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成绩斐然背后的隐忧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得这么猛,那是不是就没什么问题了呢?这可不一定。现在这场全球的汽车工业大变革里,中国新能源汽车那是相当耀眼,特别是比亚迪,3月24日公布的2024年财报就像一颗重磅炸弹,被称为“史上最强财报”。这到底是真有那么厉害,还是徒有虚名呢?咱得好好唠唠。
你看啊,2024年的比亚迪全年营收7771亿元,同比增长近30%,净利润首破400亿元,同比大涨34%。在如今国内市场那可是相当内卷的情况下,这就好比在荆棘丛里还能长出娇艳的花朵一样不容易。这财报里有三点那可太值得说道说道了。
先说说这销量。比亚迪全年销量达到427万辆,涨幅超过40%,这在国内汽车市场稳稳当当坐上销冠宝座不说,还超过了韩国的现代起亚,一下子成了全球第四大汽车巨头。这就好比一个原本在小圈子里有点名气的人,突然在全国范围内都出名了。而且海外市场销量2024年是41万辆,涨幅超过70%,占总销量的9.7%。这海外市场就像是一片广阔的天地等着比亚迪去进一步开拓呢。今年比亚迪定的销量目标是550万辆,海外市场目标是80万辆,按照这势头,海外市场增速有望达到90%以上。今年1月比亚迪就卖了30万辆,海外市场就占了6.6万辆,占比都达到22%了,要是按照全年目标算,海外市场突破100万辆也不是没可能,这就像是一个人跑步,已经开始加速冲刺了。
再看看单车毛利率,比亚迪都上升到35%了,这成本控制能力就像一个人的省钱本事一样,越来越高了。为啥能有这么大的提升呢?除了销量规模增长这个“大胖小子”带来的好处,比亚迪那技术升级也是很厉害的。像“天神之眼”智驾系统,“超级e平台”,靠着自己的供应链体系和成本控制能力,新技术带来的成本就跟九牛一毛似的。这就好比一个人有了好帮手,干啥都顺溜,不仅打破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智驾格局,在高端市场也打开了新的销路,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宝藏的新大门。
还有啊,比亚迪员工逼近百万了,纳税额超过利润,这员工数量可是相当可观,比京东的员工还多,在国内这妥妥的就是第一大民营企业啊。97万员工里研发人员就有12万,在全球车企里那都是数一数二的。去年研发投入超过540亿,比同期利润402亿还多,纳税额也达到510亿元,多亏了这持续的研发投入,才有第五代DM、“天神之眼”智驾这些技术。从比亚迪就能看出来,国产新能源车企这“换道超车”可真是让以传统油车为主的合资及外资车企尝到了厉害,中国汽车工业就像是老树发新芽,也是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好例子。
但是呢,咱可不能光看着成绩就乐,国产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那问题也是像草丛里的虫子一样不少。
就说这盈利能力吧。比亚迪去年净利润402亿,再看吉利、长城的净利润都100多亿,理想汽车也有80亿,再加上塞力斯、长安、上汽、北汽、广汽等,这9家车企的净利润之和才刚刚超过900亿元。这还没算那些一直亏损的国产车企呢,有些新能源汽车从成立就一直在亏钱,就像一个一直漏水的桶,不把这个漏洞补上,早晚得出问题。对比一下日本丰田汽车2024财年的净利润达到2295亿人民币,几乎是中国车企利润总和的2倍。咱得老老实实承认差距,想要在利润上大幅提升,就得像爬山一样,一步一步来,提高销量规模和技术水平,在海外市场下功夫。
再说说这海外市场的事儿。中国车企大多在国内价格战打得不亦乐乎,技术上也互相比拼,这就像在一个小池塘里扑腾。可海外市场才是真正考验一家全球化车企的大海啊。人家在海外建汽车工厂,配套产业链,扩大销量的时候,咱们可不能还在这小池塘里悠然自得。
还有汽车工人的待遇问题。这都老生常谈了,可是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真得好好加把劲。你看看奔驰中国大面积裁员,人家被裁员工能拿到N + 9赔偿,如果未来2个月内没入职新企业,奔驰还再发2个月工资,相当于最高N + 11。咱得向人家学习学习,多关心关心员工的待遇。
咱中国新能源汽车确实取得了不少让人竖起大拇指的成绩,比亚迪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的财报成绩单那是很亮眼。可是呢,这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就像路上的石头,不搬开的话就会绊脚,必须得重视起来,好好改善提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