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诺奖”高校获奖数排名:山大冲击华五,南大严重掉队

夏彤评社会趣事 2025-02-12 08:56:45

诺贝尔奖一直是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心病,对比欧美以及日本等高校,我国高校在诺贝尔奖这一块,简直是“惨不忍睹”。

参考诺贝尔奖(医学、物理、化学、经济),我国也有一些影响力很大的对应领域的社会性奖项,它们也被国人称为“中国诺贝尔奖”。“中国诺贝尔奖”包括:何梁何利奖、未来科学大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树兰医学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我们看看近五届我国众多在“中国诺奖”上的获奖数量,看看哪些高校的科研实力更强。

“中国诺奖”获奖数量14大名校,“清北华五”独缺南大

“中国诺奖”获奖数达到5个及以上的高校一共只有14所,按照排名先后顺序,如果数量一样,按照奖项重要性区分,分别是:

北京大学 - 29个;清华大学 - 22个;浙江大学 - 21个;上海交通大学 - 15个;复旦大学 - 12个山东大学 - 10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个;北京协和医学院 - 8个;四川大学 - 7个;首都医科大学 - 7个;中山大学 - 7个;海军军医大学 - 7个;苏州大学 - 6个;中国人民大学 - 5个。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形成了第一梯队,也是仅有的3所获得过所有种类“中国诺奖”的大学,这3所大学顶尖领域和顶尖人才的全面性已经远超国内其他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成为第二梯队。上交和复旦的实力已经毋庸置疑,山东大学能强势登榜,而且高居第六位,着实让不少人惊讶。很多人都知道山东大学大,但是没有想到山东大学还这么强。

华五之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七,底蕴还是深厚。

医学类强校占据较多名额,尤其是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全部进入前14强,当然这更多得益于奖项设置的原因。

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一所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好最强的大学,一所是我国华南地区第一名校,纷纷登榜,不负其地区性霸主的美名。

苏州大学高居第13位,让很多人也非常惊讶,苏大的奖项几乎都集中在了何梁何利奖。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很强,拿到的5个奖项,全部都是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江苏、湖北、陕西三大教育强省集体低迷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最强的三个省份,在“中国诺奖”上竟然集体低迷,多少让人有些意外。

先来看看江苏省。江苏名校最多,两所985以及一众211强校,但是作为省内头牌的南京大学,近五届竟然只获得了1个奖项,多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也难怪很多人批评南大顶级人才流失严重。

江苏排名最高的是苏州大学,苏大被江苏很多人看低,觉得不如南京的众多211大学,其实苏大实力非常强,尤其是仅20多年,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加盟,进一步提升了苏大的科研实力。苏州大学也以6个奖项,排名全国第13,算是保住了江苏的一丝颜面。

江苏其他高校的获奖达到2个的还有:东南大学3个、南京工业大学2个、中国矿业大学2个、南京审计大学2个。南京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都只有1个,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而1个都没有。

再来看看湖北省。湖北的表现比江苏还要惨淡,湖北省获奖数量最多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数量为4个。其次是武汉大学的3个。然后湖北就没有其他高校获奖数量达到2个或更多了。

湖北唯一庆幸的是湖北最强的两所大学,获奖数量都比南京大学多。

最后看看陕西省。陕西有3所985大学,还有1所强势的211大学,高等教育实力不逊色于江苏和湖北。陕西省获奖数量最多的大学是陕西第一名校西安交通大学,获奖数量是4个。其次陕西省没有高校获奖数量达到2个及以上了。

陕西省其他著名高校的获奖数量如下: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各1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没有获奖。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诺奖”的获奖情况简单介绍,大家如果感兴趣,后面再做更多介绍。如果你有什么想要讨论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4 阅读:1205
评论列表
  • 2025-02-28 15:04

    华五之所以是华五,不止是学校本身,还有地利因素,江浙沪可以提供大量的高薪岗位,完美闭环

  • 2025-02-13 18:20

    山大是一所严重被低估的高校

  • 2025-02-13 14:31

    山大主要靠齐鲁人才多

  • 2025-03-18 21:15

    纯瞎扯![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夏彤评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