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质交换操作仍在展开,乌克兰展现不寻常的妥协姿态,普京可能即将实现其意图,泽连斯基是否将采取领土交换以求得持久和平?
伴随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的不断施压,乌克兰在协商条款方面似乎呈现了“让步”。于2月5日的报道中,俄罗斯媒体揭示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言论,其指出因西方盟友支援力度不足,导致乌克兰军队难以夺回全部失地。为此,基辅政府已着手规划停止直接军事冲突,转而寻求外交解决方案。现今,俄罗斯军队已掌控乌克兰大约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若泽连斯基的表态属实,那么,普京总统将获取辽阔版图,其战略规划已达成五成。然而,泽连斯基的实际动机并非如此。
当前战况已演变至拉锯阶段,依据俄军通报,于二月五日,乌军遭受重大损失,包括数十辆车辆、装甲运兵车与火炮装备被摧毁;伴随俄军空袭的加剧,乌克兰的电力供应危机亦日益紧迫。针对泽连斯基迫切寻求西方盟友的远程武器及防空装备以支援其防御战线的行动,特朗普突然叫停了为期三个月的对外援助举措。在此背景下,乌克兰方面展现出愿意让步的姿态,并非单纯的要求,而是可能对西方国家发出了某种“最后通牒”。
近期,泽连斯基向欧盟发出了呼吁,请求欧盟提升防务开支,并敦促美国持续对乌克兰提供援助。同时,北约秘书长吕特也多次公开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并努力说服成员国给予乌克兰更多支持。然而,尽管欧洲国家表达了立场,实际行动却相对有限,乌克兰依然面临武器短缺的问题,在俄罗斯持续的攻势下,泽连斯基显得愈发焦虑。乌克兰提出的“领土换和平”构想并非首次亮相,先前泽连斯基就曾表露过意愿,即若北约能给予安全保障,乌方可通过外交途径收复失地。这意谓着,短期内乌克兰可能选择搁置已丧失的领土,但前提是要加入北约或确保得到北约实质性的防卫支援。然而,这一提议显然遭到了俄罗斯的拒绝。
若乌克兰军队遭遇挫败或向普京让步,北约的信誉将严重受损,而欧洲对于区域安全的焦虑势必激增。而特朗普政权秉持着以美国为中心的孤立主义策略,在战事期间的可靠性堪忧,甚至可能趁机对欧洲施压,促使乌克兰持续对抗,或是以对各方相对有利的方式了结争端,这与北约及欧洲的整体利益相契合。若解读泽伦斯基之举为“挑衅美国”,则更宜视之为“威吓欧洲”。为增其说服力,近期俄乌双方已达成协议,依据年前的会谈议程,完成了150名战犯的互换。假使美欧对此仍置若罔闻,乌克兰若意欲罢兵,恐怕亦难以如愿。
泽连斯基所期盼的支持项目繁多,包括远程导弹、战斗机、防空设施乃至核武器等均在其需求列表内,而乌克兰最具战略价值的资产无疑是库尔斯克。近时,乌克兰部队在库尔斯克地区实施了迅猛的反击行动,但随后遭受俄罗斯军队的挫败。当前,美国正力促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对话与和解,而泽连斯基则寻求西方国家提供更为坚定的支持,其内部似乎存在策划再次对库尔斯克发动进攻的可能性。对于普京来说,东部四个地区的“全民公投”合并成为俄罗斯,在法律意义上无法纳入讨论范畴,与克里米亚情况相同,除非从乌克兰撤军、放弃核威胁,俄罗斯可用的策略选择不多。然而,正是由于掌握核武器这一关键优势,北约才有所顾忌,不敢直接介入。或许泽连斯基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寻求西方提供核武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