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事故后续:安徽省公安厅表态,高清摄像头或拍下关键细节

HongkongFilm 2025-04-10 12:49:33

上一周至今,安徽池州高速上一辆小米SU7事故引起了太多关注,这个话题有多少人在关注看看每个视频下的评论就知道了。

据可靠消息,安徽省公安厅已经介入调查本事件。事发路段的高清监控可能捕捉到了整个过程,这些画面将帮助我们了解事故的真实原因。

3月29日晚上,三名正备考的大学生驾车行驶在铜陵枞阳高速,本来这趟旅程应该挺愉快的,可谁也没想到她们的车在施工路段撞上障碍物后起火。

据网络消息证实,这段高速确实在施工,还设置了一些警示标志,比如3公里外的龙门架上挂着"前方施工"的牌子,2公里处还设了限速提示,要求路过司机从100公里逐步降到60公里。

但我发现个问题:变道处的警示太少。交管部门的数据显示车速当时有110码,老实说,这速度下人的反应真跟不上突发情况。事故后,那路段加装了新警示牌,上面写着"路况复杂,请勿使用智能辅助驾驶"。

这句话让我瞬间想到很多事情,笔者

一直关注智能驾驶技术,但现阶段它真的只能算辅助功能,不少厂商把它吹得天花乱坠,从而让消费者产生了错觉。

记得去年仙桃那起事故吗?那位车主开了所谓"自动驾驶"就开始打盹,等警报响才回过神来踩刹车,结果追尾引发连环相撞,最终交警认定这位车主全责。

说白了,再智能的系统也代替不了人的判断力。看到有人边开车边刷视频、双手离开方向盘,我真替他捏把汗。大家在路口等车的时候可以快速扫一眼,是不是你旁边车道的车主肯定有一个在打电话或者玩手机?

老实说,事故现场的照片让很多人震惊。照片上看,车身A柱变形不算严重,但整车几乎完全烧毁了。

小米此前有个令笔者印象深刻的宣传:雷军站在工厂楼顶,把涂了特殊涂层的西瓜扔下去,西瓜完好如初甚至还能弹跳,雷军还强调"连斧头都砍不开"。

这次事故的SU7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理论上500多度才会燃烧。但实际情况是车辆撞击后几秒内就被大火吞没。这说明什么?说明目前电动车电池安全设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理想情况是设计成模块化结构,出问题时能迅速隔离风险区域。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谁该为这场悲剧负责?司机操作失误、还是施工警示不足亦或是智能系统识别障碍物失败、电池防护不到位等等。或许都有吧,调查结果重要吗?对电车车主来说或许也就是个安慰,对于不相信电车技术的人来说估计也就是个普通新闻吧。

这起事故发生后有朋友问我还敢不敢买电动车,尤其是带智能驾驶的。现在看技术本身没问题,关键是我们怎么用,就象现在很火的AI一样,不少人都在担心人会失业什么的,说实话这都是杞人忧天,如今的智驾作为AI的一种应用说到底还是人是主要、AI是次要和辅助的阶段。

在当今智驾技术不完善时我们也需要更透明的技术宣传,更严格的安全标准,更清晰的道路警示。但最重要的是,无论开什么智能电车都要时刻承担起你驾驶人的身份,当你不放心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给一个机器人后,你才会慢慢重视起司机的责任。

现在我们都很期待调查结果早日公布,也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更希望这一事故能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安全的方向发展,让智驾技术越来越成熟。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