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2025 年 2 月 18 日,美俄高层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展开谈判,这是2月12日,两国领导人电话会晤后,两个超级大国的实际接触。
参加此次会晤的俄罗斯代表团是由交部长拉夫罗夫和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带领的。拉夫罗夫一直活跃再俄罗斯的外交上。而乌沙科夫,自 2012 年起就一直担任总统外交政策顾问,是俄罗斯外交政策制定的核心人员之一,对俄罗斯的外交战略有着深刻的理解。
而美国则是由国务卿鲁比奥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沃尔兹带队。鲁比奥在外交事务上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是相当活跃。迈克・沃尔兹更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因投票反对调查 “国会山事件” 而获得特朗普的青睐,逐渐成为亲信,在特朗普上台后被任命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可见其在特朗普政府中的重要地位。
图源:百度图库
这次会谈,双方派出的代表级别都不低,显然是奔着能谈出一个好的结果去的。
此次会谈持续了4个半小时。谈判结束,各种消息漫天飞。
按照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说法:双方主要达成四点共识:
1、 恢复美俄外交关系。
2017年,美俄关系破裂前,美驻俄大使馆工作人员超过1200人,俄驻美大使馆工作人大概再450人左右,但是,随着美俄关系的破裂,双方的大使馆工作人员被迫减少,双方均减少到百人出头。
作为对比,美驻华大使馆工作人员1300人左右,华驻美大使馆人员也在500人以上。
关于恢复外交关系,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难。只要双方同意,基本就不难了。
2、 寻找解决俄乌冲突方案。
这是本次谈判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并且不是一两次谈判就能出结果的。首先双方存在很大的分歧,其次关于俄乌停火,还缺两个主角,乌克兰和欧洲。
双方的主要分歧主要体现在,停火后俄乌的边境问题,按照2月12日美俄两国领导人电话谈判的结果,按照实际控制先停火,先不说俄乌国内是否同意,即使按照这个停火后,是否需要派出维和部队。
图源:百度图库
美国希望派遣维和部队,第一:可以更好的控制欧洲;第二:给乌克兰一些好处,让乌克兰在安全上可以放下戒心。但是俄罗斯不希望派出维和部队。派出的维和部队必定出自美国或者欧盟。大概率是欧盟出军队组成维和部队。因为特朗普不想给钱。但不管是欧盟派出还是美国派出维和部队。这跟欧盟直接驻军都没有什么区别。俄乌打了几年一点意义都没有。并且欧盟驻军后,反而更容易擦枪走火。
还有,北约必须放弃2008年同意接纳乌克兰加入的承诺。并且做好做出书面承诺,这样也能断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念想,给俄罗斯预留足够多的战争缓冲带。
同样,2014年的《明斯克协议》,在俄罗斯看来是一个教训。停战只是给乌克兰更多的喘息时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停战,因此这次俄罗斯的意思是永久停火。但是特朗普难以保证永久停火,因为他的任期只有四年。四年之后再像拜登之前那样,推翻特朗普所有的政策,一切又都白干。
图源:百度图库
这些是本次谈判的重点,也是本次谈判的难点,这个就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3、 冲突结束后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合作。
这次谈判,乌克兰和欧洲还是被遗弃的对象。
欧盟再俄乌战争中投入大量资源,竟然被拒之门外。这意味着欧盟在地缘政治中的话语权,已经被严重削弱。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在德国、法国的斡旋下,签署《明斯克协议》。这也就体现了欧盟在地缘政治中的话语权。但是这次连参加谈判的资格都没有。
俄乌战争开始三年内,达成的协议中有重要的两项,1、交换俘虏和遗体,这是在阿联酋的促使下完成的。2、俄罗斯放弃在黑海上拦截乌克兰的粮食出口。这是土耳其在背后斡旋下促成的。后面还有几次,俄罗斯都想要禁止乌克兰的粮食出口,但是在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劝和下,普京最终同意不封锁,乌克兰的粮食出口。
可以看出,欧盟在欧洲的话语权,正在被迫的削弱。
欧盟在俄乌战争的三年中,俄罗斯扛住了整个欧盟的对抗。这给欧盟当头一棒的同时,也给美俄谈判提供有利条件。硬生生的打断北约东扩势头。
图源:百度图库
4、 确保这些过程以富有成效的方式推进。
在谈判后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双方也简要讨论了川宝和普京的会面所需要的条件。在外交谈判中,双方的外交官没有取得成果,双领导人是不会见面的。必经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还是很忙的。初步意见都没有达成,领导人见面也是浪费时间的。因此只有双方达成初步的意向,领导人才会进行见面。因此可以判断,双方的谈判还是有一定的进程的。
俄罗斯副外长也表示:双方在利雅得的谈判是初步磋商,目的在于阐述双方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