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末年到了清朝之间,事实上还夹着一个,不被正史所承认,但事实上他是曾经存续过的算是半个帝国,就是南明,很多人就在讨论从明朝到南明,同为半壁江山!为何南明无法成为南宋?我们知道南明,其实持续的时间也有将近20年了可是却没有办法像南宋一样,一口气活了一个半世纪,到底从明朝末年过渡到南明,发生了什么故事, 我们今天比较针对当中的一些结构性的问题来做探讨,南明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南宋。
南明开局号称最强备份 帝国80%的税收尚存 大军在线北宋靖康之难,金人攻破了开封,首都被攻陷,两个皇帝被俘虏,然后大量的皇族就被抓走了。
在明朝的状况也类似,李自成攻破了1644年农历3月19号,李自成攻破了的北京城之后,其实也没有多久,大概几十天的时间,多尔衮就带着满洲的大军又攻又入关,先接收了山海关吴三桂的投降,然后一路长驱直入。
在几场战役当中就取得了大胜,就是攻占了北京,李自成也只是一个历史的插曲,可以说是崇祯皇帝殉国自杀之后几十天的时间,北京的主人就换到了满清政府的手上,所以这个状况是很接近的。
都是首都沦陷,皇帝蒙尘,简单讲都是这样,实际上在当时的北京丢掉之后,当时各地明朝各地的大臣,就开始在往南撤退了。
所以当时大部分明朝的知识分子,或者说这些朝廷的大臣的看法,还是很有信心的,都认为虽然局面不好,但是局面尚未打坏。
甚至于当时还有不少明朝的大臣,心里面还有一点安慰,北方终于的战争结束了。长期以来,因为北方又有所谓的农民军起义,就是流寇之乱,又有满洲人的扣关,所以北方的状况一直很不好。
可是我们要注意一件事,当时的局势来讲,南明的状况其实比南宋还要好,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在北宋末年的时候,到宋徽宗的时候,当时淮河以南到长江北岸这一带,还发生过很多次各种的民变民乱,所以这个地方是有一些损耗的。
可是请注意明朝末年的流寇,所谓的农民军的造反,完全没有打到长江下游,也就是说帝国最重要的经济生产地带,是完整的。
这个说起来也是一个历史的契机,这个上天其实对南明还算是非常的眷顾,因为李自成跟张献忠分道扬镳之后,李自成专注在北方发展,往北京的方向打,张献忠,带着他这一支部队,并没有往长江流域去发展,他去了哪里,去了四川,大西政权就是张献忠所建立。
整个江淮地区还是非常完整,这个地方没有受到什么样的一个战乱,也就是说帝国的元气还在,这个地方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所以当时甚至有很多这个官僚乡绅们,他们都认为南宋南明的状况是很好的,起码跟南宋一样,再拖个150年没有问题,偏安在南方,因为当时大家都认为,有南宋的历史的典故,跨江自守。
帝国原先税收的百分之七八十都还在,而且明朝本身从明成祖之后,就是一个双首都的设计,他在南京留下了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就像一台电脑,皇帝就像是芯片,只要皇帝这一块芯片,插入到叫南明的的计算机里面,在南京芯片一插入,马上整个帝国就开始运作,所以完全是没有问题。
所以当时的官僚群体都很乐观,认为说南明保得住,应该算没有问题,我们从先天条件来看,是真的好像是没有问题,可是很不幸的,南明却短短十几年,这个局面就崩坏了,而且崩坏的速度非常快。
南明有两个非常大的结构性的弱点,造成他后来整个政权很快速的崩坏,第一个结构性的弱点是什么,第一个皇位的继承问题,皇统问题,这是个大问题。
靖康之难的时候,北宋朝廷是当时整个皇族,可以说是被女真人一网打尽了
全部抓走了各位一网打尽,包括徽钦二帝,还有他们的后宫佳丽,另外还有他们的皇子皇孙,三四千人全部被抓走。
宋徽宗只有一个儿子,本来是要到前线去议和的,结果金人翻脸,议和也不用了,他曾经一度被抓了,后来趁乱逃出,然后非常侥幸的逃到了南边,这就是康王赵构,南宋皇帝宋高宗。
我们这样听起来是很悲惨的事情,因为他家人都被抓,但这对南宋来讲却很幸运,因为他到了南方之后,成为一个无可争论的皇位继承人,他所有兄弟都不在了。
也因此南宋很快就形成了一个领导中心,当时在南方这些将领、地主乡绅这些人的支持,很快的一个新的领导中心就出现。
可是南明没有这个条件,因为明思宗崇祯皇帝,他所有的子嗣在李自成攻陷北京,没有任何一个逃出北京,这就非常的麻烦的。
南明的最大麻烦 谁来当皇帝?因为南明很快就要面对一个问题,那谁来继承皇位,这很重要。当时被认为说最有继承皇位资格有两个,一个就是明福王朱由崧就是弘光帝,另外还有一个是明潞王,如果以血缘来算的话,朱由崧是福王的儿子,福王是明神宗的次子,所以以辈分来看,他是崇祯皇帝的堂弟,所以以血缘辈份来看,他及位是正当性是最高的。
朱常淓相对而言血缘就比较远,要追到明世宗嘉靖那一代,所以他血缘比较远,但是据说在东南地区的诸王当中,以潞王最贤,潞王据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生活朴实简单,而且没有任何坏习惯。
这马上就引起了明朝的党争,就是到底要立谁,当年明朝有一个历史战争国本之争,什么是国本之争,就是当年,这一位福王朱由崧父亲老福王,曾经差一点点夺嫡成功,万历皇帝明神宗本来要立老福王,有意立老福王为这个太子的,最后在朝中大臣的反对之下,这也是到有人认为这也是造成,明神州万历皇帝怠政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的皇权被官僚群体的所谓的相权给抑制住了,所以他非常生气,干脆用怠政来做一个无言的抗议。
当时的以东林为首的东林,其实讲白了,就是长江下游地区的官僚士绅集团,他们就非常反对让福王即位,其中代表性人物就是史可法
史可法是明朝末年南明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大臣,他说,福王有七不可立,说他的贪淫,酗酒不孝,虐下无知专横。
反正所有一切你想到最坏的习惯,他通通都有,但实际上我们到底他是不是这样
,还是这是需要讨论的,总之就是东林担心,这位小福王要是有一天即位,但有可能一方面他们会失势,二方面有可能会清算,算过去他爸那一代的老帐。
另外一派的两个重要大臣就是马世英跟阮大铖,他们俩就是很典型的反东林,阮大铖是河北直隶人,马世英是贵州人,他们两个人过去是支持太监魏忠贤,讲白了就是所谓阉党的后人,阉党人士,阉党不是太监。
阉党就是跟太监跟魏忠贤比较好的一群,依附太监的人叫阉党,太监本身叫阉宦,阉宦,这些人过去在东林当家的时候,从崇祯朝的时候被排斥,他们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说,这些人他们在在出身上,完全都跟这些长江下游的地主,乡绅集团东林这些人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但是这一次阉党占了上风,他们得到了当时在江淮地区据守的四个将领,黄得功、高杰等人的支持,得到这些将领支持,就抓到了军权。
马世英跟阮大铖很成功,拥立了这个福王在南京即位,确立了朝廷。福王是整个南明时代的一个关键,弘光朝廷的部队有40万大军,满洲八旗大军只有6万多,李自成被击溃,张献忠在四川,所以当时整个江淮地区没有强敌,如果弘光朝廷能够在南京立稳脚跟的话。偏安150年绝对是有可能的。
党政从未间断但是福王在位一年多始终争议争论不断,因为他在南京即位,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他就是小福王,他的出现是在一片战乱当中,他的手上拿着福王的印信,然后自己说他是福王,大家也就说你就是福王,但是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他是福王。
当年宋高宗逃到南方去,还有很多从开封逃出来的大臣,可以证明就是康王。那时候没有档案照片,没有办法证明他就是福王,而且他在外面流浪了快三年,因为当年李自成他们曾经攻破杀了他全家,小福王侥幸逃脱。所以其实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坦白说没有人能证明他是福王。
在南京朝廷还有另外一个精彩故事,真假太子案,明思宗的太子。崇祯帝太子据说独自走到了南京城,然后跟大家说我才是太子,惊动朝野。因为太子如果在的话,那就会发生一个大问题,谁来当皇帝?然后有老太监看到他马上痛哭流涕,说是他,就是他,结果搞了半天验了半天,又发现好像不是他,到底是不是,最终闹剧收场,其实都是整个明朝党争延续下来的问题。
大家都不喜欢福王这一支,后来多尔衮跟多铎的军队,八旗的军队开始南下到苏北的时候,在淮河南北驻守的所谓的四大将什么黄得功,高杰,刘良佐这些人四大将,二三十万的部队几乎没有什么打,就像满清投降,整个淮淮河南北的防线崩溃。
虽然这个史可法以兵部尚书大学士之尊坐镇扬州,照道理讲这个仗应该是有的打的,可这4个人跟东林不合,这4个人是马世英跟阮大铖扶持起来的,那世英跟阮大铖又在南京朝廷命,天天想把史可法干掉,想把这些东林的人干掉,所以就形成一个连环套,你害我我害你整个,整个朝廷内部变成一个,一个相杀相害的这样的一个结构,所以导致他整个力量就发挥不出来,满清的军队一到了淮北,明朝的守军就大量的投降,整个军事完全崩溃,福王朝廷也随即崩溃。
继承问题延续了南明朝廷整个18年,除了在最后的六七年之外,始终内战不断,等到弘光朝崩溃之后。
南明围绕继承权的问题就分成三大系统,鲁王系唐王系跟桂王系,各有不同的官僚体系在支持,譬如说在浙江的鲁王,在福建的唐王,在广东的桂王,他们彼此之间这三个系统,彼此之间不但不互相合作,而且还互相攻伐。
所以几乎南明的力量,完全都消耗在内战之中,这个情况在南宋是完全没有的,你看南宋时候,江南的地主乡绅的代表像秦桧,无论如何不管他的主张是什么,他还是忠于宋高宗的。
岳飞,韩世忠,刘琦,张浚这些北方军人也一样,无论他们跟南方,的这些地主乡绅阶级有什么样的一个争夺,他们永远不敢对宋高宗不忠,这种关键就像岳飞会被召回一样,当时岳飞其实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你根本他不理军令。
按照岳飞当时的状况,他甚至粮草都是自筹,根本就可以算是半独立的状态,但是他还是回去了,因为这个忠臣。
所以宋高宗是一个非常高明的皇地,他一手拿江南地主乡绅的钱给这些北方军人去打仗,保住我的半壁江山,另外一手,他又拱这些地主乡绅的力量,去压制这些北方军人,当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你愿意听话我就解除你的兵权杀鸡儆猴。
但南明,最后就完全毁在内耗当中。
南明什么时候才开始有了战争的高潮,是要到桂王的晚期,南明的最后七八年的时间,当时鲁王跟唐王,在内战以及满清政府的双重打击之下毁灭了。
终于只剩下一个桂王了,没有王可以拥立,没有更亲的王可以拥立了,宗律是这样,明朝的不成文规定是,一字王压过二字王压过三字王,只有一个字的王是最身份最高,一字王在南方剩下一个代表就只有桂王,最后桂王在广东,还跟清朝好好打了一段时间,曾经一度还恢复了半壁江山。
历史的讽刺!明朝续命竟靠「流寇」加「倭寇」!南明的高光时刻,有点讽刺,譬如说在陆地上作战最强大的是李定国。
李定国事实上他是流寇的将领,这个实在是这是很尴尬的,到了桂王后期,明朝又有了一番回光返照,其他的几个系统,唐王系统,鲁王系统差不多都被消灭了,到了桂王在广东,反而定于一尊了。
二方面是,当时在四川的张献忠的势力虽然被消灭,但他残余部队相当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一位李定国。
李定国后来到了他投效他这个桂王朝廷,他跟郑成功一样被封为王,另外还结合了其他的地方反抗势力,像是何腾蛟,金生元。
另外在海上还有郑成功的海上势力,在东南沿海带呼应,所以当时整个南明朝廷大概还有十几二十万的军队,而且海陆军都有,算起来是一时之间是中兴有望。
但你可以说讽刺也对,这个时候在大陆上,反而抗清实力最强的是前流寇的残余部队李定国,据说李定国还是张献忠的养子。
郑家当年也是海盗出身,这些人硬是帮明朝廷续了最后的这一口气。但是最后还是毁灭了,所以南明他有这两个没有办法克服的结构性弱点,导致他的力量毁于内耗,最后他没有办法实现像南宋一样可以偏安150年。
南明那种傀儡政权怎么能扛得住,推举上去的,就是个吉祥物。南宋起码是赵构维持起来的,虽然赵构怂了点,毕竟是掌控着军队 有话语权,能和江南豪族掰手腕,但以南宋建都称帝后的表现,赵构掌控力不足,被掣肘居多,魄力也不足,最重要的是无子嗣,皇帝无子嗣很严重,对皇权及延续有摆烂嫌疑,看看朱祁钰就是例子,他能杀他哥都放弃了,就因为无子。
这就说明徽宗对老百姓并不差!老百姓才这么为了大宋用命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