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一切战机都是稍纵即逝,如果不能有效抓住它们,就不能算作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不过在对战机的把握上,上世纪50年代的志愿军堪称人类轻步兵的巅峰。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越过鸭绿江,直接向战火连天的朝鲜进发,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就此打响。其中,志愿军124师负责从战线东侧直插美军陆战1师的炮兵阵地。在机缘巧合之下,志愿军的一个营长发现了河边有一排黑乎乎的东西,他立马大喜:发现敌人的炮兵阵地!
这个志愿军营长名叫邢嘉盛,他是124师370团3营的营长。对于3营来说,只有准确地捣毁美军的炮兵阵地才能算完成任务。要知道,在志愿军刚刚入朝时,火力强度仅仅是美军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如果不能想办法抹平这个差距,这仗显然是没法打的。
因此,上级把捣毁美军炮兵阵地的重任交到了邢嘉盛手中。邢嘉盛的3营全团战斗力最强的营,战士们都是在解放战争里久经磨练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邢嘉盛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在行动前,他特意派出精干的侦查小队,摸清了美军炮兵阵地的方位——烟台峰南面大约4公里左右的上通里处。
11月2日深夜,邢嘉盛带领战士们向上通里出发。这个晚上正是阴云密布的天气,就连月亮都被云层遮掩,地面情况一片漆黑。对于3营的战士们来说,夜幕就是最好的掩护。在部队即将抵达上通里时,邢嘉盛有了意外的发现。
战斗打响在出发前,邢嘉盛只知道自己的任务是捣毁炮兵阵地,然而在上通里的一处河边,借着河水的微弱反光,邢嘉盛猛然发现了敌人在炮兵阵地还布置了一排黑乎乎的东西,从轮廓分辨得出,这是十几辆坦克。
邢嘉盛大喜过望:本来只是想破坏大炮,这下就可以顺手牵羊,再破坏十几辆美军坦克!
而且美军的防守也极其松懈。美国大兵们在深秋夜晚的寒意侵袭下,纷纷烤起了篝火,甚至还有一些大兵欢笑着打起了扑克,这哪里是来打仗的?简直就是来郊游的。邢嘉盛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盘算着在何时发起进攻比较合适。
等了一个小时,美国大兵们纷纷打着哈欠钻回了帐篷,邢嘉盛意识到战机来了,他立马向战士们下达了攻击指令。在夜色的掩护下,3营战士们悄悄摸到了美军的阵地上,开始在美军的坦克与大炮内部安装炸药。一切准备妥当后,邢嘉盛按下了爆破按钮,顿时美军阵地火光冲天,强烈的爆炸惊醒了睡梦中的美军。
此时不少美军惊慌失措地爬出帐篷查看情况,结果埋伏已久的志愿军战士直接向他们投出了手榴弹,随着一声声爆炸响起,美军死伤惨重,大炮和坦克也全部被3营捣毁了。
见势头不妙,美军指挥官赶紧向上级求援。由于志愿军对机械化部队的行军速度估计不足,邢嘉盛的3营还没来得及撤离,就被美军的支援部队截断了后路。此时邢嘉盛十分冷静,他下令战士们撤离到附近的551高地,凭借地利以高打低,在原地坚守下来。
顺利突围此时124师也得知了3营完成任务,但遭到美军包围的消息,于是急忙派出一个营的兵力支援3营突围。然而,美军由于炮兵阵地被毁,正处于恼羞成怒的状态,为了消灭3营可谓不惜一切代价,3营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战斗,已经歼灭了300多个敌人,却依然无法突出包围圈。
在这危难关头,邢嘉盛想到了一个绝佳的突围方案——声东击西。他让来援助突围的部队强攻美军包围圈的东北方向,同时3营也做出一副要从东北方向里应外合的模样,向这个方向投掷了大量手榴弹。
美军见状,便直接认为志愿军将要从东北方向突围,于是紧急调动了大量兵力加固东北方向的防御。然而他们没想到,这只是邢嘉盛的声东击西之计。美军被邢嘉盛的计策牵着鼻子走,当他们在东北方向严阵以待时,邢嘉盛早已带着3营从西南方向突围了,而且专挑小路走,让美军的坦克无法追赶。
最终,邢嘉盛成功带领3营回到了370团的防区,作战任务顺利完成,那十几辆被捣毁的坦克更是意外之喜。得知邢嘉盛的事迹后,上级特意嘉奖了3营的全体官兵,将他们树立为124师的模范尖刀部队。后来邢嘉盛还将自己夜袭的经验总结了出来,为其他兄弟部队提供借鉴。
因此,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战场,美军对志愿军神出鬼没的夜袭能力畏惧不已,以至于打完朝鲜战争后,美国人特意花费巨资,为每一个基层部队都配备了夜视仪,可见志愿军带给美军的心理阴影有多严重。因此说志愿军是轻步兵的巅峰,绝对不是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