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楼市真的是“一片狼藉”。没交房的担心交付问题。交房的又有WQ问题。近几年,交房必WQ似乎成为了常态。因为“三道红”导致的开发商资金短缺问题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开发商为了销售降价也是惯用的招数,而降价背后必然会出现减配问题。除了减配和质量为问题外,最让购房者无奈的是“公摊”。
说起公摊面积,每一个买过房的人都有话要说,毕竟公摊这个“坑”每个购房者都踩过。无论是什么业态的房子,公摊都不可避免。而面对现在动辄百万的房子,谁又愿意花钱买自己用不上的面积呢?但有些房子从建造之初就注定了将来的公摊不会小。这样“明睁眼漏”的陷阱还是在买房的时候就躲得远远的吧。
一、造型迥异的房子
很多现代的建筑已经不光光追求外立面材料的使用高低,更有甚者为了炫酷或者潮流。不乏外形奇特的建筑出现,这些外表靓丽凹凸不平的建筑虽然最够吸引眼球而且富有立体感。但是这样的楼盘公摊注定会很大。因为外墙的厚度是纳入公摊面积的,越是造型奇特、凹凸不平所占据的公摊面积也就越多。所以,住宅产品的选择还是不要过于追求外部造型的炫酷。
二、具有特殊楼层的房子
所谓的特殊楼层指的其实就是设备层、避难层的楼体。这样的楼层不光噪音污染严重而且公摊面积也高于其他楼层。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居民的用水、用电以及发生灾难的避难等需求,都会在楼体中间部位设立设备层与避难层。而且,一般不会只设立一层。通常这些楼层的价格都会低于其它楼层,如果贪图便宜购买,那就注定会在公摊面积上吃亏。
三、高梯户比
梯户比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就是每层户数与电梯的比例。常见的一梯一户、一梯两户、两梯四户等等。有些板式楼甚至有四梯十六户的。梯户比越高注定共用面积也就越大。这些面积都是要业主买单的。比如二梯四户与二梯三户,显然后者需要承担更多的公摊面积,因此以后不要再以为电梯越多越好了,小心多掏冤枉钱。
四、管理层
所谓的管理就是指有些物业管理公司会在某一个楼层设置一个物业管理房,以便帮助广大业主们来办理业务。如果你与物业管理房处于同一个楼层,那么你还指望物业管理分摊公摊面积吗?这显然不可能。即使物业愿意为你减少了公摊面积,你也会比正常的情况下多分摊一些公摊面积,不免要多花冤枉钱。因此,在买管理层房子时,大家一定要从长计议,看看是否真的很划算。
通过上述这4点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楼层越高公摊也就越大了。说白了,为确保业主的正常生活,高层必然要添加设备,有设备必然要占用一定的公摊面积。所以,那些在意公摊的购房者还是尽量选择小高层和洋房。即使价格高点那也是花在了自己身上,也算物有所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