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再掀风暴:上汽、广汽纷纷入局,“华为系”还有竞争力吗?

小勇车讯 2025-02-15 23:10:01

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迎来巨震:上汽、广汽两大传统车企巨头相继宣布与华为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搭载鸿蒙智行的新品牌。随着“尚界”“GH项目”等新品牌浮出水面,华为的“造车朋友圈”已覆盖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上汽、广汽、长安等多家车企,形成“八界”雏形。在智能化与价格战的双重夹击下,在国内车企纷纷加入“华为系”后,搭载鸿蒙智行的车型能否延续竞争力?“华为系”能否重塑市场格局?

曾在2021年,时任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抛出“灵魂论”,认为与华为合作后上汽将“丢失灵魂”,因此拒绝与华为展开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合作。但是,近日上汽再次与华为携手,让传统车企的“灵魂论”终让步,华为模式有可能是拯救上汽转型的救命稻草。

上汽与华为合作的第五品牌“尚界”正式敲定,首款车型基于飞凡RC7改造,售价锁定17万-25万元区间,填补鸿蒙智行在中端市场的空白。新车核心将搭载华为ADS 3.0无图智驾、鸿蒙座舱4.0及端到端大模型技术,预计2025年四季度上市。这一合作被视为上汽“放弃灵魂”的转身——曾因“灵魂论”拒绝华为的上汽,在销量暴跌(2024年净利润骤降90%)后,选择以华为技术盘活飞凡品牌的“遗产”。

随着上汽加入“华为系”大家庭后,国内另一大传统车企广汽也相继加入,广汽与华为成立GH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计划联合开发全新架构车型。虽未明确纳入鸿蒙智行体系,但双方合作涵盖产品定义、营销策略及生态服务,试图以差异化模式突围。

目前华为分别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等国内车企形成了“四界”阵营,华为的智能驾驶(ADS 3.0)、智能座舱(HarmonyOS 4.0)、智能底盘等技术已成为鸿蒙智行的核心卖点。例如,问界M9凭借ADS 3.0连续10个月蝉联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冠,智驾总里程突破12亿公里。2025年,华为更计划通过OTA实现“月月开新车”,新增车位到车位智驾等80多项功能,持续提升用户粘性。

面对比亚迪“全民智驾”攻势,10万元级别车型也开始搭载智驾。鸿蒙智行选择“中高端向下渗透”。例如,“尚界”虽定位年轻化,但维持17万起的中高价位,既避免与低价车型直接竞争,又通过智能化溢价吸引品质敏感型消费者。

随着“尚界”的发布,鸿蒙智行将形成“多品牌矩阵覆盖全价位”的市场布局,首先高端市场以“问界”扛大旗,同时预计今年上市的尊界S800将向上抢占豪华车份额。问界M9(50万+)与尊界S800(100万-150万)持续抢占豪华车份额,2025年问界M8(35万-45万)将填补M7与M9之间的空白,进一步巩固高端市场优势。智界和尚界将成为主要的走量品牌,智界品牌(25万-40万)计划推出第三款车型,尚界则以17万-25万价格带主攻年轻群体。二者或将复制问界的爆款逻辑,通过“高配低价”策略争夺主流市场。

那么,问题来了!与华为合作的车企激增,华为血统的光环终将会褪去,差异化竞争难度也会加大。其实,目前发布的问界、智界和享界三个品牌中,也只有问界算是成功了,享界S9月销不足2000辆,智界S7销量波动,所以,从目前的市场表现看,并非所有“华为系”车型都能复制问界的成功。

2025年或成鸿蒙智行的关键之年:若“尚界”等新品牌成功打开市场,华为模式将验证其可复制性;若失败,则可能暴露过度依赖华为技术的风险。与此同时,比亚迪、长安、小鹏等对手的智能化提速,也让竞争愈发白热化。

“华为系”车企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中国汽车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跃迁的缩影。2025年,鸿蒙智行能否在“八界”并进中守住护城河?答案或许藏在两个关键词中:技术迭代的速度,与车企自我革新的决心。

你认为鸿蒙智行是否还能打造下一个“问界”,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