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家中,谁最能打?李白还是辛弃疾?▲文化观察29

国学传播 2024-09-01 02:52:34

引文

从古至今,堪称大文学家的人在数量上就很有限,这其中多才多艺的人还是不少的,比如李清照不仅词写的好,在金石学领域也是顶级专家,她曾经与丈夫赵明诚合著了金石学经典《金石录》,并在赵明诚故去后独自将该书完成。

尽管如此,文武兼修又能达到大文学家层次的古人可就极少了,思来想去,上下五千年中,也只有李白和辛弃疾进入了这个更为难得的行列。

那么,我们不禁会想,李白和辛弃疾到底谁更能打呢?

李白的武力

关于李白,《新唐书》中曾有如下记载: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由此可知,李白在诗人的身份之外,也确实有一个剑侠的身份。可惜的是,这里并没有提及李白在剑术上的造诣如何。

据传,当年李白曾拜师当时的剑术大师裴旻为师,但在裴旻家族后人裴敬撰写的《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中曾记录如下:

又常心许剑舞。裴将军,予曾叔祖也,尝投书曰:“如白愿出将军门下。”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白确实是个很热爱剑术且有任侠之风的人,所以,他很钦佩裴将军的剑术。但却无法从此推断李白剑术的水平。

在李白创作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有以下内容:

又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白禫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行路间者,悉皆伤心。猛虎前临,坚守不动。

古代出行时,尤其是在远离驿路的野外,面临最大的风险就是蛇虫猛兽。

读过李白的诗就能感受到,李白是一个经常到名山大川去野游的人,他有一定的自卫能力是必然的。重点在“猛虎前临,坚守不动”这一句,如果这一句基本属实,那么,李白的胆气首先就是值得肯定的。千万不要被“武松打虎”误导了,没有思想准备就面对猛虎,别说能打死虎,就是能岿然不动的人也百中无一,李白能为了守护朋友的尸体,面对猛虎而不退让,既要有胆气,也要有一定的实力。

所以,李白的胆气加之长期野外漫游必须拥有的自卫能力,手持宝剑对付十几个普通人还是有可能的。

辛弃疾的武勇

说完李白之后,自然就要提及终身立志北伐的文武双全的辛弃疾了。

辛弃疾的武勇主要体现在其两次捉捕叛徒的经历上。

在《上下五千年》书中有如下两次记载。

其一:

辛弃疾得到耿京同意,就快马加鞭向金营追去,赶了一段路,果然追上了义端。辛弃疾

抓住义端,那叛徒吓得哆哆嗦嗦,跪在地上求饶。辛弃疾按捺不住心头怒火,当场砍了义端

的头,把它拴在马背上,回到耿京营里。

这次是辛弃疾一对一面对叛徒义端的经历。且不说这义端到底战力如何,只看义端见到辛弃疾就被吓得哆哆嗦嗦的样子,这货也不是什么大人物,战胜这种没有胆识的小人物实在是难以说明辛弃疾的功夫有多高。

其二:

张安国投奔金军后,金朝把这个叛徒封为济州(今山东巨野)的州官。

辛弃疾带了五十名勇士,一起骑马奔向济州。

辛弃疾的队伍到了济州官府,叛徒张安国正在里面设宴请客,一听是辛弃疾来了,有点

心虚,但是一时还弄不清他们的来意,就吩咐兵士让他们进来。

辛弃疾和同去的勇士闯进大厅,看见张安国跟一些叛将正在宴席上喝酒作乐,气得眼都

红了。他们也不跟张安国说话,拥了上去,七手八脚把张安国捆绑起来,拉出衙门。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辛弃疾也是个极有胆气之人,敢于带人到敌占区去抓人是需要一定魄力的。很遗憾的是,抓捕的过程中未能体现辛弃疾的真实武力。

结语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至少可以了解李白和辛弃疾都有武者的气质,有胆气,有武力,确实都是实打实的武人。

但因为二人都没有留下可以彰显超常武力值的事迹,所以,只能进行大概的评判。

在我认为,李白面对突然出现的猛虎能够坚守不退,明显比辛弃疾有准备地带人抓捕叛徒更为难得。而李白长期野外游览的经历也足以证明他的武力值不会很弱。辛弃疾则不然,一对一杀个弱鸡没有任何说服力,一群人突袭抓捕也证明不了他的个人武力值很高。

所以,个人觉得李白的武力值应该是高于辛弃疾的。

1 阅读:15

国学传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