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社会如何为你搭桥铺路?

打点酱油 2025-03-11 17:27:12

这年头,象牙塔里的学子们总有一天要走出那扇知识的大门,踏入纷繁复杂的社会。社会啊,你该如何温柔以待这些满怀憧憬又略带迷茫的年轻人,帮他们稳稳地迈出人生那关键的一步呢?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可没少为这事儿“支招”。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里头,明明白白写着要给高校毕业生这些青年才俊拓宽就业创业的渠道,还得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让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再扩大点。这不,就是为了让年轻人心里头有点底儿嘛。

说到年轻人,不得不提那位媒体界的“老炮儿”——白岩松。人家可是连任了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去年刚卸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这担子。15年前,他就盯上了这一代年轻人,各种场合为他们发声,呼吁社会多给点儿理解和关爱。他说啊,新闻媒体人的视角跟政协委员那是一样一样的,都在盯着时代的变化,琢磨着未来的进步,都有着沉甸甸的社会职责,一块儿把未来往好处整。

今年两会,白岩松首要关注的就是年轻人,特别是就业这事儿。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啊,简直就是“弱势群体”,建议社会得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个税起征点从5000元提到12000元咋样?还得保障那些灵活就业的小年轻们社保别断了线,让他们别老为60岁以后的事儿操心。还有啊,给企业招人的补贴直接给年轻人咋样?白岩松说了:“这事儿啊,咱们得有勇气干,努努力,也就10到12年的事儿。”

有人可能会说,这想法是不是有点儿笼统啊?白岩松可不这么认为。他说啊,你仔细算算投入产出比,这事儿能成的可能性大了去了。要是咱们能出台第一个对年轻人友善的政策,嘿,这群小家伙的感受立马就不一样了。现在啊,就得来个示范性政策,让大家伙儿看看!

说起来,白岩松自己年轻时求职也遇到过挫折。他是内蒙古的娃,毕业那会儿实行的是“不包分配、双向选择”。这对当时的毕业生来说,那可是个大冲击。不过呢,白岩松心里头其实还挺乐意不包分配的。他觉得去中央电视台竞争太激烈了,不如去国际电台实习,留下的可能性还大点。于是啊,他就每天凌晨5点起床,乘坐广播学院的班车到广电部门口打水、擦地、睡觉,再吃早餐。这么一来二去的,国际台还真就认可他了,留下他当了中文编辑。可谁能想到呢,毕业那年3月份,国际台政策调整,不留中文编辑了。白岩松那叫一个郁闷啊,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没办法,他只能买张火车票准备南下去广州,寻找新的生活。结果啊,车票都买好了,系里突然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事处的电话,问有没有没来实习的学生。就这么着,白岩松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老师聊了俩小时,就留下了。

白岩松说啊,他非常理解找工作过程中的“苦”。好消息坏消息来回折腾,今天天堂明天地狱的,对每一个青春都不容易。特别是找工作这事儿,更是难上加难。他还说,“公平”对于年轻人来说太重要了。他当年走上就业岗位时非常感恩的就是收获了公平。他希望今天的年轻人也能获得与公平相关的一切环境。

说起来啊,现在的年轻人老是把“内卷”和“躺平”挂在嘴边。白岩松说了,他十几年前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他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心里有怨气的原因是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不像他们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是社会的强势群体。当年他们兜里什么都没有,但他们有明天。现在的年轻人呢?学历虽然高,但在家里的地位并不高,收入也没父母高,并不是家庭命运的改变者。所以啊,社会啊,你得好好想想怎么给年轻人搭个桥铺个路让他们走得顺畅点儿!

说到这儿啊,我就想问问大伙儿了:你觉得社会应该怎么对待年轻人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迈出人生的关键一步呢?欢迎留言讨论啊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