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财政警报拉响,泽连斯基承认军费枯竭倒计时

彦霞聊国际 2025-03-28 15:59:11

当全球目光聚焦俄罗斯经济“崩溃论”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时代》杂志的专访中投下震撼弹,这个深陷战争泥潭的国家,财政储备或将在2026年彻底见底。这场持续三年的消耗战,正以超乎外界想象的速度掏空乌克兰的国库,其经济崩塌危机已进入倒计时。

为应对俄军压力,乌军现役规模暴增至90万人,较战前激增三倍。这支庞大军队每日消耗的资金,连同阵亡士兵抚恤金、伤残军人安置费,将国防开支推至GDP的64%,较和平时期飙升十倍。据美国昆西研究所测算,即便2025年底停火,乌克兰仍将在次年陷入财政破产。

财政悬崖边缘,基辅的账本暴露致命结构缺陷。2025年预算显示,388亿美元外部借款占总支出的42.9%,而国内税收仅贡献57.1%。

更严峻的是,公共债务规模将在明年突破1980亿美元,占GDP的97%,偿债支出已超越医疗投入成为第二大财政黑洞。恶性循环正在加剧:13.4%的通胀率迫使央行将利率抬升至15.5%,这虽暂时稳住本币汇率,却使企业贷款成本飙升,经济活力持续萎缩。

拜登政府与G7敲定的500亿美元特别贷款中,美国承诺的200亿美元尚未完全到位,而特朗普重返白宫的可能性令后续援助充满变数。欧洲虽在近期追加50亿美元军援,但其内部反战声浪日益高涨,德国农民抗议挪用农业补贴援乌,法国工会反对削减养老金预算购武,民意基础逐渐瓦解。

与乌克兰的捉襟见肘形成鲜明对比,俄罗斯经济展现出意外韧性。尽管承受9%通胀率和21%基准利率,其财政赤字仅占GDP的1.7%,能源出口网络通过印度等“中转站”维持运转,去年GDP逆势增长4.1%至2.05万亿美元。莫斯科更借战争红利完成军工体系升级,炮弹月产量突破百万发,形成自给自足的战争经济模式。

为换取西方支持,基辅被迫将战略矿产开采权、黑海港口运营权打包议价,美国资本对扎波罗热核电站的觊觎更引发主权危机。此时乌克兰已丧失20%国土,顿巴斯煤矿、亚速海天然气田等资源富集区尽数易手,剩余领土的造血能力在战火中持续衰退。

当泽连斯基宣称“需要150万军队保障战后安全”时,经济学家看到的却是绝望算术:若维持现有军力,2026年必须削减410亿美元国防开支,这相当于当前军费预算的80%。战争经济学正将乌克兰推向两难绝境,继续作战加速财政崩溃,停火和谈面临主权割裂,而西方的支票簿,或许比俄罗斯的炮弹更早打完。

0 阅读:0

彦霞聊国际

简介:带你领略更大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