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原名刘明昭,重庆开县人,生于1892年。刘家世居四川,以耕种为业,家境较为清寒。父亲刘文炳擅长唢呐,农闲时外出谋生。旧时候,吹鼓手属下九流,不受世人待见。刘文炳积累一些银元,将儿子送至私塾读书,研习四书五经,指望其考取、举人、进士的功名。清廷废除科举后,刘伯承接受新式教育,昼夜苦读物理、天文。在此期间,刘文炳不幸罹患瘟疫去世,刘家家业败落,刘帅被迫退学务农,饱尝人间冷暖。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熊克武把持四川政权,开设将校学堂以培养人才。刘帅投笔从戎,考入军校将校班。临行前,母亲安排相亲,指望儿子留下一儿半女。刘帅不愿结婚,故意穿着破旧衣服,流着鼻涕与女孩相亲。女孩名叫程宜芝,不嫌弃刘家的出身,当即允诺这门亲事。两人奉命成婚,刘伯承亲赴重庆读书。在校期间,刘伯承钻研《六韬》、《孙子兵法》等兵书战策,是军校的模范生。程宜芝伺候婆婆,料理家中事务。一年后,刘帅趁着寒假回家,得知妻子怀孕并生了一个儿子,内心十分诧异。母亲解释说,刘帅离家后不久,程宜芝确诊喜脉。
儿子出生后,刘帅外出参军,将儿子交给程宜芝抚养。军阀混战的年代,刘帅所在的川军,与滇军、粤军多次爆发冲突。1916年,袁世凯称帝,川军讨伐北洋军,双方会战于大足县。时任机枪连长,刘帅组织敢死队杀向北洋军,迫使敌人后撤二百里。战后,熊克武召见刘帅,提升其为团长。刘帅拿着二百银元的月薪,妻子和儿子过着优渥的生活。程宜芝是一个农村妇女,一味放纵儿子,致使儿子刘俊泰养成了顽劣的性格。刘帅十分失望,囿于纷乱的局势,只能听任儿子胡作非为。
1927年,刘伯承领导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军迅速撤出南昌,准备南下广东策动革命。蒋介石急令钱大钧率部追击,双方会战于三河坝。起义军被打散,刘帅突围至上海。当时,临时中央位于租界,刘帅从事地下工作,生活稍稍安定下来。考虑到儿子即将成年,刘帅打算亲自调教。于是,刘俊泰乘火车抵达上海滩,入住霞飞路12号。旧时候,上海被称为东方冒险家乐园,舞厅、歌厅充斥其中。刘俊泰初到上海,很快便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每天晚上,外滩华灯初上,刘俊泰与三五个不良青年游荡于各家舞厅,与几名风尘女子打得火热。很快,刘俊泰花光钱财,只得找父亲要钱。刘帅亲眼目睹儿子如此不争气,血压立刻飙升。他对刘俊泰言道,自己与澎湃、罗亦农搞革命,目的是为了让穷人过上好日子,没有多余的钱财给儿子。刘俊泰拿不到银元,想出一个歹毒的主意,跑到法国巡捕房告发父亲。杜月笙带着巡警四处搜寻,刘帅只得离开上海,前往伏龙芝军事学院。
刘俊泰失去父亲的支持,很快便回到老家。数年后,刘帅自苏联回国,任中央苏区参谋长。紧接着,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诸多事件发生,刘帅凭借卓越军事才能,先后指挥神头岭战斗、淮海战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建国后,刘帅被授予元帅军衔,是十大元帅之一。此时,刘俊泰在开县老家务农,深知父亲的脾气,未向父亲写信寻求帮助。1969年,刘俊泰在贫病交加中去世,终年57岁。纵观十大元帅,谁的儿子下场不好?毫无疑问是刘俊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