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反贪第一人”,扳倒多名贪官,一生清廉,子女皆国家栋梁

科技舍 2024-12-13 15:58:36

李克才一个响彻新中国反腐史的名字,1917年,他出生在河北唐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谁曾想,这个贫苦的农家子弟,日后竟成为新中国“反贪第一”人?

李克才的童年是在硝烟战火中度过的,彼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迫切渴望一个强大、独立、富强的新中国。

年少的李克才,也怀揣着这样的理想和抱负,1937年,李克才只有20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

他没有选择安逸,而是毅然投身革命洪流,在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他和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一起,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赞歌。

年轻时的李克才

革命的道路充满荆棘,但李克才从未退缩,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在革命队伍中他脱颖而出,展现了非凡的才能和胆识。

仅仅十年时间,年仅30岁的李克才,就已经是冀东军区的专署专员成为一方之主。

地位并没有迷惑李克才的双眼,相反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

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不以权谋私,即便是在物资匮乏的革命年代,他也从未多占一针一线。

就是这样一位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好干部,在新中国成立后,又谱写了怎样的反腐史诗呢?

李克才

“天字第一号”特大贪腐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国上下百废待兴。李克才被调任天津专署副专员,与时任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专署专员张子善共事。

起初,李克才对这两位有过革命功绩的领导十分敬重,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工作中,他渐渐发现了刘、张二人的贪腐线索。

刘青山和张子善仿佛变了个人,他们大肆挥霍公款大搞特权,甚至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克才感到十分震惊和愤慨,他多次找刘、张二人谈话,苦口婆心地劝诫他们要守党纪廉洁自律。

刘青山、张子善

但刘青山和张子善非但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甚至想拉李克才下水。

李克才深知如果任由刘、张二人继续贪腐下去,不仅会败坏党的形象,更会损害人民的利益。

他知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责无旁贷,必须挺身而出,揭发他们的罪行。但这谈何容易?

刘青山和张子善是手握重权的太上皇,而李克才不过是个副职,

面对权势李克才没有退缩,他决定以一己之力,与贪腐势力斗争到底。

为了收集证据,李克才开始暗中调查刘、张二人的违纪违法行为,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克才终于掌握了大量确凿的证据。

1951年11月,中共河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在保定召开,李克才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举报时机。

会议期间,面对800多名代表,李克站了出来,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会场上空。

他揭发了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以及专署专员张子善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声音一出全场哗然。

随后李克才拿出了刘、张二人贪污受贿的种种证据,将其罪行公之于众,刘青山因出国考察未在场,而张子善此时正坐在台下,一脸震惊和慌乱。

李克才的举报,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在党内激起了轩然大波。

很快刘青山、张子善被逮捕归案受到审判,1952年2月,刘青山、张子善被执行死刑,他们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被处决的第一批贪污分子。

“刘青山、张子善案”的成功揭发,是新中国反腐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向全党全社会表明,不论职位多高、功劳多大,只要是贪污腐败分子,都逃脱不了党纪国法的制裁。

这其中李克才功不可没,他不畏强权,勇于揭发,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岁月流转,李克才从一名意气风发的青年步入古稀之年。

1990年,他从河北省顾委常委的位置上退下,开始了退休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此远离反腐事业,相反,他那颗炽热的反腐之心从未冷却。

坚持反腐

退休三年后,一则消息传入李克才的耳朵,令他大为震惊。

他得知原沧州地委书记平易杰,竟然在任期间大肆贪污,甚至在离任时,还公然将公家物品装上卡车带走。

平易杰的贪腐行径,令沧州的干部群众愤慨不已,几位正直的干部找到已退休多年的李克才,希望他能出面举报平易杰。

李克才听后义愤填膺,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提笔写下了举报信,直指平易杰的贪腐罪行。

这封举报信,很快送到了中央纪委的案头,就这样,堂堂一个省高院院长,因为李克才的举报而落马。

有人或许会问,李克才都已退休多年,为何还要出面举报?他这样做,值得吗?对李克才而言,答案是肯定的。

在他看来反腐不分职位高低,不分是否退休,更不分私交情谊,只要是贪污腐败分子,他都会毫不留情地揭发。

这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事实上,李克才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

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从不接受他人的馈赠,即便是子女,他也从未为其谋求过任何特权。

那么,这位“新中国反贪第一人”,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呢?他的家风,又有何特点?

子女成才

俗话说,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自己还要看他的子女,子女的成长和为人,往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家教和品行。

李克才这位新中国反贪第一人,不仅自己一身正气,而且教子有方,子女皆成栋梁。

李克才对子女的教育,可谓是严之又严,他常常告诫子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子女,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有丝毫的特权思想。

在李克才看来,特权就是腐败的温床,他要求子女,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靠自己的真本事,而不是依靠自己这个父亲。

李克才的子女,从小就耳濡目染,深受父亲的影响,他们没有因为父亲的权力而骄纵,反而更加谦逊、朴实。

他们深知自己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学校里他们刻苦学习,在工作中,他们兢兢业业从不偷奸耍滑。

在李克才的教育下,他的子女个个成才,他们虽然没有显赫的官位,但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栋梁之才。

在李克才的五个子女中,职务最高的也不过是一个科长,但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

李克才教子有方,子女皆成栋梁,这本身就是他清正廉洁的最好证明,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和高尚品德。

这种品德不仅影响了他的子女,也感染了更多的人。

2001年6月30日,李克才因病逝世,享年84岁,当人们走进他的家中时,看到的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场景。

房间里简朴得几乎一无所有,没有值钱的家具,没有昂贵的装饰,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李克才这位曾经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就这样清贫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他的一生是为民除害的一生,从刘青山、张子善、到平易杰,再到更多的贪官污吏,他一次次挥舞着反腐利剑,将他们绳之以法。

他就像当代包青天,无惧无畏铁面无私,守护着党的肌体守护着人民的利益。

李克才的一生,也是励精图治的一生。他不仅惩治了腐败分子,也始终注重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

他深知反腐不能仅仅依靠一时一人之力,更需要健全的制度作保障,因此,他殚精竭虑,为党的廉政建设呕心沥血。

如今,李克才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什么是人民公仆的责任和担当。

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