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收评:指数微澜个股普涨,万亿成交下市场风格悄然分化

余汉波 2025-03-26 23:05:47

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A股市场呈现出典型的指数平淡、个股活跃的分化格局。主要股指表现波澜不惊,涨跌互现,但市场内部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并存,成交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显示市场交投情绪并未因指数的窄幅震荡而冷却。

一、 主要指数表现:窄幅震荡,大小盘风格分化

今日,代表权重蓝筹的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表现相对疲弱。上证指数开盘于3365.67点,全天在不足17点的空间内窄幅波动,最高触及3382.34点,最低下探至3365.67点,最终收盘报3368.7点,微跌1.28点,跌幅为0.04%。全天振幅仅为0.49%,显示多空双方在当前点位力量均衡,市场缺乏明确的方向性指引。成交量为4.285亿手,成交额达到4851.8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略有缩量,但仍处近期相对高位。

深证成指同样表现平平,开盘报10636.12点,收盘报10643.82点,微跌5.26点,跌幅为0.05%。全天振幅0.63%,走势与上证指数类似,均在平盘线附近反复争夺。成交量5.625亿手,成交额6691.20亿元,显示深市交投活跃度依然较高。

然而,创业板指表现稍弱,开盘报2143.12点,盘中一度尝试上攻至2157.78点,但午后震荡走低,最终收盘于2139.9点,下跌5.58点,跌幅为0.26%。振幅0.83%,显示其日内波动略大于主板。成交量1.842亿手,成交额3076.12亿元,创业板的换手率达到3.58%,在主要指数中最为活跃,反映出成长股板块内部的资金博弈依然激烈。

更为显著的分化体现在大盘股指与中小盘股指之间。上证50指数下跌0.54%,收报2677.31点;沪深300指数下跌0.33%,收报3919.36点。这两大核心蓝筹指数的跌幅明显大于上证和深证成指,表明今日市场的主要压力来自于权重板块。相反,代表中小盘的中证500指数微涨0.03%,收报5948.5点;中证1000指数表现更优,上涨0.38%,收报6334.91点,盘中振幅达到1.17%,显示中小市值股票整体表现更为活跃,吸引了更多资金关注。

这种“大弱小强”的格局,一方面可能与部分权重股在前期反弹后积累了一定的获利盘,面临整固压力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市场资金在当前环境下,可能更倾向于挖掘中小市值股票中的结构性机会,尤其是在政策扶持方向和新兴产业领域。

二、 市场广度与深度:个股普涨,赚钱效应尚可

尽管主要指数表现平淡甚至微跌,但个股层面的表现却相当积极。根据数据显示,今日A股市场上涨家数达到3548家,占比高达65.81%;下跌家数仅为1669家,占比30.96%;平盘家数为174家,占比3.23%。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市场整体的赚钱效应并不差,超过三分之二的股票实现了上涨。涨跌幅的平均值为0.89%,中位数为0.64%,也印证了市场内部的积极态势。

从涨跌幅区间分布来看,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涨停及涨幅超过10%的个股有68家,涨幅在7%-10%的有60家,5%-7%的有118家,3%-5%的有358家。合计来看,涨幅超过3%的个股达到604家,显示出较强的局部活跃度。

同时,绝大多数个股(2944家)集中在0%-3%的小幅上涨区间内。下跌方面,跌幅超过3%的个股数量相对较少,其中跌幅大于7%的仅有17家(-7%至-10%有11家,<-10%有6家)。这表明虽然指数承压,但市场并未出现恐慌性抛售,个股风险暴露相对可控。

(图示:市场涨跌家数及区间分布,直观反映了今日指数平淡背景下的个股普涨格局)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市场的中期趋势也保持了一定的韧性。近60日涨跌幅数据显示,上涨家数3240家(占比59.98%),下跌家数2143家(占比39.67%),平均涨幅8.41%。年初至今的数据更为乐观,上涨家数3766家(占比69.71%),下跌家数1607家(占比29.75%),平均涨幅达到11.309%。这些数据表明,尽管市场波动不断,但整体重心在过去几个月以及年初以来是逐步抬升的。

市盈率(动态)和市净率方面,绝大多数公司(分别为77.23%和99.59%)的数据为正,符合市场常态。市盈率动态中位数27.38倍,市净率中位数2.52倍,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但平均值被少数极高或极低数值(特别是亏损企业的负PE或极小盈利的高PE)拉高,标准差巨大,提示投资者在参考整体估值水平时,需更关注中位数和结构性差异。

三、 成交分析与市场情绪:万亿成交常态化,存量博弈特征延续

今日沪深两市总成交量为10.04亿股,总成交额达到1.18万亿元。这已经是市场连续多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万亿大关,显示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交投活跃。

高成交额配合指数的窄幅震荡,通常意味着市场内部正在发生积极的换手和资金调仓。一方面,部分资金可能在指数高位选择获利了结;另一方面,也有资金在积极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并入场布局。这种“存量博弈”的特征在大小盘风格分化、热点快速轮动的市场格局下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各指数的换手率来看,创业板指(3.58%)、中证1000(2.12%)、深证成指(2.4%)、中证500(1.22%)的换手率相对较高,而上证指数(0.9%)、沪深300(0.4%)、上证50(0.22%)的换手率则较低。这再次印证了市场交易重心向中小创板块倾斜的趋势。高换手率意味着更高的关注度和更快的筹码交换,既可能孕育机会,也伴随着更高的波动风险。

A股总市值达到100.94万亿,流通市值80.0万亿,体量庞大。当前A股总数量为5402家,停牌家数仅11家,市场整体保持了良好的交易连续性。

**四、 市场影响因素探讨

近期的市场表现,除了内部的技术结构和资金流向外,也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及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宏观经济层面:市场可能仍在消化近期发布的经济数据。例如,若早前公布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数据表现稳健或超预期,可能为市场提供基本面支撑,提振投资者信心。同时,对通胀水平(CPI、PPI)的关注也未曾减弱,温和的通胀有利于企业盈利改善,但过高或过低的通胀则可能引发政策收紧或需求疲软的担忧。央行的货币政策动向,如公开市场操作、MLF利率、关于降准降息的预期管理等,也时刻牵动着市场的资金面神经。

政策驱动效应:两会结束后,相关政策的细化落实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特别是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强调,持续利好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绿色发展等相关领域。今日中小盘股,尤其是中证1000指数的相对强势,可能就与市场对这些领域中潜在“小巨人”企业的挖掘有关。此外,关于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房地产政策优化调整、稳外贸稳外资等政策措施,也都会对市场情绪和相关板块表现产生影响。例如,若有新的提振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出台,可能刺激相关消费板块活跃。

国际市场环境: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走向,尤其是美联储的利率决策及其预期管理,对全球资本流动和风险偏好有着重要影响。近期若美元指数或美债收益率出现显著波动,可能通过汇率和外资流向传导至A股。地缘政治局势、国际贸易关系的变化、大宗商品价格(如原油、工业金属)的波动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外部变量。例如,近期国际油价的波动可能影响国内化工、航空等行业的成本和盈利预期。

市场情绪与预期:经过前期的反弹,市场积累了一定的涨幅,部分投资者可能产生畏高情绪和获利了结的需求,这可能是导致今日权重指数承压的原因之一。然而,万亿成交额和普涨的个股格局也表明,市场整体信心并未崩溃,仍有增量资金或存量资金在积极寻找结构性机会。市场对未来经济复苏的预期、对政策红利的期待,仍在支撑着市场的基本盘。

五、 陆股通资金流向观察

陆股通资金(北向资金)作为外资投资A股的重要渠道,其流向常被视为市场风向标之一。今日数据显示,沪股通标的中,上涨679家,下跌540家,持平79家;深股通标的中,上涨798家,下跌522家,持平55家。

尽管对应的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均微幅下跌,但沪股通和深股通标的内部均呈现涨多跌少的局面,这与A股整体市场(剔除非陆股通标的后)的涨跌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这可能表明,外资在今日的操作中,整体也并未出现大规模撤离,甚至可能在指数调整的过程中,仍在积极布局看好的个股,尤其是在深市中小创板块中可能更为积极。具体的净流入/流出数据更能精确反映外资的真实态度,但从涨跌家数看,外资情绪并未显著恶化。

六、 总结与展望

总而言之,2025年3月26日的A股市场呈现出指数窄幅震荡、内部结构分化的特点。权重蓝筹股表现疲弱,拖累主要指数微幅收跌,但中小盘股相对活跃,带动市场整体上涨家数远超下跌家数,赚钱效应尚可。万亿成交额的持续显示市场交投活跃,存量资金博弈和调仓换股的迹象明显。

展望后市,市场大概率将延续结构性行情。一方面,指数在前期反弹高位附近可能需要进一步的震荡整固,以消化获利盘和等待新的催化剂。宏观经济数据的验证、政策细节的落地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将是影响市场短期走向的关键变量。

另一方面,市场内部的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受益于政策支持、产业周期向上或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板块和个股,仍有望在震荡市中脱颖而出。特别是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绿色能源等方向,以及受益于经济复苏预期的部分顺周期行业,值得持续关注。

操作策略上,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乐观,不必因指数的短期滞涨而过度悲观,也不宜盲目追高。应更加注重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结合行业景气度、公司基本面和估值水平进行均衡配置。

同时,需密切关注成交量的变化和市场风格的轮动节奏,控制好仓位,灵活应对市场波动。未来几日,市场能否有效突破当前盘局,或选择方向性回调,成交量的变化以及领涨板块的持续性将是重要的观察信号。

0 阅读:0

余汉波

简介: 财经知识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