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晚间,河南零售巨头胖东来商贸集团发布第五批侵权诉讼公示,针对微博博主"宋清辉"发布的"胖东来无核心竞争力""靠流量苟活"等差评正式提起诉讼,索赔金额不低于100万元。这场企业维权与自媒体批评的交锋,迅速演变为涉及商业伦理、言论边界的全民热议。
根据胖东来公示信息,其认为宋清辉持续发布贬损企业商誉的内容,已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而当事人宋清辉随即发布严正声明反击,直指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造神运动"危害社会,更抛出"河南企业界耻辱""煽动民粹"等重磅指控,甚至警示"今天敢搞说真话的人,明天敢针对国家",将商战硝烟升级为意识形态层面的对立。
这场纠纷暴露出多个深层矛盾:在"网红经济"时代,企业如何平衡舆情管理与批评空间?当"神仙企业"遭遇尖锐质疑,消费者该相信商业神话还是市场规律?法律界人士指出,尽管企业依法维权无可厚非,但宋清辉将商业争议上升至政治高度的表述,可能涉嫌违反《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社会学专家则担忧,此类对抗正在加剧本就紧绷的营商环境。
目前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但舆论场的"战争"仍在继续。超20万网友参与"企业是否该容忍尖锐批评"的投票辩论,多地商家自发组织研讨如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这场始于百万索赔的官司,已然演变为观察中国商业文明进程的社会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