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灭韩信三族后,其子被萧何偷送到南越,竟成就了岭南一大家族

谈谈旧历史 2025-02-22 09:48:33

前言

韩信,作为一个汉朝历史上典故成语最多的男人,他的故事其实一直都围绕着这样一个人而展开的,此人便是萧何。

他们二人不管是在建功立业初期,还是刘邦建国之后,都产生了许多耐人听闻的故事,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然而最让人感到唏嘘的就不得不说到,最后萧何导致韩信死亡的故事了。

都知道韩信的族人被灭,但其实韩信还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存活了下来。但让人意外的是,萧何却把这个孩子送人了!

他把孩子送给了谁?这个孩子的未来又是如何?

知己缘分

韩信最初是投奔在项羽帐下的,他为了出人头地多次向项羽献计献策,希望自己能获得其青睐,得到官职。可是,项羽却识人不明,对于韩信的建议并未采纳,只是将他委以低微职位。这对于心怀大志的韩信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打击。

他深感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施展,于是,他怀着满心的不甘,离开了项羽,转而投奔了刘邦。来到刘邦的阵营后,韩信的命运似乎出现了一丝转机。他得到了萧何的赏识,萧何一眼便看出了韩信非凡的才能,认为他是国士无双之才。

但刘邦和项羽的思想在这时候却产生了一致,他认为韩信口中所言的并不符合,加上他对韩信的出身背景也不了解,所以在之后听到韩信的进言后便选择忽视。

韩信再一次被这样对待,自然心灰意冷,再次决定离开,去寻找能够真正赏识自己、给自己施展才华机会的地方。

当萧何知道这件事后,他十分急切的让人备马。他深知韩信的才能,更是如今刘邦不可或缺的人才。当他听闻韩信离去的消息后,心中大惊,不顾一切地追赶。沿着韩信离去的方向紧追不舍,终于见到了韩信。

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无比沉重,如果不能成功劝回韩信,他不敢想象日后的路走的会多艰难。于是趁着夜色,他苦口婆心的对方说掏心掏肺的话,愣是到韩信被他的诚意打动,答应留下来才肯罢休,两人这才心满意足的返回汉营。

回到汉营后,萧何多次向刘邦推荐他,刘邦也就此开始重视韩信。但起初,刘邦并不以为意,他认为韩信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领,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在萧何的再三坚持下,刘邦终于被萧何的诚意所打动,同意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其实在这中间还有一个故事,就是在当时韩信离开时刘邦是得知了消息的,但他对韩信不感兴趣,随意离开还是留下都无所谓,便没有管他。

但谁知道在韩信离开后过了一段时间,他突然就收到了萧何跟着也跑了的消息!这下刘邦着急了,谁走萧何也不能走啊,于是立马派人在后面追赶跟着,但良久过去都没能找到这两人的身影,这下刘邦心灰意冷了。

原本他还沉浸在失去萧何的悲伤情绪中,但萧何竟然自己回来了,还带着韩信一同回来。这下刘邦的心情可以说是“失而复得”,先不说韩信是不是真的能让自己有所成就,但失去萧何的事情可千万不能再发生了。

都是骄傲惹的祸

所以,在萧何说出了要重用韩信的要求时,就算是看在他的面子上也得答应。并且萧何对韩信这人太了解了,所以他特别提议说,不光要重用,而且一定要光明正大的,告诉所有人,这个人文韬武略不在话下,场面要办的大,然后再重用。

所以刘邦特别开坛,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仪式,让韩信做了大将军。那时候的他可能还不知道,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楚汉战争的走向。

韩信担任大将军后,为刘邦制定了一系列精妙的战略。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又背水一战,以少胜多,最后来一场十面埋伏之计,逼得楚霸王自刎。

但随着功劳越大韩信就越膨胀,做出了许多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在刘邦的眼中,他不仅是位杰出的军事统帅,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韩信的威望和影响力让自己深感不安,于是产生了将其消灭的念头。

萧何心思缜密,他自然明白刘邦的心思,也眼见韩信确实日益膨胀。所以为了朝堂稳定,为了捍卫刘氏的统治。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参与刘邦的计谋,萧何开始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他假意与韩信交好,重新取得了韩信的信任,又制造各种机会,让韩信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走向陷阱,犯下那些早就被他拟定好的错误,也就是日后名正言顺的罪名。同时,萧何还联合其他朝臣,制造舆论压力,让韩信孤立无援。

最终,在刘邦出征之际,萧何假传圣旨,声称刘邦已下令捉拿韩信。韩信毫无防备被骗入宫中。他以为自己是去面见君主,解释一切,却不知道自己的命数已定。

到达宫中后他才识破了所有的计谋,但已经为时已晚。吕后下令处死韩信,一代兵现就这样被活活刺死。或许他至死都不明白,自己一直信任的萧何,竟会设计害自己于死地。

留下一子竟造就大家族

而在韩信死后,他被判处了“灭三族”,他的父亲一脉和母亲一脉,连同妻子儿女全部都被杀死,但在屠杀的过程中,萧何看到了他年仅三岁的儿子,心中十分感伤。当年是他将韩信留下来的,他创造伟业的过程也是被他亲眼目睹的,然而戏剧性的事,如今他的死亡也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只能说大家各有目标,有的路不同,而在这条路上彼此都是对方的阻碍,所以才落得了这样的下场。萧何将这个孩子带走,免去了他的死罪,可他又想到汉王的猜忌心重,很可能会再将这个孩子杀害。

于是他将孩子送到了南越国,虽然也是大汉的附属国,但位置偏僻便不会引人注目,况且领袖赵佗和他是至交好友,交给他也算放心。而韩信的儿子被送到南越国后受到了悉心的照顾,之后还成为了赵佗的继承人,在岭南地区繁衍生息,如今方希的韦氏一组大多都是他的族人。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