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
传统汽车的换代周期,短则五六年,长则七八年,不过,来到新能源智能时代,汽车虽然无法年年换代,却能做到年年大更新。除了前不久的问界新M7外,小鹏的G9,日前也推出了大幅调整的新款。
26.39到35.99万,2024款小鹏G9的售价区间相比老款大幅下调,同时也在多个层面进行了优化升级。今天我们就结合售价,看看出师不利的小鹏G9,如今是否具备了爆款的潜质。
2024款G9
降幅到底有多大?
价格下调,是新款小鹏G9最受关注的点。单从指导价来看,新款G9的价格门槛从老款的30.99万下调到了26.39万,降幅为4.6万元,但仔细对比会发现,情况没那么简单。
具体到各个配置,2022款G9总计有7个配置,后驱版包含3个570km续航和2个702km续航,四驱版有两个配置,价格门槛直接就达到了39.99万。
到了2024款,老款最入门的570 Plus版被砍掉,直接改为570 Pro入门,对比老款570 Pro 32.99万的价格,新款G9降价幅度实际上达到了6.6万元。与此同时,其余4款配置,相比老款同等配置的降价幅度,也都分别达到了6到6.6万元。
也就是说,新款G9表面上价格门槛只下调了4.6万,实际上同等配置的降价幅度,全部在6万元以上。那么在降价的同时,新款G9又有哪些优化升级?
表面升级不大
重在解决细节痛点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新款G9在设计层面的变化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功能配置也没有大幅的升级,新款车型调整的重点,在于老款车型暴露出的短板,尤其是车主抱怨最多的槽点。
新款G9新增灰色内饰
例如配色方面,新款G9增加了两个外观配色,和一个内饰配色,外观气质和座舱的氛围都有了不小的变化,对潜在客户的影响不可忽视。
老款G9从次低配开始才是真皮材质,新款则全系标配了Nappa真皮。中央扶手台升级了两个无线充电板,且全部带有通风散热功能;座椅加热原本只有坐垫加热,新款扩展到了靠背的位置。
新增的灰色内饰
除此之外,从28.99万的次低配开始,新款G9新增了电吸门的功能,应对老款车主对于“门难关”的吐槽。同时对于内饰材质反光、底盘操控响应、以及刹车脚感等细节问题,新款G9都作了优化。
不过在价格大幅下降的前提下,新款G9也根据现有车主的反馈,减掉了很多感知不强、或有些多余的功能配置,例如隐藏式的杯托改成了常规杯架,主驾驶的腿托被取消,迎宾灯、外后视镜的自动防炫目、后排的按摩以及副驾的老板键,这些实用性不强的配置,都被删除。
最后是老款车型配备的丹拿5D音乐座舱,在新款G9上改为了小鹏自研的Xopera 2.0小鹏音乐厅,具备杜比认证7.1.4全景声的标准,又进一步削减了成本。
至于动力参数、续航里程等硬件规格,新款G9相比老款并没有变化。
整体看下来,新款G9的升级幅度确实不大,部分配置还被砍掉,但是细节的调整优化确实很丰富。能看出小鹏真正把客户的反馈听进去了,这点比盲目的配置堆砌,实际上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大幅降价后
竞品都有谁?
小鹏G9定位是中大型SUV,也就是和蔚来ES7、理想L7同级。细看参数的话,G9将近3米的轴距确实达到了中大型的标准,但它的车身长度不足4.9米,比理想L7短一截,车宽也比蔚来ES6要窄不少,三围尺寸和ES6、腾势N7等中型SUV比较接近。
当然,和定位中型SUV的特斯拉Model Y相比,小鹏G9还是明显大一圈的。在当前的市场环节里,小鹏G9的尺寸基本介于标准的中型和中大型SUV之间。
老款G9价格区间在31-42万元,纯电领域的主要对手就是蔚来的ES6,如今新款G9价格大幅下调,和新势力阵营中的ES6、理想L7都拉开了距离,竞争环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意思的是,新款G9中4款配置的价格都是XX.99万,唯独入门版价格定了26.39万,相比其它配置多降了0.6万元,当我们对比特斯拉Model Y的售价,就知道小鹏如此定价的原因了,因为Modle Y入门版、也是销量主力版的价格,正是26.39万。
由此可以看出,新款G9的价格策略,就是直奔Model Y而来。此前我们提到小鹏G6是在产品层面对标Model Y,但在价格上避其锋芒,拉开了6万元左右的差距。而新款G9则是要以更大的尺寸、更高的配置,在相同价格区间里去和Model Y形成错位竞争。
和Model Y相比的话,新款G9在尺寸、空间、配置方面的优势就不用多说了。此外在智能车机、智能驾驶辅助层面,新款G9标配了城市驾驶辅助系统,语音人机交互中的分区识别、连续对话等功能,都比国内版本的Model Y要强大。并且,Model Y的高阶驾驶辅助需要额外选装才能实现。
G9在产品力层面唯一的短板,是双电机四驱版的门槛过高,35.99万顶配版之下全部都是单电机的后轮驱动。而Model Y长续航四驱版的门槛,只有29.99万。对动力性能和四驱有需求的消费者,可能会因此放弃小鹏G9。
而除了Model Y之外,来自其它品牌的竞争也不容忽视。例如腾势N7,虽然30.18万的价格门槛比小鹏G9高了不少,但腾势N7全系标配了四驱和91.3kWh的大电池,且绝大多数功能都实现了标配,来到30万以上价位,腾势N7的竞争力和性价比,并不比新款G9要低。
蔚来ES6、理想L7的情况也类似,虽然价格门槛高了不少,但都是全系标配四驱。尤其是理想L7,类似空气悬架、后排座椅的通风、按摩等配置,要比小鹏G9更加完善,且尺寸、空间都要再大一圈。蔚来ES6同等配置的价格确实贵出许多,但蔚来在服务、换电以及品牌声量上,相比如今的小鹏都更有优势。
综合来看,降价后的小鹏G9,产品力和性价比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仔细对比之后,大幅降价并没有让这款车在市场上形成“爆杀”的态势。来自当下竞品、以及未来潜在对手的压力,依然不算小。
降价后,能成爆款吗?
预测新款G9的潜力,我们先回顾下老款G9的问题。
小鹏G9最初上市,是在一年前的9月份,期间取得的最好成绩,是在去年12月实现了3979辆的上险量,但紧接着销量大减,从今年2月份开始,G9的上险量就没能超过1千辆。
新款G9的上市发布会上,小鹏对老款G9的失败进行了反思,引用了“顶级的智能、优秀的产品、失败的营销”这句消费者的评价。
平心而论,老款G9的产品力确实不差,中大型的尺寸,定了当时主流中型SUV的价格。机械素质没有短板,再加上车机、驾驶辅助技术的领先,在产品层面,老款G9基本挑不出什么明显问题。
不过产品力没问题,只是成就爆款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老款G9的真正问题,在于没有明显的标签,看不出这款车是想卖给谁、为哪类客户开发的。对比之下,理想的极致家用、蔚来的极致服务,都让潜在消费者很轻易就能将自己代入到用户群中。
而小鹏G9的出现,给人的感觉只是市场上多了一个纯电动SUV,它的产品力不弱,但它的优势别人(蔚来、理想)也都有。而别人突出的优势,在它身上却很模糊。来到30万以上价位,单靠常规的产品力,很难破局。
如今新款G9主攻区间放在30万以内,虽然相比老款变化不大,但新的价格体系直接对标Model Y,这就让新款G9有了“Model Y杀手”的潜在标签。考虑Model Y的消费者,不自觉就会把G9纳入到备选中。
如此一来,新款G9的销量大概率会有明显提升。但是如果以月销破万为标准的话,新款G9能否成为爆款,还很难说。
而深层次来讲,理想、蔚来从首款车型就确立了自己的品牌风格和产品特性,而小鹏迄今所有车型,并没有一贯性的理念。P7主打轿跑操控,P5就换成了空间家用,G9走大五座路线,G6就接近1比1地复刻Model Y,这种不连贯的路线,除了产品端难以形成合力,长远也不利于品牌的发展。
当然,从积极的角度讲,G6、新款G9上市后,小鹏将彻底摆脱月销不过万的销量困境,虽然对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的冲击受到挫折,但销量根基稳固后,才有长期发展的可能。我们现在见证的,或许正是小鹏品牌的转折点。
最后,大降价后的新款G9,大家觉得香吗?是否会考虑买一台呢?
G9把续航里程搞到650起步,用宁王的电池,这个价就完美了
小鹏终于把价格打下来了,不多说,直接约试驾了
个人觉得要说国产“智驾车皇”,那G9绝对的榜上有名
上述几款车至少在降15万
大众看上的好像就是G9
挺喜欢G9的外观,霸气大方,还好新款没有大改外观
这次该款升级都是实际能用得上的挺好
小鹏也太卷了吧,改款都这么卷嘛,太强了
毕竟是旗舰车,该有的先进技术都齐活了,新款也把实用性放在首位去优化
一款被营销耽误的宝藏车
啥都别说了,想买的人已经准备好钱包了
终于让我等到G9的改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