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10大面条”,吃过6个是行家,你吃过几个

凡码聊美食 2025-04-11 17:16:38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北人对面食一往情深,一天也离不开。来到河北你会发现,街头巷尾都是各式各样的面食,让人眼花缭乱,其中面条尤为受欢迎。河北的面条种类繁多,各具特色,非常值得一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10种最具代表性的面条。

1、牛肉板面

生于安徽,誉满河北。太和的羊肉板面在河北得到融合改良,变成了牛肉板面,成为河北人家喻户晓、老少皆爱的地方名吃。面条是板面的面子,面粉、碱面、食盐和成的面团,在分成长条,略微擀制,再抻拉摔打而成。臊子是板面的里子,使用牛油、牛骨、牛肉和多种香料小火慢熬而成。一碗完美的牛肉板面,必须是白、红、绿三色结合,有肉有菜有面,令人回味无穷 。

2、杂面

杂面是河北传统的特色面食,滋补又美味,深受大众喜爱,比较出名的有赵县杂面、饶阳金丝杂面。制作杂面,多以绿豆面粉、小麦粉、蛋清等和面,再擀成薄片,切成细条,阴干而成。做好的杂面,适合做汤、烹炒,风味各有不同。可以用葱姜炝锅,配上牛肉汤,做成腥汤杂面。还可以搭配羊肉、豆芽、辣椒,下锅爆炒,做成羊肉炒杂面。

3、饸饹

饸饹也是河北人爱吃的传统面食,有数百年历史,清朝时还曾入选御膳,如今已成为街头巷尾常见的面条之一,尤其是在无极县、正定县、宁晋县、丰宁县等地特别流行。饸饹面通常由荞麦面、小麦面等为主料,和成面团后,用特制的饸饹床子挤压成条,下锅煮熟。再搭配用牛羊骨、牛羊肉熬制的清汤,配上牛羊肉、韭菜、辣椒油,吃起来香味独特,面美汤鲜。

4、拉面

拉面源于甘肃兰州,由青海化隆人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快餐界的“大咖”。在河北除了这些标准的兰州牛肉面,还衍生出了很多本土拉面。当地人参照兰州的做法,进行了创新、简化,面粉中加入蓬灰增加筋性,反复揉面,抻拉成均匀的细面条,下锅煮熟,搭配烫好的豆芽,捞入用牛羊骨、鸡架熬制的高汤中,撒上肉丁、香菜段,淋入辣椒油,吃起来爽滑筋道,汤汁浓郁。

5、拨御面

拨御面是承德隆化张三营镇的特色美食,历史悠久,大有来头,清朝乾隆皇帝曾赞誉有加,并赐名“一百家子拨御面”。拨御面的制作非常精细,选用上好的荞麦面为主料,按比例分别用开水、温水和面,反复揉面,擀成面片,再用双手持稳拨刀,快准狠拨下三棱形的面条,下锅煮熟。煮好的拨御面,再搭配上酸菜肉丝卤、牛肉卤、西红柿鸡蛋卤,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6、凉拌莜面

凉拌莜面是坝上地区的特色美食,风味独特,使用当地特产莜面制作而成,莜面属于高寒杂粮作物,富含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制作凉拌莜面比较费事,莜面要经过三生三熟,先用开水烫面,和成面团,再擀成面皮,上锅蒸熟,切成细条,过凉水,再放入黄瓜丝、胡萝卜丝、陈醋、食盐、生抽、辣椒油等搅拌均匀即可,吃起来爽滑利口,酸辣过瘾。

7、磁县卤面

磁县卤面,又叫拽面,是磁县地区家家户户都会做的面食。磁县卤面的难点在于面条,要用高筋面粉、清水和成面团,一斤面六两水,醒面三次,揉面三次,再分成合适的面块,撒上干面粉,擀成大面片,均匀的切成长条,抻拉成宽面条下锅煮熟。煮好的卤面,可以搭配牛肉卤、西红柿鸡蛋卤、酸菜肉丝卤等各种浇头,全凭个人口味,口感丰富,香气四溢。

8、腌肉面

腌肉面是灵寿县、平山县、临城县的传统面食,在河北南部地区非常流行。腌肉面的灵魂是腌肉,腌肉和南方的腊肉做法不同,重在“腌”,选用农家几百斤重的土猪肉为主料,切成十几公分见方的大块,先搭配葱姜、八角、花椒等,下锅煮制七八成熟,在抹上蜂蜜或糖色,下锅油炸上色,再放入大缸中,一层肉撒一层盐,密封腌制三四个月而成。做好的腌肉搭配韭菜炒成卤子,浇到手擀面上,吃起来肥而不腻,越嚼越香。

9、井陉拖刀面

拖刀面是井陉县的特色面食,传承数百年,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而远近闻名。拖刀面所用刀具为60公分长的大刀,重达十几斤,只能抬起一端切面,所以得名。拖刀面的面条也很讲究,以小麦粉、食盐、碱面、温水等和面,一拌、二揉、三醒面,再擀成长方形面片,对折起来,用拖刀切成均匀的面条,煮熟后,配上豆腐白菜卤子,满满的都是幸福。

10、藁城宫面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藁城宫面在省内外都颇有名气。制作工艺非常严苛,以上等面粉、食盐、食用油为原料,和成面团,再反复揉面醒面,搓成粗条,再盘成细条,耐心抻拉成挂面,自然晾干而成。宫面特别适合制作清汤面,起锅烧水,水开后下面,可以打入蛋花,仅需放入食盐、香油调味,瞬间便可成熟,吃起来细腻爽滑,柔软易嚼,对于老人、病人、孕产妇来说非常对口。

您吃过几种呢?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