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称,白俄罗斯的总统卢卡申科在一次采访中对欧洲“重新武装”的计划表示怀疑,指出欧洲实现其目标的困难,原因在于这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卢卡申科说,与其把8000亿欧元花在军费上,不如选择一个公开、诚实、和平的政策。卢卡申科最后调侃冯德莱恩说,“她可能连真的手枪都没见过,就急着说要建立欧洲军队。”这句话说得真是轻描淡写,却带着强烈的讽刺,显然不怎么看得起冯德莱恩在军事上的举动。不过话说回来,冯德莱恩在当欧盟委员会主席之前,可是曾经干过德国国防部长的,还是德国第一位女防长呢,应该不会连手枪都没见过吧。
欧洲军这个想法,真心不太现实。各国之间的利益和立场差异太大了,一时半会儿还真难以达成一致。说实在的,就算冯德莱恩当过防长,见过几次手枪,欧洲军的问题还是没法靠她一个人搞定的。欧盟在军事防务那档子事儿,不是说有个防长就能搞定的。正如特朗普这位老兄所说,那些家伙早就习惯搭便车了。搭便车的原因其实跟冷战后欧洲的军力下滑有关系。那会儿,欧洲的军事实力比苏联到俄罗斯的衰落还严重。说到底,二战结束后的欧洲,经济和社会结构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大国;而冷战结束后,产业去工业化和空心化,更是让欧洲的力量大打折扣。说欧盟是一体化,其实就像是表面光鲜,里面却是散乱的棋子。东欧、南欧、北欧、西欧,各地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差别挺大,结果导致各国的政策方向、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有不少差距。欧洲真是没法独立解决俄乌冲突,抗衡俄罗斯也是难上加难,要想复兴再起,那更是举步维艰。
自治防务,听上去好像不错,但实际上并不太靠谱。这次特朗普又回归,短短一个月就让欧洲紧张得不轻,但并不能说明欧洲真的在防务上有了什么实质性的加强。他们真正害怕的不是俄罗斯的威胁,而是美国可能的离场。欧洲早就习惯在美国的核保护伞和安全体系下运作,假如华盛顿真的放手,让欧洲独立负责防务,欧盟内部肯定会立马出现新矛盾。谁来出钱?谁来派兵?谁来指挥?这些问题没有一个能得到掷地有声的答案。在美国的保护下,许多事情都不用担心,一切交给他们就好,美国说出钱就出钱,派兵就派兵,听他们的指挥就是了。如果去掉美国这个角色,谁能把这二十多个国家凝聚在一起呢?
各方面的挑战如今,欧洲开始思考在“后美国时代”和“后俄乌冲突时代”怎样保障自身安全,这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挑战,还有政治和经济上的困境。说实话,欧洲的军工体系可不是一个整体,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各有各的大腕儿,大家都在各自打拼,根本没有个统一战线。再加上,对外政策这块儿,欧洲国家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有些人亲美反俄,有些则是亲俄反美,结果呢,战略重点自是各自不同。所以说,即便砸下8000亿欧元,最后也可能被各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吃得一点不剩。卢卡申科的嘲讽虽说有些尖酸,却也不无道理。欧洲的领导人天天在口口声声说要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但连最基本的协调机制都搞不定,怎么可能真正建立一支能独立作战的欧洲军呢?最后砸出8000亿欧元,估计大部分得交给美国当保护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