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督导曾说过: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并不是拥有头衔或是资格认证,而是人本身的改变,即存在的质量。
在生活中,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将无法改变的现实、无法理清的头绪归结为“命运”,仿佛那些无法抗拒的外在世界都是命运的安排。其实,任何解释不清的事都交给“命”,这是很荒唐的。
你,才是一切的根源。外在的命运是通过自身内在所决定的,尤其是我们大脑中的潜意识层面的想象。内在想象,包括意识和潜意识。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我们一生的际遇,除了外部条件影响之外,更多的是由我们的内在意识去选择和创造的结果。比如,我们身边的朋友,那些将“你认为呢?你怎么想?”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更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人际关系也相对融洽;而经常说“这件事情你能帮我吗?”的人对自己的实力缺乏自信;有的人则是经常说“行不行啊?”、“可不可以?”,这类人普遍更耿直、单纯。看样子,一个人的口头禅与其命运似乎密切相关。这里所说的“口头禅”,在心理学中,通常被称之为“潜意识”。
心理学家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我们日常的思想、行为和决策这些“有意识”的念头,只占5%,其余95%都是隐藏在水面下的意识。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我们的潜意识决定的。潜意识与信念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你必须学习聆听心灵地下室里野狗的狂吠之声才会变得更加智慧。”如果你身边的朋友在短时间内,把一句话说了三遍以上,这句话很可能与他的命运有关,而他自己并不知道,这句话正受其潜意识指引。
有一部分人总是习惯说,“我不知道,我真不知道。”他们会有一种被入侵的感觉,因此用这样的话来抵挡这种入侵,而且逐渐学会了拒绝别人。长期下来,“我不知道”将成为他结束与别人沟通最为有效的武器,也会让旁人感觉他为人冷漠,缺乏热情。这样类似的“口头禅”最终会演变成一堵墙,切断他与外界交流和探索的联系,人际关系上也不友好,愿意同他做朋友的人也会越来越少。因此,由此可见,人们的潜意识和意识其实是一个整体,如同一座冰山,意识露出水面,潜意识深入心底。而心理学则是将我们水下的部分一点点显现,扩大成为生活中认识觉知的范围,观察潜意识的部分,指引我们去做更好的选择和掌握自己的人生。皮格马利翁效应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都通过一双“看不见的手”使自己的行为促成利益增进的非个人意图的后果。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指出,人们对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简而言之,就是你期望什么,便会得到什么,你所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内心一直充满强烈的期待,相信事情将会顺利进行,那么,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若是你相信事情的完成过程中会不断地受阻,这些阻力便会产生。在面对重大考试时,部分同学常常陷入“自证语言”的负效应中,不断心理暗示降低自我效能感,诱发考试前的期待性恐惧,最终在考场上因过度焦虑而发挥失常。对于“自证预言”,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曾解释道,
“这是在有目的的情境中(如求学),个体对自己(或旁人对自己)所预期者,常在自己以后行为结果中应验。”也就表明,你希望是什么,你就可能得到什么。
而一个人一旦形成了这种期待,便会在无形之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并且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直到信念成为现实。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经常将“这件事情真让我痛苦”挂在嘴边,那么,无论是在工作学习中,还是与朋友聚会中,这句话变成你的口头禅,成为你自我思维的一部分,也会影响着你的生活。你自己,是一切的根源,你常说的话,也会成为生命的预言。内心的想象如同一面镜子,会被如实的映射进你的生活,改变着你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