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有这个习惯:把小事做好,大事自然就成了!

子霄读书玩转职场 2025-04-23 05:14:35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这是成大事者的第二个习惯。(上一篇见上文)

为什么有的事,我们做着做着,就不想做了?

最后的结局往往是:拉倒吧!躺着多舒服,干嘛让自己这么拼命,人是为享受生命而活的!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我们的身体里,总会有理性的我和感性的我在打架。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怎么克服这个障碍呢?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定目标的技巧。

不要把目标定得太大,周期太长,可能性太小,这三种情况,一定会让我们越做越累,越做越焦虑,越做越烦躁,越做越没有成就感,最后,连自己也觉得当初一定是脑子进水了,给自己定这样一个鬼目标,能实现才是见鬼了!

最终的结局,我们会对自己说:看开点吧,看透了,断舍离吧,不要为难自己,重在参与,不要在意结果!

看似大彻大悟,实则执迷不悟,还装作一副潇洒的样子,安慰那个充满挫败感的自己。

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第2个习惯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

好,说清了这个习惯。

我们现在来说说,什么是力所能及的事呢?有四个标准:

1,做自己擅长的事。

比如说,跑步这件事你能做到90分,那10分反而不是太重要,毕竟有90%的人跑不过你,你就没必要再纠结那10分了,先做自己擅长的事,先超过90%的人,这样你才会有成就感,才会越来越愿意做这个事。

如果你打乒乓球只能做到60分,你还非要成为世界冠军,那说句不可客气的话,你怕连小区冠军都拿不到。

所以,第一个标准,做自己擅长的事,这很重要。

2,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人最喜欢做什么事,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就会有动力、有激情,就能在这个做的过程中,忘掉疲倦,很容易就能做出点成绩。

就像我们玩游戏一样,时间在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总是过得特别快,是时间真的变得快了吗?并不是,而是因为我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我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总会让我们有一种委屈自己的负罪感,觉得对不起自己,所以,那个感性的我,总是想说服理性的我,放弃吧。

这是第2个标准,做自己喜欢的事。

3,确定做事的优先顺序。

事有轻重缓急,我们做事一样需要确定优先顺序,我们最好先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做简单的事,可以不断提升我们的成就感,我们的潜意识就会激励我们,下一个、下一个,就像登山一样,只有登到山顶我们才能看到风景。

但是如果我们直接做困难的事,找个绳索攀岩而不是走台阶,可能走到半路,我们就体力耗尽了,不得不中途放弃,就是这个道理。

4,记录自己一天的行为。

看看自己每天都在做什么,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什么地方,你就知道自己,该从哪方面做改进了,把时间和精力管理做好,把专注力放在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上,就更容易出成绩了。

这是我们成大事者的第2个习惯: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把小事做好,大事自然就成了!

如何养成这个习惯,培养自己的惯性思维?从这4点出发:1,做自己擅长的事,2,做自己喜欢的事,3,确定做事的顺序,4,做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管理。

优秀是一种习惯,习惯养成了,你就变得优秀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