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曼德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同气连枝?索马里海盗与此也有关系

新成说体育 2019-06-14 18:30:42

为何说曼德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同气连枝?索马里海盗与此也有关系

世界上的天然海峡与人工运河之间有直接联系的非常少,海峡更多地是沟通海域,而运河则是担负局部调水或者打通两地的水运,极少有相辅相成的例子。巴拿马运河为大西洋和太平洋提供了一条新的航道,马六甲海峡则是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的十字路口,在世界十大海峡和十大运河中,苏伊士运河与曼德海峡却意外实现了“联姻”,霍尔木兹海峡因为它们的同气连枝,崛起成为了“世界油阀”,索马里海盗与此也有关系,为何这么说呢?

众所周知,苏伊士运河是因为西班牙对于直布罗陀海峡的封锁,法国为了参与海洋资源的竞争,在地中海地区另辟蹊径,经过11年的努力,于1869年开通了大名鼎鼎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后,大家发现法国人的这一举措反而形成了奇效,从欧洲前往亚洲不需要在绕过非洲大陆最南端了,欧洲与亚洲、大洋洲的海上距离被极大地缩短。更让欧洲人喜出望外的是,在石油资源日益成为国家命脉的时候,波斯湾的石油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运到欧洲,其中波斯湾前往印度洋的霍尔木兹海峡,更是被称为“西方的海上生命线”。但是,世人的目光只集中在了霍尔木兹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上,却忽略了一条足以使得“西方的海上生命线”迅速死亡的海峡,它就是曼德海峡。

为何说曼德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同气连枝呢?原因非常简单,我们先来看一下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运输路线:

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或美国

3、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或美国

第三条路线是欧洲各国从波斯湾获得石油资源的路线,油轮从波斯湾出发,经霍尔木兹海峡到达阿拉伯海,然后通过阿拉伯海进入红海,进入红海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海峡,那就是曼德海峡。如果曼德海峡出现问题,也就意味着油轮无法到达红海区域,波斯湾与苏伊士运河之间的航线将被完全切断。无论是石油还是其他的海上贸易,从欧洲到达亚洲、大洋洲等地区,只能绕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整体航程最少将增加12000公里。更不用说,哪怕是如今,25万吨以上的超大型油轮依然需要绕行好望角,才能到达欧洲、美国等地。

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霍尔木兹海峡,只有两个国家,分别是伊朗和阿曼,只要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国际油价就会波动。而曼德海峡则有着三个国家,分别是西亚的也门、东非的厄立特里亚以及吉布提,这三个国家中厄立特里亚因此只占据了曼德海峡北端的一小部分,因此对海峡的影响力并不大,它的主要出海口被东面的也门和西面的吉布提占据。

曼德海峡的地理条件非常恶劣,在它的出海口处有一个小岛,叫做丕林岛,丕林岛将曼德海峡分割成了东西两部分。东面的伊斯坎德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3公里,平均水深在30米左右;而西面海峡虽然有26公里宽,水深在300米以上,但是这部分海域暗礁丛生,火山岛、浅滩密布,通航条件非常差。因为经常起大风的原因,曼德海峡也被人们称为哭丧之门,因此大多数船只都会选择走相对安全的东海峡。

近在咫尺的丕林岛就成了控制曼德海峡的关键,谁能控制曼德海峡,谁就能控制苏伊士运河。在苏伊士运河通航以后,欧洲各国在曼德海峡交锋激烈,谁都想掐住苏伊士运河唯一的出海口。如果曼德海峡出现问题,苏伊士运河的价值将会大幅下降,成为一条“死河”。从战略意义上来说,曼德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同气连枝,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其重要性比起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也不遑多让。

曼德海峡周边的国家,都是不发达国家,紧挨着的也门、厄立特里亚、吉布提,都是世界上出了名的穷国,周围的索马里等国家更不用说。厄立特里亚和也门为了控制这条“能下金蛋”的曼德海峡,甚至在1995年年底大打出手。而距离曼德海峡稍远一点的索马里,控制着曼德海峡往东进入阿拉伯海的亚丁湾,万般无奈之下,很多索马里人进入海洋成为了海盗,以袭击过往船只为生。在索马里海盗猖狂的那段时间,每年有超过80艘船只被袭击,为了保持“西方的海上生命线”的畅通,国际上对索马里海盗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我国也派出军舰参与了亚丁湾海域的护航行动。

为何说曼德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同气连枝?索马里海盗与此也有关系。这下大家知道了吧,各位网友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0 阅读:92

新成说体育

简介:我们一起看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