。购房者与售房者均需密切观察市场走势,以便做出最有利的决策。

注:部分图片、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