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华亭县普照寺的和尚惠明,平常好像神经失常一样,意识模糊,说话没有头绪。而信口谈人祸福,所说的多应验。因而人们都把他看成是“明颠”。
他从来不睡觉,通宵站立在堂前廊屋的门口,靠着柱子窃窃私语。仔细窥听他,大多在诵读经文,即使是严寒酷暑也不改变。每到集市,他总是牵着衣裙跳着脚,走路慌慌张张的。有时到某个店铺端坐,那么这个店铺这一天的买卖,获利一定超过平常好几倍。所以店铺主人都欢迎他来。
如果他去赴斋供得到布施,他就把它们全部散发给小孩。如果不是他自愿去的地方,即使强拉硬扯,他也不肯停留片刻。有时碰上有人戏弄侮辱他,向他投掷砖瓦石块他却丝毫也不会受到损伤。
他喜欢作偈颂,其中也有道理通达的地方,但是末尾处总是颠倒错乱,不能明白。他曾经遇到手影戏的人,他们请他作颂,他就拿笔写道:“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上来。”这一篇颂恐怕是最好的了
宋光宗绍熙三年,日本的船舶漂浮过海,距离华亭县已近,正赶上风浪非常大。这时只见一个和尚坐在地上,拾土块抛掷,风浪因此而平息了,船舶才得以靠岸。和尚又嘱咐他们说:“还应该暂时钉上船缆,停待第二天,才能前进。”船上的人遵照他的告诫,果然得到了有利的风向。
后来他们在路上见到这和尚,原来是明颠。便赶快下拜,随着他走进寺庙,想赠给他一份谢礼。一看他茫然不顾,没有接受的意思。客人不敢勉强,只好提着货物,把它们施舍给寺院,摆设了水陆供品而去。明颠和尚至今还活着。
【原文】
华亭县普照寺僧,惠明者,常若失志恍惚,语言无绪。而信口谈人祸福,一切多验。因目曰:“明颠。”
未尝睡眠,通夕立于廊庑门,倚柱嗫嚅。审听之,多诵经文,虽祁寒盛暑不变。每入市,唯曳裙跳足,行步张皇。
或诣店铺兀坐,则其肆是日交易必获利倍常。故皆喜其至。若赴斋供得衬施,尽散诸小儿。非其意所欲往,虽加苛挠亦不肯小驻。或遭值戏辱,报以瓦石飞投,略无少伤。
好作偈颂,间有达理处。其末辄颠错不可晓。尝遇手影戏者,人请之占颂,即把笔书云:“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上来。”此篇盖最佳者。
绍熙三年,日本国番舶泛海,距县境已近,值风波甚恶,见一僧就地拾土块扬掷,风为帖息,乃得般泊。又告之曰;“更宜且钉缆,停待次日,始可前进。”如其戒,果得便风。
后见之于道,乃明颠也。亟下拜,相随入寺,愿奉谢礼。顾之茫然,无领略意。客不敢强,但持货物,回施常住,设水陆供而去。明至今尚存。
选自(宋)洪迈《夷坚志卷》。
【简评】
明颠者,清醒之疯子也。颠其表,因为世间难容明智之人;明其实,因为世上确有明智之士。一明一颠,相反相成。此种形象,最为民间传说所津津乐道。
未完待续……
本系列是从浩繁的文献中精心选编出来的宗教小品故事。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