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姜新春
2025年2月24日(农历正月二十七)星期一,46年前的此时此刻,“自卫还击、保卫边疆”对越作战进入了战略攻坚期,在这特定意义的时间段,春风轻拂、万物复苏,受李小谦战友的邀请,原虹桥区一同入伍的黄伟国、黄强君、姜新春、胡普康、李志清、胡学贤、毛建平、方湘北等战友,来到了幕阜山南的湖南省平江县虹桥镇高桥村,前往小谦战友家赴一场意义非凡的春饭之约。
踏入战友家门,虹桥籍79届战友唯一一位健在的93岁的老母亲,在奔向期颐的人生旅程中,健康快乐地享受着生活,战友们敬仰、敬重、敬佩着,送上了诚挚的祝福,愿老母亲“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参战老兵的妈妈,育两儿三女,李小谦战友“忠孝”两全,放弃了县城有自够房较为方便的生活,陪在其身旁,让妈妈享受生活,快乐安康。
李小谦战友说:过去为国尽忠,我无怨无悔;今朝陪妈养老,我责无旁贷。
乡梓称羡,誉耀千秋。
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兄弟情深的永恒,瞬间变成了一份份真诚的拥抱和挚诚的握手。
屋内热闹非凡,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一人不缺,全员到齐。
大家的脸上洋溢着重逢的喜悦,那一张张虽历经岁月雕琢,却依旧坚毅的面庞,瞬间勾起了兄弟们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
原虹桥区一起入伍的79届临战征召的战友共15人,其中,肖亚南、毛跃龙、李友基、唐奥球、唐桂芳、李克龙六位战友已经驾鹤西游,健在的9人。
生死之交的战友们曾在训练场上一起摸爬滚打,在紧急任务中并肩冲锋,在自卫反击战轮战作战中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回忆起一起挥洒汗水、热血与青春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围坐在摆满丰盛菜肴的桌前,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战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各自生活中的点滴。
有人讲述着退休后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有人畅谈着在基层发挥余热的充实与满足;还有人分享着自己培养兴趣爱好的新奇体验。
在这温馨的氛围中,大家深刻地感受到,尽管岁月流转,我们的生活轨迹各不相同,但那份深深扎根于心底的战友情谊,却如陈酿的美酒,愈发醇厚香浓。
李小谦战友在平江十中退休,他对饮食文化情有独钟,造诣精深。
十大碗,碗碗色香味俱全,战友们赞不绝口。
特别是第一碗“鸿运当头”,调味恰到好处,色调柔和顺眼,火功十分到位,不咸不淡,不肥不腻,落口即融,食客尝过其菜品,赞叹声不绝于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起身走向大家,手中捧着精心准备的红围巾。
红围巾在春日暖阳的映照下,鲜艳夺目,仿佛似燃烧的火焰,象征着我们炽热的战友情。
我缓缓开口:“战友们,我们参加了自卫还击战,能够活着回来非常了不起。今天相聚于此,共赴这春饭之约。这红围巾,是我送给大家的纪念。它代表着我们曾经并肩作战的热血岁月,也寓意着我们的情谊如这红色一般,永不褪色。希望大家看到它,就能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想起我们之间深厚的战友情”。
我轻轻将红围巾双手捧上,挂到战友们双肩上,送上美好的祝愿!
每一条红围巾的传递,都伴随着一个个兄弟情深似海的大义。
战友们接过红围巾,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他们仔细地抚摸着红围巾,仿佛在触摸那段珍贵的回忆。
一位老战友紧紧握着我的手,声音略带颤抖地说:“这份礼物不能以价值论贵贱,在战友心中,实在太珍贵了,它将成为兄弟们最宝贵的珍藏。看到这红围巾,就好像看到了当年我们一起为了祖国和人民而拼搏的身影”。
午后的阳光洒在庭院里的地坪上,我们戴着红围巾,围坐在一起,继续畅谈着。
红围巾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宛如我们心中那永不熄灭的战友情,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永不磨灭。
老战友们谈到:现在社会上有个别人瞧不起军人,说“当了几年兵有什么了不起”,其实是井底之蛙,也是在重复那些“公知”们的陈词滥调,他们不懂得岁月静好,国泰民安,是一批又一批的军人忍辱负重,无私奉献换来的。他们不懂得何以为国,何以为家,何以为人,何为感恩!
有人邪说家族群、同学群、同事群、好友群不能发布军旅题材影视和文学作品,即便已经解密了的正能量的也不行。这种言论,轻则是偏见,重则是阻挠国防教育,是与敌对势力眉来眼去或正中下怀。“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在特定的时间段,发一些解密了的军旅题材作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拥军优属教育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国防教育的应有之义。
老兵言语,前后不离国防,情怀尽皆家国。
在这个美好的春意盎然的日子里,九位老兵向着南方整齐敬礼,山风掠过红围巾,拂过他们不再挺拔却依旧刚毅的身姿。菜畦间的二月兰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这份穿越46载春秋的承诺——只要山河在,战友情不老;情谊开新篇,再立新军功。
☆ 本文作者简介:姜新春,湖南省平江县人。从事过“工农商学兵政”等职业,大学中文系毕业,爱好文学,其多篇作品在不同刊物和报上发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时,投笔从戎,临战征召,开赴广西前线,出色完成了作战任务,荣立过个人三等功。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