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有两个非常好玩、让人着迷的特质。一个是互联网所有竞争都在玻璃房里进行,企业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大众注视、评判,参与感十足。另一个是互联网没有边界,没有人可以彻底将潜在竞争对手拒之门外,所以争斗永远存在。
王兴就曾经说过,万物没有简单的边界,只要核心是清晰的,就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过事实证明,巨头们总是在进攻别人的边界时无所谓,但是受到攻击时难以保持淡定。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 CEO 王莆中与京东的那场口水战,正是这种博弈的生动注脚。
01 “破防”的王莆中和美团外卖的三次闷亏
4月12日,王莆中在即刻和知乎等一些社交媒体发文,对京东外卖进行炮轰。
王莆中的发言有两点引人关注。
首先,他指名道姓的点出和京东的竞争,说“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并且还列出了京东达达历史上的污点。
在当下动辄称呼竞争对手为“友商”的大环境下,类似于王莆中不拖泥带水的直接“开撕”,已经是非常少见的行为了。
其次,他的发言中用了“狗急跳墙”、“扫进历史垃圾堆”等非常激烈的用词,情绪感拉满。

互联网观察人士柳生认为,王莆中激烈反应背后,是京东外卖入局以来已经让美团连接吃了三个闷亏。
第一个闷亏是,京东外卖入局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按照京东集团 CEO 许冉的说法,京东做外卖是看到了一些市场痛点,比如食品安全的隐患、商家反映佣金过高、骑手基本没有社会保障。
即使许冉没有明说这些痛点是谁造成的,但答案即便不全是美团,但也和美团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说媒体多次报道的“幽灵外卖”、”垃圾站旁外卖”之所以长期存在,外卖平台至少存在审核不严甚至是纵容包庇等问题;商家佣金的问题,更涉及外卖平台的盈利模式,美团不可能主动去革自己的命;骑手保障的问题,也是外卖平台长期没有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所以京东外卖每宣传一次自己的特色,美团就被拷打一次”,柳生认为。
第二个闷亏是,在给骑手缴纳社保政策上,美团被京东摆了一道。
2月19日,京东和美团同一天宣布给骑手缴纳社保。但“京东黑板报”选择了在上午抢先发布,而美团下午宣布这一政策的时候,已经晚了7个多小时。
这一波操作下来,“国内首家为骑手缴纳社保外卖平台”落到了京东头上,美团成为了跟随者。而且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评论区中,许多人对美团的做法并不领情,表示要感谢京东。

这还没完,对比给骑手缴纳的社保的人做法,京东的做法也让美团显得“鸡贼”。
京东对于全职骑手采取的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全额承担企业和个人的五险一金费用。而美团的做法是让骑手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愿参保,不建立劳动关系,美团仅补贴养老保险的50%。根据DeepSeek的推测,京东为骑手承担的成本大约是目前美团试点方案的3-4.6倍。
但如果按照京东的做法,全面承担骑手的五险一金,美团庞大的骑手团队将带来的巨大成本,所以美团也不能复制。
美团吃的第三个闷亏是京东外卖的百亿补贴。
4月10日,京东外卖宣布上线百亿补贴,在一年内投入超过百亿元。
按照京东的说法,补贴带来了显著的效果,许冉预计从4月中旬开始,京东每天的餐饮日订单量将突破500万单。这意味着在过去三个月里,京东的外卖订单量增长了4倍。
根据去年Q2季度的数据,美团外卖日均单量约 5880 万单,饿了么同期日均订单量约 2000 万单 。意味着京东的订单量已经达到了美团的十分之一,饿了么的四分之一。
柳生认为,京东和美团在外卖上的竞争如今已经是明牌,京东在外卖的第一波打法让美团有苦难言,但美团掣肘很多,很难用同样的手段反制。
因此,王莆中才会通过社交媒体以个人身份来“开炮”,他认为,“王莆中的发言是一种非常私人的表达,但也许恰恰才是他真实的感受。”
02 美团如何反击?
美团作为外卖市场的老大,高管以个人身份来骂对手,其实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事实也证明,这次舆论战上,京东没有按照常理出牌进行接招,美团没有占到便宜。
在王莆中即刻发布帖子的评论区里,最高赞的评论是阴阳王莆中之前带队的“团好货”和“极速达”,其次是有人贴出了刘强东的评论,表示“高下立判”。

口水战之外,真正管用的是美团外卖从运营角度采取的行动。
那么美团接下来如何打?
“百亿补贴类似于电脑中 DDOS 攻击,是无法防御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同样拿钱来进行补贴。”柳生认为,面对百亿补贴,美团其实没有太多的选择——要么同样祭出补贴政策,要么就是赌京东是虚张声势,自己半途而废。
过去美团和饿了么的竞争已经证明了,补贴是外卖市场的大杀器。
数据显示,在2015年至2017年的三年里,美团在外卖市场的补贴金额总共为107.62 亿元。而带来的效果是全国的外卖用户数据几乎翻了一倍,而美团外卖单量几乎增长了三倍。
正如徐冉的说法,外卖市场早已经被教育过了,如今的百亿补贴的效率会比2015年到2017年更高。
但如果美团要针锋相对进行价格战和补贴战,那么这场战争同样不轻松。
京东和美团是两个体量庞大、现金流充足的对手。根据双方的财报,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京东集团和美团各自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短期理财分别为2414 亿元和1682亿元。
换句话说,双方的血条都非常厚。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在国内互联网企业中,京东和美团算是两个天赋、优势最接近的公司。
两家公司都以执行力见长,均组建了遍布全国的线下物流配送团队,双方堪称彼此的影子。
而且和美团一路经历的其他对手相比,京东更有战略耐心,也是一个不怕亏损的公司。比如为了打造 “自营 + 物流” 模式,京东从 2004 年开始,到 2016 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连续硬扛 12 年亏损 。
所以,如果京东拿出当年做物流的决心,把外卖补贴视为战略扩张的必要投入,那么等到两家公司的将是长期的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