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替,各有各味儿,进不去夫子庙,就来浦口火车站大马路街区吧

宁小豆子 2025-01-31 15:38:34

大过年的,城内居民发出警告,南京城已经进不去了,中山陵,夫子庙……到处都是人从众。

还记得去年外甥来南京玩,稀里糊涂地跟着夫子庙排队人群在夫子庙外围转了一大圈,门都没进就硬生生被挤了出来。

今年给大家找个平替,来浦口火车站大马路街区吧。

初二女儿回娘家,吃过中饭,女儿问:“附近有好玩的地方吗?”“去浦口火车站吧,正好上次我跟你爸没去成。”

上次我跟老同志想跟着网红的脚步,从中山码头轮渡过江到浦口火车站,无奈乘轮渡的队伍要排一个多小时,最后放弃了。

今天我们从家里开车过去,就七点几公里路程,十几分钟就到了。

到了目的地,看到路边停着满满当当的车,我们也就随便找了地方,停下了,后来看到往里面开有个停车场,停车费只要两块钱一个小时。

游乐场大门口晚上亮灯

下了车,看到一个游乐场,女儿和豆子就喊着要去玩。我劝说道:“不如我们大家一起先去浦口火车大马路街区转一圈,然后你们小三口去游乐场,我和你爸再仔细参观。”

到浦口火车站来玩的市民,大多数是来怀旧的,从清朝起始的浦口火车站(南京北站),承载了多少代人的记忆。

大马路街区热热闹闹,保留了一部分令人感动怀念的原始建筑,与夫子庙老门东的古建筑有区别,这里留存的是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拍照很出片。

大街上有吃有喝,复兴园,大三元,科巷许阿姨……在这里都能找的到。

女儿他们转了一圈就赶去游乐场了,我跟老同志一路参观了旧物馆,看了从一九三零年开始的数十版初中语文(国文)课本,无一例外的收录了朱自清的文章《背影》。

《背影》的故事发生地就是浦口火车站,看着荒废的月台和铁轨,大家可以脑补朱自清的父亲翻过月台,去买来桔子的场景。

我想《背影》是唯一能够把我们老几辈和子子孙孙串联起来的共同语言,因为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学的都是同一篇文章。

经过复兴园的时候,我忍不住买了一个豆沙青团解解馋,店里不少人点的大份的全家福面,一家人分食着一大碗面条。

旧物馆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过去,满地花花绿绿的地砖,有一块或者就是家里第一次装修用过的,那些老旧热水瓶,大茶缸,九寸电视机,座钟……我们曾经以拥有而自豪的东西,都搁置在时光隧道里了。

逛完浦口火车站街区,看看坐轮渡排队的人,我们打消了乘坐轮渡去中山码头,再轮渡回来的念头,改为到江边转转。

这里的江边已经改造成很长很长的观江平台,还有美食街助兴,天气甚好,江水蓝蓝绿绿的,对岸的中山码头,狮子山阅江楼历历在目,一侧的南京长江大桥清晰可见,走走转转,令人心旷神怡。

转到晚上六点多,打电话给女儿约了一起回家,游乐园五点三十就停止检票了,女儿他们却磨磨叽叽到六点多才出来。

出来以后还意犹未尽,大呼太好玩了,里面有滑草,滑轮等各种游乐项目,还有很多的羊和羊驼等动物,关键还不贵,两大一小才一张,若不是我们等着,估计她们还能玩的更久。

来游玩浦口火车站的人也挺多的,但是没有夫子庙拥挤,游乐场的人也不多,适合带小朋友一起游玩。

女儿说这里很有年味儿,友友们不愿去夫子庙人挤人的,到这里来怀旧吧。

0 阅读:0

宁小豆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