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在参军入伍前,朱元璋有怎样的经历?

诸葛良辰 2024-12-02 22:56:27

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淮河流域出现大旱,好几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地上的秧苗都枯死了。同时,出现了漫天的蝗虫,将地上一切能吃的东西都吃了,老百姓只能忍饥挨饿。

更糟糕的是,因为饿死的人太多,瘟疫开始蔓延。在朱元璋的老家孤庄村,许多人开始只是觉得浑身无力,接着就上吐下泻,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病死了。

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四月初,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去世,终年64岁。3天后,朱元璋的大哥朱重四也死了。没过几天,他的母亲陈氏也病死了。

此时,16岁的朱元璋与二哥朱重六手足无措,只能相对而泣。同村的刘继祖瞧着哥俩可怜,将自己的一小块地施舍给他们,用来埋葬自己的父母、兄长。哥俩磕头拜谢后,找来一些破衣裳,将亲人的尸体包裹着,一边哭,一边抬到了坟地。

正当哥俩准备挖地的时候,突然下起了暴雨。于是,哥俩躲到了树下。等到雨停的时候,他们发现坟地上的尸体不见了。原来,大水将干枯松软的土地冲塌,形成一个大洞,刚好就埋了尸体。30多年后,朱元璋在《御制皇陵碑》回忆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因为没有吃的,又找不到零工,朱元璋决定在村附近的皇觉寺出家,剃度成一名小沙弥。寺庙里有八九个和尚,其实不懂得太多的佛理,光会念阿弥陀佛,靠着有钱人施舍的田地,以及周遭信徒捐赠的粮食,才能勉强维持寺庙的运转。

但在这个大灾之年,皇觉寺的日子也不好过,几个和尚与寺田的佃户天天吵架。很快,寺庙的粮食养不活这么多的和尚。朱元璋当沙弥才50天的时间就被打发出去,做了游方僧,需要四处化缘找吃的。

虽说是僧,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朱元璋与乞丐没有区别。《明太祖实录》写道,朱元璋辗转合肥、固始、信阳、陈洲、鹿邑、颖州等多个地方,每天对着大户人家敲木鱼,乞求分得一点吃食。

几年时间,朱元璋尝遍了人间冷暖,受了许多苦,但也锻炼身体,磨练了性格,懂得了更多人情世故、接人待物的道理,对淮西地带的地理、文化有了深刻的认知。他在《皇陵碑》回忆道:“众各为计,云水飘扬。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

1348年,朱元璋回到皇觉寺,不久秘密加入明教。早在唐朝时期,明教就传入中国,揉合了拜火教、基督教、佛教的教义,宣称世界有两个不同的力量,分别是光明与黑暗。信徒们相信,现在是黑暗的最后时刻,小明王马上就会带来崭新的光明时代。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元顺帝下令治理黄河,动用了大量的农民工,引发老百姓不满。趁此机会,明教发动起义。从河南到安徽,从江苏到湖北,各地的信徒们扛着竹竿锄头、长枪板斧,与元朝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因为头上绑着红色头巾,明教的起义部队被称为红巾军。身处寺庙的朱元璋,不断听到有关于红巾军胜利的消息,内心十分澎湃。但是,他还在犹豫。

直到一天,因为担心寺庙藏有红巾军,元军把当地的寺庙都烧毁了,包括皇觉寺。外出回来的朱元璋看到寺庙的残垣断壁,终于下定参加红军的决心,命运的齿轮从此开始转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