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15日起,始播于1942年的“美国之音”,便开始停止更新了。
在特朗普政府新设的“政府效率部”之“名誉部长”、亿万首富马斯克的带领下,“美国之音”约1300名员工亦被强制休假;同时,成立于1996年的“自由亚洲电台”,资金也一同被冻结。
这两大被中国视为“反华敌台”的美国舆论平台,没想到是在我们未费一枪一弹之下,他们自己主动走向了倒掉,咱们是不是要高呼一句“岂不快哉、快哉”?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发展与深入,关于“敌台”的禁忌,似乎慢慢有脱敏之势。
开始不断走向世界的中国,各种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已基本上能与全世界同频共振了;而冷战产物的“敌台”之功效,似乎已大打了折扣,也不太被我们视作“洪水猛兽”了。
《环球时报》在一篇社评中,如此嘲讽“美国之音”的倒掉:
“被本国政府嫌弃得就像一块脏抹布”;文章中又指美国之音是“劣迹斑斑”,其在中国的一些话题上,“几乎每一个荒谬恶毒的涉华谎言,都少不了美国之音的原创贡献”。
其实,本质上而言,关键和主要还是在于我们自身的开放、强大与自信,令这些境外“敌台”的蛊惑、抹黑,已难产生多大效果了。
早在二战之后,因美、西方与苏联两大集团“冷战”局面的形成,当时最为流行的信息传播方式——播音电台,就成了其中互相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
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先后在意识形态对立之国家的周边地区,总共设置了数十座广播电台、发射台及转播台。
这其中,有名的除了国人熟知的“美国之音”,还有英国的BBC、 德国的“德国之声”;以及“自由欧洲”电台等。
这一当年被认为是“永不消逝的电波”之舆论战,现在随着电视、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出现,都慢慢地走向了衰落与消亡,这也是其必然的历史命运之走向。
而自从“不走寻常路”和“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再次上台后,这位并非把意识形态总是放在首位的总统,开始了对于这些传统舆论战工具的“大清洗”。
美国政府效率部幕后操盘手的马斯克,就曾指名道姓公开批评了“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等美国传统外宣媒体,称其为“激进左派疯子自说自话”,要将每年烧掉纳税人10亿美元的此类机构一刀砍下。
3月14日,特朗普签署总统令,要求大幅削减美国全球媒体署——USAGM的预算,像美国之音等多家外宣媒体的经费都给撤销了。
其实,舆论宣传武器的重要性与强大能量,不光是“敌台”所在的西方国家知晓,咱们同样也是不遑多让吧?
像我们的“中国之声”——仅从名称上看,也大有与“美国之音”“德国之声”们叫板的意思吧?
关于我们自己外宣中的一些做法,感觉还是有一些需要改进与提升的地方:
比如,过于生硬、粗糙的“宣传味”不要太浓,目的性也不要太直接和太强;应多些接地气、人情味的东西,将理念及宣传目的,蕴含于无形中,起到“春风化雨润无声”的效果才是最佳!
当然,笔者最为反对的,是那类“双赢,就是中国赢两次”;“我们早已是清场式遥遥领先”式的浮夸、吹牛式宣传话术,这样只会令外人耻笑了去。
相反,实事求是的原则,才是我们在宣传中,最应坚守的准则与底线——如此“说好中国故事”,才能真正起到宣传效果、达到宣传目的!
事实上,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传统信息、舆论工具的式微,也是一种必然趋势;这时候,就要真正让新型的舆论工具、网络平台走出去,令其遍布全世界,这要比生硬的传统宣传模式强大千万倍!
比如,源于中国的Tiktok,如今竟能“深入敌后”,成为美国最大的视频社交媒体平台,这在过往的年代,绝对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事情。
当然,美国人同样也会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会极限打压Tiktok,此前就差点遭其封禁了,现在,也处于延期“凌迟”的阶段。
但据最新消息,美国副总统万斯称:到了4月份延期时间之前,极有可能“让Tiktok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留存在美国”——估计被美国人以一定股份买下的可能性较大。
但不管怎么说,毕竟Tiktok目前仍是“一息尚在”,可谁又能想到,已经坚持了80多年的“美国之音”,却先行倒下——且还是美国人自己挖坑埋自己呢!
不过,像操控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X(推特)的马斯克,当然并不是要将美国人的外宣,从此“自废武功”,显然,利用互联网这一新的“马甲”,入驻更为先进、更为便捷的舆论平台,其达到的外宣功效,一点也不会弱于传统形式。
比如,马斯克、特朗普们个人的自媒体账号,其影响力之巨,一点也不容小视——甚至可以说,这正是特朗普两次赢得总统大选的最大利器!
当然,在看到特朗普、马斯克们都能如此对其传统外宣渠道予以审视与裁撤,同理,是否也应向内审视一下我们自身呢?
即使是利用网络媒体形式,像一些可以到国外开设账号的“自媒体”——比如,像胡锡进们这样,他们的宣传模式、表达话术等,是否就是最好的外宣方式与模式?能否真正获得我们想要的结果呢?
特别是还有一些人,一边嘴里玩着无极限的“反美是工作”之话术,另一边却身体非常诚实,“去美是生活”才是其真实实践——此类“一生无悔入华夏,家住加利福尼亚”式的所谓的“爱国媒体人”,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宣传家”吗?【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