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原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被毛主席点名批评,1966年上吊自杀

小爱客拍车 2025-04-19 17:13:31

1961年9月份,北京有个叫《前线》的官方杂志,新开了一个叫“三家村札记”的栏目。写这个栏目的,是北京的三位大领导:副市长吴晗、市委书记处的书记邓拓,还有统战部部长廖沫沙。

没想到,1966年时候,那个专栏突然被说成是“跟党和社会主义对着干的坏东西”,“三家村”也一下变成了“反党的小团体”,邓拓呢,就被扣上了“黑心店老板和头头”的帽子。

邓拓到底是个啥样的人,他最后咋样了呢?咱们一块儿瞧瞧。

1912年那会儿,邓拓在福建福州的乌石山脚下,一个满是读书人的家里出生了。因为家里都是文化人,邓拓打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后来,他在1929年顺利完成了福建省立第一高中的学业。

1929年,邓拓成功进入上海光华大学读书。那时候,他读了很多进步的书籍和报纸,琢磨怎么让国家好起来,人民过上好日子。他觉得,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带着中国走向希望。于是,他悄悄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边在学校里念书,一边还参加工人运动。

1932年的时候,邓拓因为参加了上海为了纪念“广州起义”五周年搞的活动,结果被抓了。在牢里,他可真是吃了不少苦头,遭了不少罪。到了第二年,多亏了邓拓他爸,找人想办法把他从牢里捞了出来。出狱后,邓拓就去了河南大学,继续读他的经济系。

1937年春天那会儿,邓拓在参加“民先”的一次活动时,倒霉地又被抓了起来。不过,好在国共两党后来合作抗日,邓拓也就被放了出来。出狱没多久,经朋友一介绍,他就去了晋察冀根据地。

为了过上不一样的日子,我把自己的名字邓云特给改成了邓拓。

不过,从1957年起,邓拓就接连被毛主席指责。就拿1958年3月在南宁开的那个会来说,毛主席又因为那篇“反冒进”的社论,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当众批评了邓拓。会议结束后,邓拓一回北京,就正式提出了辞职。

1958年8月份,彭真做了安排,让邓拓去北京当市委书记处的书记,他主要负责的是文化教育这块工作。

1961年9月20号那天,邓拓、吴晗和廖沫沙在四川饭店聚餐。饭桌上,邓拓突然提出,他们仨何不联手搞个杂文专栏,名字就叫“三家村札记”。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那会儿,因为中苏关系变得紧张,国内开始特别强调“阶级斗争”。原本挺受欢迎的“三家村札记”,因为它思想活跃,就慢慢被人质疑和批评了。

1966年3月份,毛主席在杭州跟康生、江青他们聊了三次,直接指出《三家村札记》跟《燕山夜话》这两本书有问题,说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没多久,邓拓就被要求先停下工作,接受审查。

1966年5月份,姚文元和戚本禹再次给邓拓来了两个猛料。

一开始,姚文元动手写了篇名为《揭“三家村”老底——〈燕山夜话〉加〈三家村札记〉的真面目》的文章,把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个人的文章说成是“蓄谋已久、有预谋、有步骤、有团体的一场跟党和社会主义唱对台戏的大动作”。

这篇文章最终成了让邓拓无法承受的最后一击。

1966年5月17日晚上很晚的时候,邓拓在家里留了封遗书,然后自己上吊走了,那时候他54岁。他成了那个特殊时候头一个被冤枉而死的人。

1979年的时候,中央发了话,北京市委就照着办了,给那个“三家村反党集团”的冤案彻底翻了案。

0 阅读:0

小爱客拍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