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取材于权威资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1949年初,为了南下渡江作战,解放全中国的整体战略,中央军委下令成立铁道部,统一领导和负责全国铁路建设及运输。滕代远被任命为首任铁道部长。
在铁道部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朱老总亲自出席参加,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中央给你们派来个‘将军大老板’。过去他指挥千军万马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从今天开始,他要掌管铁路,要指挥百万铁路大军,开山修路,遇水搭桥,抢修抢运,支援大军过江,解放全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铁路进入了大规模建设时期,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尽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铁路事业发展遭到重创,但在当时铁道部长万里的铁腕整顿和顽强应对下,使得铁路的形势大为改观。
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国铁路迎来了在改革中艰难前行的时代。1985年,丁关根出任铁道部部长。他在任期内,大力促进铁路系统内部改革,试行经济责任大包干,通过获得更多的自主权来激发创新能力和积极性。
丁关根向邓小平汇报了关于铁路改革的情况,邓小平听后,沉默了一段时间后,才缓缓说道:“那就让铁路也闯闯。”
丁关根听后,高兴不已,并当即承诺要完成多项指标:“在‘七五’期间,客运量增加45%,货运量增长71%……”。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关于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还未大规模铺开试行,便因一场特大事故的发生彻底夭折了。
丁关根是上海交通大学运输管理系的毕业生。不仅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就是与交通系统相关的专业,而且一毕业就进入了铁路交通部门,长期在铁路系统工作。从一名普通的计量员做起,到多个部门的领导,他就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
1985年,十二届四中全会上,为培养党内年轻同志接任领导班子,包括叶剑英等在内的一大批老同志主动选择退出领导岗位。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年轻同志得到了“实战”机会。同一年,时年56岁的丁关根被任命为铁路部部长。
丁关根提出的铁路改革措施在系统内得到了不少支持。当时,铁道部拥有固定资产上千亿,职工数量更是达到了320多万人。因此,对于铁道部的这次改革,外界称作是“中国最庞大的企业迈出的关键一步。”与此同时,也能够从侧面看出中国对于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有多坚决。
1986年,铁道部各部门领导干部都要接受统一学习和培训,如果成绩未达标,则会被撤销职务待遇。关于这一点,曾一度在系统内引起部分干部的很大意见。尽管如此,丁关根依然顶着压力坚持。
丁关根不留情面的作风和雷厉风行的改革,也让他有了一个“铁面部长”的称号。
1987年,丁关根在徐州站视察时,发现段长办公室相当奢侈,当场不留情面地训斥道:“你的这个办公室,比我的还豪华、还气派,基层的同志们,谁敢进来找你?”
说罢,陪同的工作人员立即打电话要求将办公室的摆设全部换掉。
铁路改革并非易事,尽管在系统内部获得了不少支持,但同时,反对的声音也有很多。当时,许多老同志就曾向铁道部、国务院反映情况。他们认为,铁路建设仍然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不然的话会影响到协调和运输安全。另外,如果国家对铁道部的掌控减弱的话,一旦国家发生危险,这将会影响到国防安全。
如果说,在这些反对的声音中,丁关根依然能够顶着压力落实各项改革措施,但不久后的事故,则让他遭遇了一次较大的波折。
1988年1月24日,昆明到上海的80次特快列车,在贵昆线且午至邓家村站间,发生了倾覆。只有最后一节车厢保持正常,其他车厢都发生了脱轨。这起事故共造成88人死亡,62人重伤,中断了44小时33分钟后才恢复正常。
不久之后,丁关根引咎辞职,辞去了铁道部部长一职。与此同时,他所主持的铁道部改革也就此按下了暂停键。
丁关根引咎辞职、勇于担当的这一做法,在当时获得了外界不少较好的评价。他也成为了我国省部级干部辞职的第一人,开创了重大事故官员辞职的先河,这在之后也逐渐成为了惯例。
虽然丁关根在铁道部的前途就此结束,但他的仕途并没有因此而终结。
1992年,丁关根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同时还分管了我国的宣传工作,出任中宣部部长。此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负责着中共的宣传工作,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新闻宣传等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丁关根在任职期间,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其实是为我国打开了互联网的大门。
1996年初,丁关根以中宣部部长的身份率领代表团访问新加坡,在这里一停留就是一周的时间,期间,他和代表团成员对当地的媒体管理架构展开了事无巨细的考察。
1999年,丁关根还前往英国和法国,再次对两国的互联网发展情况展开全方位考察。
在这些经验基础之上,中国最终做出了管控式地开放互联网的这一关键性决策。此后,互联网正式进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商业门户网站逐渐在中国做大,并在各自传播领域占据着主要话语权。
2002年,丁关根退出领导一线后,过上了晚年生活。此后,他一直关注着中国桥牌、京剧艺术的发展。
丁关根很擅长打桥牌,他的牌友是邓小平,两人打牌时十分默契,在桥牌场上可谓“所向披靡”。退休后,丁关根还担任着中国桥牌协会的顾问。
对于京剧艺术的发展,他在还未退休前,就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工作,选拔好苗子组织他们进入高校进一步深造,帮助他们在理论体系、文化水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期间,在他的推动和相关部门的协调下,还开办了“青研班”,培养京剧演员。
2009年开始,在丁关根幕后的努力下,“京剧流派班”应运而生,为我国京剧流派艺术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极大促进了中国京剧艺术的发展。
2012年7月22日,丁关根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
参考资料:《共产党员》2012年第18期、《人民日报》2012年7月29日、党史天地2016年17期、共产党员2012年18期、小康2012年8期、环球人物2013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