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考验一个人的往往不是他穿越低谷周期的态度,而是看他如何对待财富、名位这些东西,决定一个人如何谢幕的最关键“参数”就是,看他如何对待辉煌。
李斯在做上蔡小吏时,虽然日子过得极其乏味,但好歹还是楚国的正式编制,有稳定的收入,所以,他能够拿出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有时还会牵着他们家的那条大黄狗和儿子一起出上蔡东门去追逐野兔。
日子过得波澜不惊,这已经是当时许多人所羡慕的上限,很多年后,李斯自己对这种日子也是求而不得,那时他根本不懂得,云淡风轻心安理得的生活才是人生的高配。
由于有深度思考的习惯,所以李斯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比一般人要敏感,所以在对厕所和仓库中老鼠的生活作比对之后,李斯迅速就将其代入了人生的场景去思考:“同样是老鼠,为什么就不能做仓中鼠呢?”
改变人生,一个念头足矣。所以人最应该管理的就是自己的念头,因为念头决定语言,语言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只有大脑中永远是正向的念头,人生才不至于走弯路。
和纵横家一样,李斯也是想通过用思想来影响诸侯,然后争取拿到封侯拜相的结果,故而,他拜当时的大拿荀子为师,跟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
一个人很难在娶妻生子之后选择再出发,从这点来看李斯也确实算得上是个狠人。
在求学期间,李斯依然保持了深度思考的习惯,对于各诸侯的情况李斯都做了通盘的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统一是大势,而这件事也只有秦国有实力来完成。
所以,在学成之后李斯是非常坚定地去了秦国。蛟龙入海,有真才实学的人就像孕妇一样,迟早被人看出来,李斯也是因为在相府的出色表现从而被吕不韦提拔为郎官。郎官是大秦的官吏储备队伍,李斯一只脚已经跨入了富贵的大门。
由于郎官常常充当秦王的警卫,所以李斯也有机会见到秦王,至于李斯和秦王链接时的场景则是想都不用想:李斯肯定是当面将自己已经在大脑中演练了无数次的帝王术的核心以及对局势的看法及时向秦王抛售。
结果是,秦王对李斯立刻发动灭国大战的建议是深以为然,完了就任命李斯为长史。
此后,李斯就成为了秦王决策层的核心,大秦的每一项重要决策都有李斯的参与,在大秦一统天下之后,李斯的个人地位也达到了顶峰,时任大秦左丞相。
而且,李斯还和始皇结为了儿女亲家,李斯的儿子们娶的都是公主,女儿嫁的也是始皇的诸公子。此时的李斯已经完成了自己在大秦的阶级转化,成为了皇亲国戚,然后随着时间的累积逐渐发展为世家。
一个家族几代人才能完成的事李斯单枪匹马在数年间就给搞定了,这不仅是时代的红利,更是李斯自己主动出击的结果。
李斯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原始积累 图源/剧照
但一个素人在攀登上顶峰之后此后也就只能走下坡路,况且高处也是被寒气笼罩的现实,极其考验一个人的生存智慧。以李斯的悟性,此时他已经有了某种不祥的预感。
李斯的长子李由为三川郡守,有一次休假回家,李斯举行家宴,大秦的官吏都来李斯家中喝酒,门前的车骑以千数。李斯当时就有种不祥的预感:“嗟乎!我曾经听老师说过‘物禁大盛’,我以前不过就是上蔡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但如今却是人臣之极,物极则衰,我真不知道我的人生会如何谢幕。”
瞧,李斯不仅擅长政治,人生智慧他更是无比通透,只是他根本无法像范蠡一样,做到及时抽身,离开波谲云诡的政治环境和深不可测的君王。至于原因,李斯还是对于自己在大秦所取得的名位极度不舍,想将富贵在子孙手中得以延续。
所以,此后的李斯依然是深度参与大秦政务的节奏,甚至为了窥知始皇对自己的态度他还收买了皇帝的贴身宦官,从这一点来看,李斯对地位的执念是相当之深。
为什么李斯会成为沙丘政变的主角,一个是因为他没有急流勇退依然常伴始皇左右,更重要的是,李斯是想通过押注胡亥从而将家族的权益在二世皇帝手里得以延续。
先不讨论胡亥即位的合法性,按照司马迁的行笔,李斯的出发点完全就是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所以他之后就必然遭到反噬。结果大家都知道,赵高为了驾驭大秦朝局陷害杀掉了李斯。
由此可见,一个素人是无法做到对财富和地位的持续持有,尤其是李斯还点了一个多选。政治的本质是多变、凶险,一个人即使多么有智慧也不会保证永远能不出差错,而现实往往又是,一个错误的选择结果可能就是跌入万丈深渊。这和炒股一样,也属于幸存者偏差。
要想避免这种结局,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可供支配的财富回归素人。
李斯倒不是没有参透这一点,而是他对名利的执念太深了,所以就继续留在大秦政治的深水区,结果,二世皇帝的天下根本和李斯个人无法兼容,于是就有了赵高陷害李斯将其诛杀的事。
说到底,李斯还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李斯还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图源/剧照
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才猛然发现,原来此生最幸福的时期竟然是在上蔡蹉跎人生的那段时间。可惜,他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和儿子一起牵着他们家的那条大黄狗出上蔡东门去追野兔子了。
人生追求理想向上扩张本没有错,错的是在实现理想将人生目标最大化之后还想持久拥有财富和地位。
老天是不会将所有的美好同时给予某一个个体。
看看人家张良,汉帝国建立之后,他就急流勇退淡出了庙堂,所以在萧何等人遭遇刘邦的各种打压时张良却始终能保持闲庭信步。就是吕后对张良本人也是感觉极好。
一个人获取别人好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你对他人的利益和地位构不成威胁。
就是萧何,他都没将财富传给子孙,因为多年在政治深水区行走的经验告诉他:如果子孙的智慧不够高,财富反而会害了他;但如果子孙足够有智慧,那么他自己本身就有获取财富的能力。
确实通透。后来的林则徐也是这么做的。
智者都明白一个道理,真正能够传承的东西并不是财富,也不是地位,而是智慧,也就是所谓的家风。如果在家风之外多一点东西,那就是人脉。
因为,财富和地位的变数太大了,而智慧装在一个人脑子里却是能够永久持有的。
李斯其实不是没有参考的案例,范蠡和文种的人生就完全可以拿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在协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范蠡和文种选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范蠡退隐江湖,文种继续为勾践服务。
结果是,文种由于功高盖主让勾践如芒刺在背,所以干脆就将其赐死,而范蠡呢,却已经在商业领域做到了头部。更难能可贵的是,范蠡在每次财富达到巅峰之后都会将其财富施舍出去然后从头开始。
范蠡之所以如此就是怕遭到财富的反噬。为什么那些大企业家总是生活很俭朴,穿布鞋,完了又喜欢做慈善,除了追求简单外其实和范蠡的出发点一样,都是为了平衡财富势能的过于集中。
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拥有了从零到一再到百的经验,根本不怕从零开始。经验永远比财富更重要,赚钱也不过是一场游戏。能够赚到巨量财富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悟道的人。
曾国藩后来也深谙此道,他为什么在取得功名之后反而更加小心,还主动裁撤湘军,又让弟弟曾国荃辞职回家,就是怕被遭到过度辉煌的反噬。为此,他还专门给自己写了“求阙”这两个字以时时勉励自己。
曾国藩一生都在求阙 图源/剧照
有残缺、有遗憾才是美好的人生。这是无数古人通过无数实践总结出来的人生哲理。所以,永远不要追求完美,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但历史的悲剧总是在于,世间的道理明明白白摆在那,有些人对于悲剧人生还是赴汤蹈火。主父偃在成名之前可是尝尽了人间的心酸,知道人生不易,可是在发达之后却是过度膨胀,各种作,别人劝他也不听,甚至说:“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
贫穷能够成就一个人,但也能摧毁一个人的价值体系,主父偃就是在四十年的极度贫困和世人的冷眼中逐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当然,主父偃很可能也是预料到了自己的命运,所以才如此,因为他是“推恩令”的始作俑者,藩王们都将他视作肉中刺,武帝为了平息诸侯的情绪很可能会牺牲掉他。
但这也绝对不是主父偃挥霍人生,不敬畏名位的理由。
霍光也是如此,在成为辅政大臣之前战战兢兢,甚至每天上班走的路都是重叠的,但在成为大将军辅助幼帝之后,其内心也逐渐失控,在宣帝已经具备亲政能力的情况下还坚持垄断帝国庙堂,同时将权力向下一代手中转移,最终造成了霍氏被宣帝一网打尽的悲剧。
以霍光的才智他不是不能想到这一点,而是行动根本不受智慧指挥,完全被欲望控制。
一个人如何才算参透了世间大道,那就是他既明白道理,也能做到。如果做不到,还是没有悟透。
同时,李斯和霍光也是世间的一个普遍镜像,就是:人很容易穿越低谷的周期,但是却很容易迷失在辉煌中。
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暴富之后返贫的人多的是。
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处理和成功、财富的关系的智慧。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