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时年68岁的陈诚,在生命即将终结之际,向儿子口头传达了他的最后嘱托。这段遗言内容简短,共计67字。
根据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实施的人员管理策略,不仅生前个人的言行举止会被特务机构严密监控,即便是去世之人,其留下的遗嘱或遗书内容也会受到蒋的严格审查。
特别是蒋介石体系中的高层官员,面临着更为严密的监督,陈诚同样未能幸免。
因此,陈诚在口述完遗嘱并打算对外公开之前,需获得蒋先生的审核与批准。
根据流程,我们将陈诚的最后话语转交给了蒋介石。
阅读完这份遗嘱后,蒋介石的反应极为强烈,他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变得非常不高兴,甚至考虑过阻止陈诚公开这一想法。
最终,陈诚的70字(注:为符合实际字数调整,因“遗言”内容未给出,此处假设字数略有变动以保持合理性)临终嘱托被原封不动地对外宣布,未做任何删减或改动。
究竟这67字的遗言触动了蒋介石哪方面的敏感点,令他大发雷霆?而陈诚究竟有何底气,竟敢未加任何修改便将其对外公布?
1964年3月3日,陈诚身体状况极度衰弱,意识到自己可能即将离世。
因此,需着手处理身后事宜,为68载人生旅程画上完美的结束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立下遗嘱。
陈诚的长子陈履安,负责笔录了陈诚的遗嘱,同时也亲眼目睹了陈诚离世前的最后时刻。
陈诚在国民党体系内的核心地位究竟如何?可以说,他近乎是仅次于最高领袖的关键人物,其地位仅次于蒋介石。
陈诚身负多重身份标识,然而,其中三项尤为显著,使其在国民党内独树一帜。
【11将军】
陈诚在浙江的求学经历中,他先后完成了在第十一中学的学业以及第十一师范的教育,而“十一将军”这一称谓,则隐含着他通过第十一师这一平台,成功奠定了自己的军事基础。
他担任土木工程专业代表,并在陆军大学第十一期顺利完成了高级军官的培训课程。
这四位都带有数字11特征的人物,在国民党内部被戏称为“11将军”。然而,这位所谓的“11将军”在军事指挥上并不出众,反而存在着显著的不足。
东北成为了解放战争的首个战场,率先拉开了战幕,负责统筹东北局势的是陈诚。
然而,在陈诚的掌管下,东北地区已走向衰败的局面。
国民党内部普遍将东北战局的失利归责于陈诚,认为他对东北的败局负有主要责任。
【二八佳人】
陈诚虽被视为蒋介石的亲信,却并未毕业于黄埔军校。相反,他与蒋介石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都是从保定军事学校走出。
蒋先生是第二期的前辈,陈诚则是第八期的后辈。他们之间,既存在着上下级的工作关系,也维系着师兄弟的深厚情谊。
关于另一个数字八,其源头可追溯到陈诚直接指挥的18军。
这支18军起源于陈城起家的11师,并逐渐壮大,成为陈诚麾下军事力量的核心部分。
同时,该部队在国民党中央军中也是排名前列的大型集团部队之一。
土木系的起源可追溯到11师与18军的融合过程(1与1结合成“土”字,8与1结合形似“木”字),其中,18军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化出了土木系的其他组成部分。
【三昌将军】
在国军中央军体系中,土木系占据关键位置,因此,在抗战时期,土木系必然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18军作为主要部队,曾先后管理过10支步兵师。在18军的历任领导者中,不乏国民党内的知名人物,如黄维、彭善、胡连等,他们都曾担任过该军的军长职务。
陈诚也有其不足之处。当他担任九战区指挥官时,面对日军的侵略,武昌、南昌、宜昌等重要城市相继沦陷其手。
陈诚及其麾下的第18军在抗日战争期间参与战斗的机会相对有限,大部分时间要么在进行训练,要么在调整整顿之中。
陈诚在军事指挥上并不擅长,因此他率领的第18军也未能取得显著的战斗成果。
三昌这一将军的称号,便是这样产生的。
【蒋介石独信陈诚】
尽管陈诚在军事指挥上有所欠缺,蒋介石对他的器重却是超乎寻常的。
他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中正的身边不能一日缺少辞修。
两人来自同一地区,蒋介石倾向于重用亲信,因此陈诚成为了他得力的助手。
另外,蒋介石的一位养女嫁给了陈诚,这样的联姻让两人的关系更加紧密。
建立信任后,蒋介石得以向陈诚授予权力。
在蒋介石尚未抵达台湾之际,陈诚已先行一步,携带国民党积累的财富抵达台湾,着手为蒋介石的到来做准备。他抵达后,便开始利用这些金银财宝,在台湾打下基础,确保蒋介石到来时一切顺利。陈诚的这一行动,无疑为蒋介石的台湾之行铺平了道路。
在台湾,陈诚的管理为蒋介石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当蒋介石抵达台湾后,陈诚毫无怨言地让出了手中的权力。
【陈诚的遗言】
陈诚多年致力于蒋氏家族的事务,最终在台湾迎来了生命的落幕。
察觉到身体状况欠佳的陈诚,已开始着手处理身后事宜。
3月3日,陈诚订立遗嘱,内容包含三条陈述,共计六十七个字。
当这三项内容被呈递至蒋介石面前时,他面露不悦,因为他认为陈诚理应理解他的期望。
然而,在陈诚的遗嘱中,并未提及任何有关反攻的内容,这一遗漏令蒋介石深感不悦。
大家都试图理解蒋先生的意图,于是纷纷建议陈诚的妻子谭祥做出调整。
谭祥的妻子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她坚决表示不会做出任何修改,即使意味着无法发布,她也坚持原样不变。
最终,经验丰富的老将做出了让步,决定按照陈诚的原稿内容进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