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怨言一片?进口药“消失”背后的真相,你可能想不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标题党文章和片面言论所包围。最近,关于医院进口药“消失”和集采药品质量问题的讨论在网络上愈演愈烈,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人都成了医疗改革的专家,对集采政策指指点点。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层迷雾,看看集采政策背后的真相。
一、进口药“消失”?你可能是想多了!
每次提到集采,总有人跳出来说:“进口药都被赶出医院了,医生只能开集采药!”然而,真相是这样吗?笔者走访了多家医院,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集采政策从未规定医院不能使用进口药,只是规定了集采药品在医院用药中的占比。换句话说,医院仍然有自主权,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使用进口药或集采药。
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副所长郑颐的话更是直接打破了这一谣言:“上海给原研和非中选企业留了出气孔,且并不是追求价格最低的产品,而是追求性价比最高的产品。”这句话无疑是对那些“阴谋论”者的最好回应。
再者,仿制药的使用并不是随着集采政策的出台而突然增加的。实际上,在集采之前,很多仿制药就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集采政策的出台,只是为这些仿制药提供了一个“同台竞技”的平台,让它们有机会以更低的价格、更高的质量进入医院。
二、医生被迫使用集采药?谁在造谣?
除了进口药“消失”的谣言外,还有一种声音说:“医生被迫使用集采药,一线用药都不进集采!”这种说法更是无稽之谈。笔者调研发现,集采产品的质量并不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优于原研药。而且,很多集采的产品就是医生原本就在使用的产品。
以美敦力冠脉支架为例,其中选产品已经在临床使用多年,且经过临床检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庄育刚表示:“集采的是最常见最信赖的药,正常也在用,现在带量了。”这句话足以说明问题。
再者,所谓“一线产品”“更新换代”的概念,很多时候只是商家炒作的手段。医保作为支付方,面对源源不断的新概念,必须保持理性,认准“质量导向”,而非“概念导向”。
三、仿制药=劣质药?你错了!
在很多人眼中,仿制药就是劣质药的代名词。然而,这种观念早已过时。随着集采政策的推进,仿制药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集采前,中国的仿制药企业数量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集采政策的出台,引入了“一致性评价”作为门槛,将衡量标准由简单的活性成分类似的“药学等效”,提升为“生物等效”。
这意味着,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相当,可以相互替代。而且,很多药企在集采后,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还降低了价格。这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双赢的局面。
四、集采后药企更难熬?其实是转型的契机!
不可否认,集采政策给药企带来了压力。但这种压力并不是坏事,而是推动药企转型升级的契机。以往那种靠仿制药赚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药企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就必须注重研发和创新。
上海微创医疗冠脉业务总裁岳斌的话很有代表性:“虽然集采之后企业危机感更重,但集采政策从长远来看,也能促使企业发展更加健康。”这句话道出了集采政策对药企的积极影响。
实际上,已经有不少药企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趋势,并迅速作出了调整。它们加大了对创新药的研发投入,推出了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成功走向了国际市场。
结语:理性看待集采政策,共同推动医疗改革
集采政策是大势所趋,不仅在中国如此,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如此。它对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打造风清气正的医药流通环境、促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集采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但这些问题和挑战并不是不可克服的。
现在,集采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新阶段。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看待这一政策,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而不是被那些片面言论和谣言所迷惑,成为医疗改革的绊脚石。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真相和方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高效的医疗体系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