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征和二年,即公元前91年,汉朝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汉朝历史的大事。事件的起因在今天看起来有点可笑,当时有一个人叫公孙敬声,他的父亲叫公孙贺是当朝丞相,公孙贺和卫青以及汉武帝都是姻亲。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也就是画个小人诅咒汉武帝,不仅如此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
这件事牵连很广,当朝丞相死了,公主和卫青的长子都被杀,这在当时是一件大事了,事情应该到此结束了吧,可是并没有,汉武帝命令他的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恐之下胡乱指认他人犯罪,数万人因此而死。
不仅如此,江充和当是的太子刘据不合,于是他用这件事开始构陷太子,太子恐惧害怕秦朝扶苏的事情重演,于是他起兵诛杀江充,后遭武帝镇压兵败。汉武帝问罪,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后田千秋等人上书讼太子冤,终于清醒过来的汉武帝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此事件牵连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可以说改变了汉朝的局势,也是汉武帝时期一件重要的宫廷政治事件,不仅牵连了无数的人,还使得汉武帝的钟爱的皇后卫子夫自杀,刘彻培养多年的继承人刘据也死在这场巫蛊之祸中。使汉武帝深受打击,也开始反思他这么多年的所作所为,甚至后来的《轮台诏》也是这件事的后续。
所以说巫蛊之祸,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朝,改变了汉武帝。汉武帝身为一代雄主,为什么会会相信巫蛊之术,导致巫蛊之术的发生,还害死了自己的接班人?这就要先说说中国的巫蛊之术了,下面小枫就和大家一起先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巫蛊之术
巫蛊厌胜之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有很多东西流传至今,比如巫蛊厌胜之术,巫蛊厌胜之术在中国的起源十分早,但是对“巫蛊”二字的确切解释,到现在也没有确切的说法。
《说文解说字》里说:“蛊”是人肚子里的寄生虫;《诸病源候论·蛊毒候》里说:“多取虫蛇之类,以器皿盛贮,任其自相啖食,唯有一物独在者,即谓之为蛊,便能变惑,随逐酒食,为人患祸。”
也有人认为《易经》里的“蛊”卦,就是出自巫蛊的蛊,当然更是没有根据的猜度。比较靠谱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蛊通“鬼”,《说文解字》也说:“臬桀死之鬼亦为蛊。”一种认为蛊通“诅”,是一种诅咒之术。所以说,巫蛊大概就是巫鬼之术或巫诅(咒)之术。《汉书》里说巫蛊来自胡巫,源自于北方少数民族所信仰的巫术,也就是后来的“萨满”。萨满一词是后来才有的女真语,但这种宗教却相当古老,是北狄、东胡民族的普遍信仰。
巫蛊之术也称为“厌胜”。厌胜又叫魇镇,《辞海》解释说:这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巫术,认为能以诅咒制服人或物。厌通“压”,有倾覆、压制的意思,厌胜的意思就是“厌而胜之”。有人认为厌胜和巫蛊是不同的巫术,也有人认为厌胜是巫蛊的一个分支,但大多时候,它们指的都是同样的事情。
而巫蛊之术在《左传》中有确切的记载。
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颖考叔者。——《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
这主要说的郑庄公在讨伐许国的时候,颍大臣考叔被本国大夫公孙阏(子都)用暗箭射死。战争结束后,郑伯为惩治射颍考叔的凶手,命军队出貑(公猪)及犬、鸡,诅而射之。郑庄公身为一国之君也用所谓的巫蛊之术,可见在那个时候人们相信巫蛊之术。
在战国时期巫蛊之术也十分流行,甚至有专门的巫蛊之术文字流传下来,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诅楚文》。相传为秦石刻文字。战国后期秦楚争霸激烈,秦王祈求天神保佑秦国获胜,诅咒楚国败亡,因称《诅楚文》。《诅楚文》刻在石块上,北宋时发现三块,根据所祈神名分别命名为“巫咸”、“大沈厥湫”、“亚驼”。
诅楚文全文
当时秦国已经很强大了,居然还相信巫蛊之术,不得不说当时社会上十分流行,这说明巫蛊之术在古代已经相当有“市场”,也难怪巫蛊会流传下来,在封建社会为统治者所忌惮,普通民众也是避之不及。
到了西汉,巫蛊之术依旧盛行,主要包括诅咒、射偶人和毒蛊等方法。“毒蛊”就是蛊虫,诅咒就是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之人,有多种方法;射偶人是用木、土或纸做成仇家偶像,暗藏于某处,每天诅咒,或用箭射,或用针刺,认为这样就可使仇人得病身亡。其中,射偶人是被采用最多的方法。
而在当时巫蛊之术用的主要是用的诅咒,我们现在所说的画个小人诅咒你,其实也就是巫蛊之术中诅咒。再如《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扎草人,用“钉头七箭书”射死赵公明,也是一种诅咒之术。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古代的巫蛊之术主要分为蛊虫和诅咒,其中主要以诅咒为主,历朝历代的巫蛊之术也主要是以诅咒为主。至于蛊虫主要流行于西南少数民族等地。
关于巫蛊之术的记载和律法规定历朝历代对巫蛊之术有相当严格的规定,比如《周礼秋官的庶氏注:郑司农引律》规定:放蛊人及教令者,弃市!《后魏书.古弼传》:有怨谤之言,其家人告巫蛊,俱伏法!
《资治通鉴·梁纪》记载梁元帝:“上闻武陵王纪东上,使方士画版为纪象,亲钉支体以厌之。”身为一国之君的梁武帝也有巫蛊之术,看起来有点可笑是不是,但是确实发生了。
隋朝也有不少巫蛊案件,隋朝规定厌蛊为不通,隋书中也有不少关于巫蛊之术的记载。
《隋书》记载:“太子阴作偶人,书上及汉王姓氏,缚手钉心,令人埋之华山下。”
《隋书.郑议传》:「其婢奏郑议厌蛊左道,与母别居,为司所 劾,由是除名。」
《隋书.独孤皇后传》:「独孤皇后异母弟独孤迤,以猫鬼巫蛊咒诅於后,坐当死。」
「有人密告卫昭王杨集咒诅,宪司希旨成其狱,奏杨集恶道,坐当死,天子下公 卿议其事,杨素等曰:杨集密怀左道,厌蛊君亲,公然咒诅,请论为律。」(卫昭王杨爽传)炀帝念他是至亲,把他免为庶人。
隋朝对于巫蛊之术也是禁止的,有因为巫蛊之术处死和贬为庶人的。。
到了唐朝唐律中就有专门关于「造畜蛊毒」的条文:
一、「造畜蛊毒(谓造合成蛊,堪以害人者)及教令者,绞。」
律疏说:蛊有很多种,是左道旁门的事,无法尽知其中的详情。有的蛊是集结很多的虫,放 在一个器具里面,听由牠们自相残食,把许多虫吃完以後,剩下的一个是蛇就是蛇蛊,是虫就是虫蛊。 律文的造畜,是自造和传畜的意思,都是毒害别人,也就是自造蛊毒,或是传畜猫鬼,或教唆他人害人。二、「造蛊者虽会赦,并同居家口,及教令人亦流三千里。即以蛊毒同居者,被毒之人父母妻妾子孙,不知造蛊情者,不坐。」
律疏说:有人问:被毒的人的父母不知情的,可否放免?假设一例,有一 家亲兄弟二人,大 房造蛊害二房,二兄弟同属一个父母,不知他父母能否免罪?答覆是:虽是兄弟相毒,仍然是律 文的「被毒之人父母妻妾子孙,不知造蛊情者,不坐。」所以父母不知情是「合原」的。
明律、清律也有限制蛊毒杀人的律文:
一、「置造、藏畜蛊毒,堪以杀人及教令造畜者,斩。」
二、「造畜者,不问已未杀人,财产入官,及同居家口,虽不知情,并流二千里安置。」
三、「若以蛊毒,毒同居人,其被毒之人父母、妻妾、子孙,不知造蛊者,不在流远之限。」
这些是历朝一些关于蛊惑之祸的主要记载,以及相关律法规定,我们从这里记载和律法条文可以看出来,统治者对于巫蛊厌胜之术十分警惕,很多因为巫蛊厌胜之术而获罪,或被免职或被杀,这些都留在史书上了。
也就是说巫蛊厌胜之术从诞生之日起,一直都十分有“市场”,甚至还要统治者用法律来规定和禁止,看起来巫蛊厌胜之术,在古代一直都存在,一直都人在使用。甚至在民间和朝堂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史书记载中,上至皇帝王侯,下至普通百姓都参与到其中,全民都知道这玩意。
而巫蛊之术最出名的莫过于在宫廷之内流传,比如上面所讲的梁武帝用巫蛊之术的事情,也有隋朝太子杨勇利用巫蛊之术诅咒汉王。清朝时期也有,比如康熙的长子胤禔想要夺嫡继承皇位,就请了一个会巫术的蒙古喇嘛来诅咒太子胤礽。康熙皇帝知道后极为气愤,下令夺去了胤禔郡王爵位,并将其在府第高墙内幽禁起来。
这样的事情在古代皇宫中很常见,这也是历代统治者对巫蛊之术都十分警惕的一个重要原因,巫蛊之术也许他们不信,但是却可以威胁江山的稳定。
汉武帝早期的巫蛊之事前面也说过汉朝时期巫蛊之术也十分流行,在巫蛊之祸发生前,在大汉王朝的宫廷之内也出现过巫蛊的事情,最巫蛊之术的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
《史记·外戚世家》记载:“初,上为太子时,娶长公主女为妃。立为帝,妃立为皇后,姓陈氏,无子。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以故陈皇后骄贵。闻卫子夫大幸,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陈皇后挟妇人媚道,其事颇觉,於是废陈皇后,而立卫子夫为皇后!”
《汉书 外戚传上》:初,武帝得立为太子,长主有力,取主女为妃。及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十余年而无子,闻卫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上愈怒。后又挟妇人媚道,颇觉。元光上遂穷治之,女子楚服等坐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楚服枭首于市。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陈皇后陈阿娇,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但是多年无子,渐渐失宠于汉武帝,当时汉武帝宠信卫子夫,这样陈皇后愤愤不平,此时有女巫楚服,就给陈皇后出主意了,于是陈皇后用巫蛊之术诅咒情敌卫子夫。汉武帝发觉后把她废黜,女巫楚服以及宫女被牵连杀掉的有三百多人。
所谓的“挟妇人媚道”,就是一种巫蛊之术。钱钟书在《管锥编》里说,中外的巫蛊之术,施法之物大致分为两类:受术者的图画、偶像或是头发、指甲、衣物、姓名、生肖等。施法途径也有两种:“射刺”和“厌魅”。“媚道”属于“厌魅”,这种方法可以使别人失宠遭殃,也可以使自己承恩致福。“射刺”就是射偶人之类。
《史记》和《汉书》中都有陈阿娇使用巫蛊之术的记载,这也是汉武帝时期最重要的宫廷事件。这件事带来的结果是,陈皇后被废,女巫楚服被杀,卫子夫上位成为皇后,可以说改变汉武帝时期的政治格局。
陈阿娇用巫蛊之术诅咒卫子夫,被汉武帝用雷霆手段平息,前后牵连了三百多人,这是汉武帝用血告诉后宫和大汉朝,他不允许在大汉有巫蛊之术,不允许人们用巫蛊之术害人,那么后来的巫蛊之祸为什么会发生呢?
汉朝巫蛊之祸为什么会发生?我们之前说过历朝历代对巫蛊之术有严厉禁止,甚至用律法的形式加以规定,汉朝也有“放蛊人及教令者,弃市;坐妻为巫蛊,族”的规定,而且在前面有皇后陈阿娇的前车之鉴,人们对巫蛊之祸应该避而远之,但是依然会出现了汉朝最大的巫蛊之祸,这也是有原因的,小枫认为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武帝对巫蛊之术的忌惮
汉朝巫蛊之术盛行,加上前面有陈阿娇用巫蛊之术,霍乱宫廷,影响十分坏,加上当时对巫蛊之术谁也不能科学的去解释,灵验不灵验,谁也不敢去尝试,即使身为帝王的汉武帝,也不敢拿巫蛊之术去开玩笑,要不然也不会在陈皇后弄出来巫蛊诅咒卫子夫,他大怒,一下子杀了后宫三百多人,这就是说明汉武帝从心里忌惮巫蛊之术。
二、从巫蛊之术到皇权汉武帝时时期的巫蛊之祸刚开始只是牵扯到丞相的儿子,牵扯到了几位公主外戚,这些人都死了,本来影响就够大了,可是慢慢的就扩大到了当朝皇后和太子,皇后自杀,太子最后也自杀了,这可不是一起简单的巫蛊之乱了,而是已经上升到了皇权。
皇权之下无亲情,汉武帝时一代雄主,他改变了汉匈百年的弱势,将匈奴赶到偏远地区,可谓是雄才伟略。但是汉武帝是人不是神,是人都有弱点,他年纪大了人。人老就会变得多疑,甚至有时候昏招频出,历史上也有很多的帝王是这个样子。
皇帝年迈,太子年富力强,这本身就会引起了皇帝的警惕,万一太子造反怎么办,他有没有夺权的意思呢?这就是皇权的悲哀。而江充孙文等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能构陷太子,而汉武帝居然还选择相信了。其实说到底也是汉武帝多皇权的警惕,皇权之下不相信亲情,但凡他能信任太子一点,也不会出现最后太子被杀的事情。
三、比巫蛊之术更可怕的是人心
说到底巫蛊之术也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诅咒或者害人的手段,有没有效果谁也不知道。在那个时候确实有一定的威慑力,但是还有比巫蛊之术更为可怕的那就是人心。本来牵扯了不少的人,汉武帝让江充去调查的时候,他选择了构陷太子。
起因还是江充和太子刘据有间隙,刘据对他相当不友好,江充也担心刘据继位之后,自己的下场很惨,于是他就利用这个机会,直接构陷太子。在构陷太子之前,江充将人心看的十分明白,尤其是汉武帝刘彻的心理,他研究的明明白白的,加上他有几个狐朋狗友一道掀起了西汉一起大的政治风暴,说到底还是人心。
这东西比巫蛊之术更可怕,人心谁也不能琢磨透,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都不能免俗,这也是巫蛊之祸能爆发到后来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巫蛊之祸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汉武帝来说,他失去了妻子儿女,对大汉王朝来说失去了皇后,更为重要的失去了最合适的继承人,这直接影响了汉朝政治局势。当然了经过巫蛊之祸汉武帝也深刻反省自己,也算是唯一的幸事了。
而巫蛊之祸能爆发,除了古老相传的巫蛊之术让人忌惮,更多的是人本身所犯下的错误,这比巫蛊之术更为可怕,更难以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